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我们的教育思想是“以测定学,以学定教”,针对孩子的能力发展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2.跟家长只谈孩子测评的强项,不提未完成项,教师不要给幼儿贴标签“能力较弱幼儿”
3.如家长认为自己孩子某项较弱,教师协助家长有针对性地对此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4.如班级出现教师认为的能力较弱幼儿,教师应多关注和照顾,因为每个孩子的个体发展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不应给家长做工作,以免造成家长的误会,认为老师不喜欢自己的孩子。
1.定期举行家庭教育讲座或家长课堂,将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进行传播传递给家长,促使家长的育儿观有一些转变,与幼儿园达成共识。
2.多举行一些亲子活动和亲子游戏,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感受体验亲子间的天性和教育优势,用科学育儿观念教育好孩子,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3.通过日常和家长的沟通以及一对一家长会,让家长充分的感知自己的转变对孩子的影响,孩子的进步和家庭教育、父母的关注和陪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激励家长重视家庭教育,主动承担教育责任,学习积累教育方法,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
4.组织家庭教育分享会,邀请有经验的家长和重视孩子家庭教育的家长,在家长会中进行经验分享。通过相同的身份和相似的期待,搭建共情的平台,激发家长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
1.感谢家长的认可。
2.谢绝收礼请客,向家长表示我们会爱您的孩子,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3.家长请客送礼可能是出于对老师的尊重,但也可能希望老师对他的孩子好一些,而这个时候其实家长也在试探老师,不要因一点小恩小惠而降低老师在家长心目中的形象。
4.如家长教师节送的鲜花贺卡放在班级中。
1.提前与家长预约,给孩子带一份自制礼物,按照预约的时间(避开孩子的午睡和午餐时间)到访,家访时间一小时左右,至少两位老师(主教、生活助理)一起去家访。
2.注意仪表和礼貌,切记不收取家长任何礼物。
3.家访中要重点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教养方式,重点了解孩子有无其他疾病和过敏史。
4.老师与孩子做一个互动的小游戏,拉近与宝宝之间的距离,
5.带好家访表格,家访结束后,填好家访记录表。
1.帮助孩子正确地把握自己的情绪,比如孩子不开心的时候,教孩子学会说不想别人打扰他,想自己待一会儿,给孩子一个独处的空间。
2.鼓励孩子独立做事情,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从日积月累的亲身体验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才能有能力对父母或他人的行为做出接受与拒绝的判断。
3.帮助孩子学会做些心理疏导,促使孩子下决心开口,如“我认为应该拒绝她的要求”、“没有关系,解释一下,她一定会理解的”等。
4.让孩子直接说出理由、自己不愿意答应别人时,可以直接向对方陈述拒绝对方的客观理由,通常这些状况是对方也能认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