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陪伴,家长一定有更多时间的陪伴,孩子需要家长的关注,家长陪伴中不做其他事情。
2.一起玩,做各种小游戏,通过游戏学习。
3.和孩子一起游戏,不是纯娱乐,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发展幼儿能力,比如:游戏给娃娃穿衣服、穿鞋,通过玩学习知识,做一些科学小实验发现生活中的一些科学小现象。通过玩学会交往,教会孩子一些交往语言与交往技能。
4.家长把陪伴孩子玩做为教育的手段,因为幼儿的学习就是在玩中学,快乐中发展。
1.教育孩子钱财来之不易。可以通过将一些老一辈人生活的故事,或者看一些以前的人生活的电影,引导孩子知道从前那么些人是怎么吃苦,也可以带孩子去自己上班的地方去体验,知道父母是怎样辛苦赚钱,让他知道一点酸甜苦辣,才会珍惜现在拥有的东西。许多父母心疼孩子,不舍得让孩子吃苦,更别说让孩子自己去赚钱了。这种对孩子的过分保护,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没有多大益处的。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可以要求他们在家里参加劳动,获得报酬,这种培养方法比较安全,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父母一定不能心疼孩子,必须坚持让他们完成任务才能支付报酬,让孩子体验到赚钱的辛苦。而且父母支付的报酬不能过高,劳动也不应该过于简单,否则,也难以产生教育的效果。
2.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父母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教育上必须要做好榜样的作用。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要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父母的榜样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家长以身作则勤俭节约、勤俭持家,在平日里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做到了勤俭节约,在吃、穿、用等方面不和别人家孩子攀比,给孩子买衣服、玩具等讲究适用,不追求高档,不给孩子赠送昂贵礼品。家长在生活上注意节俭,不铺张浪费,给孩子做榜样。
3.教会孩子学理财。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孩子手中的零花钱越来越多。如果孩子没节制地使用零花钱,给他们再多的钱都是没用的,而且还会养成他们铺张浪费的行为。因此,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让孩子知道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从小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并引导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钱,养成储蓄的好习惯。父母应该从小给孩子灌输正确的理财观念,教育他们正确地认识金钱和财富。不应该一味重视理财技能的培养,更要重视正确理财观念的树立。因此,在培养孩子理财观念时,父母应该先有一个长远的目标,然后围绕这个目标去理财。在理财方式的选择上,压岁钱理财,首先要遵守一个原则,那就是低风险,因此,定期储蓄、基金定投、分红险等产品都是压岁钱理财的首选。孩子应该从小就明白,钱不是万能的,但是钱又是每个人生存于世的基本保障,因此,他们必须学会如何管理钱财,如何让钱“活”起来。
另外,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准备一个自己的记账本,把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详细地列在本上,然后每个月或每周陪孩子一起进行汇总,让他们反思每笔钱是否都花在该花的地方。
1.温和而坚定,不论是控制型的父母还是骄纵型的父母,通常他们的反应都是被动的反应而不是积极主动的反应,和善而坚定的父母面对问题寻求的是解决方案,首先是从自身去改变,并且引导孩子去思考,允许孩子犯错误,允许孩子不完美,鼓励孩子反复去尝试,能够认识并且改变自己的行为。
2.坚持到底,让孩子学会倾听并学会合作,比如有些孩子总是缠着妈妈,针对这种情况,下次妈妈再接电话的时候,就要对孩子提出明确要求:“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我打电话的时候你不要打扰,这个时间你可以去做其他事情,等我打完电话你再来找我。”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地形成倾听和合作的习惯。
3.从错误中学习来替代惩罚,比如孩子不小心把粥或者水洒在地上,这时候我们要说,我们一起把它清理干净吧;再如孩子对小猫小狗有粗暴行为,家长可以把小猫小狗暂时拿开,并对孩子说,等你学会如何跟小猫小狗相处,再跟他们玩。
4.不是给孩子提要求,而是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选择,纠正孩子的行为时先建立共情联接,表示理解孩子的感受。
5.把错误作为最好的学习机会,强调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坚持不羞辱、不责备,不给孩子带来耻辱或痛苦,鼓励孩子来共同面对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尊重孩子的选择。
6.多做少说,如果妈妈能够少说多做就尽量少说,生活中75%的问题就会得到很好的解决。父母大喊大叫、唠叨说教、命令、威胁、恳求都是不尊重的方式,比如在开车的时候家长经常会说“安全带系好了吗”,换成“请系好安全带”。
在倾听孩子说话时,要保持与孩子的目光接触,不能东张西望,不然会让孩子认为你并不在意他所说的内容。倾听时最好选择家长与孩子独处的时候,以免孩子有所顾虑。
在听孩子说话时,家长要有所回应,要让孩子把话说完,不能中途打断孩子的诉说,否则会让孩子觉得家长不尊重自己,会伤了孩子自尊心。
家长可以通过适当的提问和表述自己的意见,给予孩子适当的引导,让孩子更深入的谈下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家长通过身教的方式,给予孩子一个正确的示范,学会倾听他人的诉说,可以增进与他人的关系。
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此种方法,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孩子,也可以增进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接着要用爱心感化孩子,慢慢的建立信任感,孩子愿意与父母沟通;然后营造轻松的气氛,提供表现的机会;最后持之以很的坚持,孩子一定会有好的倾听习惯和表达方式。
1.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会是家长和老师互相交流,互相沟通的平台。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介绍我们幼儿园的工作计划、工作目标以及幼儿一日流程。
2.注重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在生活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注重情感教育,礼貌教育等等,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体现我们的教育理念。
3.家园联系栏里可以有月计划、周计划、一日流程以及活动的名称,目标等等,家长每天来园接送孩子都可以看到,也可以针对家长怎样做好配合工作提出具体的要求,落实我们的教育理念。
4.亲子活动,利用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来园观摩和参加幼儿园的活动,家长可以从中具体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内容及方法,可以亲眼目睹孩子在幼儿园各方面的表现,贯穿我们的教育目标。
5.根据家长的需要和家庭教育中的困惑,积极举办家长课堂,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传递给家长,逐渐帮助家长提高育儿的能力,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