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幼小衔接补习班主要是提前教一些拼音、数学等一年级的学习内容,提前学习这些内容可能入学后会感觉轻松一些,但是孩子学习的关键还是在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比如作息时间、自理能力、安静专注做一样事情、体能、责任意识、同伴关系等这些相对更重要。
入学对孩子来说是一件非常向往和愉快的事情,学习负担过重,反而会影响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枯燥的反复练习,会让孩子产生厌烦学习的情绪。
知识性的内容可以在他能力范围之内适当的储备一些。采用游戏的方式练习和积累,一样能够达到目的,同时还保护了孩子的学习热情。
1.看到孩子对某件事情感兴趣,要及时肯定和鼓励。
2.为孩子喜欢做的事情提供良好的环境及各种支持(例如孩子喜欢画画给孩子提供材料和工具)等。
3.指导家长做到持之以恒。
1.要预留缓冲时间。对于动作拖泥带水的孩子,要早点提醒他该完成的事。如果有些孩子喜欢在出门前完成某些事,例如把玩具放好,可以多留些时间给他,让孩子多练习几次,就能够学着控制时间,不会永远都有爸妈在后面像“赶鸭子”一般,天天进行拉锯战,如此,大家也都会经松许多。
2.有些小技巧也可以使用,例如,不要让孩子穿绑鞋带的鞋,孩子自己就可以完成穿鞋的动作,不用劳驾父母。
3.“言出必行”很重要,要出门就得出门,孩子衣服、鞋子没穿好,可以到外面再整理。务必让孩子知道,父母早就提醒了出门的时候,自己没有准备好,是自己的不对,必须承担责任及后果。
4.教孩子负责任,“游戏规则”要清楚制定,也要切实执行,如果实行时发现问题,父母子女可以彼此沟通,找出最适合的方式,再练习一次。
5.父母如果希望孩子能建立责任感,做事不拖泥带水,首先要注意孩子的速率特性,帮助孩子建立适当的时间表,彼此良性互动,相互配合,相关的难题就能逐步解决,建立起家庭作息的次序和规律。
当老师发现班级某个孩子家长包办代替过多,孩子的任何事情都由家长办理,老师要提出建议, 比如:可以适当的放手,让宝贝尝试练习自己去做,不过分溺爱孩子,相信自己的宝贝一定可以的,孩子在自我服务的过程中,自信心也会逐渐增强,因为孩子对自己能做什么是有把握的。
首先关注并了解祖辈家长侧重注重幼儿在园的哪一方面,在了解后,可以通过入园与离园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侧重关注的一方面。老年人喜欢被尊重,一句亲切的称呼,礼貌的态度,都可以和老年人建立友好的关系。因此要注重日常感情的交流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