



1.家长知道孩子有叛逆心理,愿意与老师一起帮助孩子。
沟通一下孩子最近出现的叛逆行为,我想了解一下最近宝贝在家里怎么样,有没有出现叛逆的表现?孩子有叛逆情况家长是怎么解决的?在家里都是谁带孩子?逆反发生前、后是都是什么表现?介于你所说的这些和我观察到的相结合,我有一些比较有成效的方法分享给你,首先我们要接纳孩子、理解孩子、了解孩子;我们用顺势方法化解情绪;营造和谐的气氛让孩子愿意信任我们,愿意接纳我们的意见再慢慢引导孩子;多与孩子交流;有效陪伴孩子。家长可以尝试这些方法看看效果,坚持一段时间看看效果,有问题及时随时沟通。
2.家长知道孩子有叛逆心理家长不愿意接受。
最近孩子进步较快尤其是在......方面,但是最近有一些……行为。这些……行为是孩子成长中的特点,说明他的自我意识开始建立,但需要我们正确引导,平时您的教育方式很好,您也多关注一下孩子在家里是否出现这些表现,我也多观察、多帮助孩子。有问题及时沟通。
从孩子的体验和感受入手跟家长沟通,提示家长关注园所发布的配合事项
在早送或者晚接时与家长当面沟通:比如xx妈妈您好,昨天放学时跟您聊的,给宝贝今天穿蓝色正装,宝贝今天来园时没有穿,其他小朋友都穿了,他失落了好长时间呢,我安抚了宝贝好久,他的情绪才有所好转。我想着您可能回家忙着给宝贝做饭忘记了,是这样吗?
拒绝是表达的一种方式,在孩子还小时,很多被大人教导孩子要“听话”,以至于有些孩子往往不懂得该如何拒绝别人的要求。长大以后,孩子只知道一味讨好迁就别人,结果却丢失了自己,也可能使自己的内心常常陷入焦虑之中。这种性格肯定是不健康的。
因此在孩子小的时候,老师和父母就应该引导孩子:能够体谅他人是美德,但一定要学会爱自己,学会拒绝他人。其实,拒绝也是一种习惯。缺乏拒绝经验的孩子,往往会无法开口拒绝他人,与他没有拒绝别人的胆量没有任何关系,仅仅是因为他不习惯说“不”。所以婉言拒绝的技巧,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培养。老师和孩子可以利用孩子经历的一些事情,根据当时的情境以及具体情况,教孩子以什么样的方式婉言拒绝。
当我们的孩子学会自己主导,拒绝他人的不合理要求后,孩子在自强自信的道路上就又前进了一步。
在倾听孩子说话时,要保持与孩子的目光接触,不能东张西望,不然会让孩子认为你并不在意他所说的内容。倾听时最好选择家长与孩子独处的时候,以免孩子有所顾虑。
在听孩子说话时,家长要有所回应,要让孩子把话说完,不能中途打断孩子的诉说,否则会让孩子觉得家长不尊重自己,会伤了孩子自尊心。
家长可以通过适当的提问和表述自己的意见,给予孩子适当的引导,让孩子更深入的谈下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家长通过身教的方式,给予孩子一个正确的示范,学会倾听他人的诉说,可以增进与他人的关系。
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此种方法,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孩子,也可以增进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接着要用爱心感化孩子,慢慢的建立信任感,孩子愿意与父母沟通;然后营造轻松的气氛,提供表现的机会;最后持之以很的坚持,孩子一定会有好的倾听习惯和表达方式。
1.温和而坚定,不论是控制型的父母还是骄纵型的父母,通常他们的反应都是被动的反应而不是积极主动的反应,和善而坚定的父母面对问题寻求的是解决方案,首先是从自身去改变,并且引导孩子去思考,允许孩子犯错误,允许孩子不完美,鼓励孩子反复去尝试,能够认识并且改变自己的行为。
2.坚持到底,让孩子学会倾听并学会合作,比如有些孩子总是缠着妈妈,针对这种情况,下次妈妈再接电话的时候,就要对孩子提出明确要求:“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我打电话的时候你不要打扰,这个时间你可以去做其他事情,等我打完电话你再来找我。”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地形成倾听和合作的习惯。
3.从错误中学习来替代惩罚,比如孩子不小心把粥或者水洒在地上,这时候我们要说,我们一起把它清理干净吧;再如孩子对小猫小狗有粗暴行为,家长可以把小猫小狗暂时拿开,并对孩子说,等你学会如何跟小猫小狗相处,再跟他们玩。
4.不是给孩子提要求,而是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选择,纠正孩子的行为时先建立共情联接,表示理解孩子的感受。
5.把错误作为最好的学习机会,强调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坚持不羞辱、不责备,不给孩子带来耻辱或痛苦,鼓励孩子来共同面对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尊重孩子的选择。
6.多做少说,如果妈妈能够少说多做就尽量少说,生活中75%的问题就会得到很好的解决。父母大喊大叫、唠叨说教、命令、威胁、恳求都是不尊重的方式,比如在开车的时候家长经常会说“安全带系好了吗”,换成“请系好安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