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提前一周发放家长会通知,提前提醒家长做好工作安排,准时参加会议(尽量不带孩子)。
2.提前一周发给家长带有幼儿园公章的请假单,便于家长安排好时间按时参会。
3.学期家长会最好是父母参加,不要让爷爷奶奶替代参会。
4.提前做好家长问卷调查,保证会议的有效性。
5.家长会的内容保证每一位家长都要清楚,对于不能来参加的家长要了解原因,另约时间再次介绍本次家长会的内容。
1.确定参加新生家长会的部门人员(园长、教学主任、保健医/后勤、主教)。
2.确定新生家长会的会议流程、人员分工,落实到人。
3.园长在新生家长会上重点介绍:幼儿园人员配置、幼儿园校历日活动、幼儿园家长容易产生的误解:如,日常磕碰伤现象如何处理,日常幼儿入园时间要求,幼儿班级教师配置,幼儿班级教师更换,幼儿园班级什么情况下会分班?合班?家长义工、家长志愿者、家长助教等等。
4.教学主任重点介绍:幼儿园教师培训内容、教师整体选拔评价标准、一学期教学活动安排,需要家长配合的方面。
5.保健医重点介绍:幼儿服药要求,幼儿生病如何请假,幼儿意外保险、幼儿卫生保健、幼儿传染病如何预防和控制、幼儿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与如何处理、幼儿园营养膳食等等。
6.班级新生家长会,新生家长由主教带回各自班级,班级各主教介绍一下课程理念、教育目标、学期教学计划和计划的具体开展、课程体系、幼儿标准化一日流程、新生入园的分离焦虑、班级人员安排等。
1.可以通过班级老师在爱幼儿园上传的照片以及视频来了解。
2.可以通过在送孩子入园以及接孩子时与老师进行沟通了解。
3.可以通过学期初的家长会、每学期的家长观摩周、学期末的一对一家长会。
4.可以在家观察幼儿的生活、学习、行为是否发生变化。
1.开学初,由班级主教推荐家长代表组成家委会成员。
2.会议一般设在会议室进行,由园长或教学主任、保健医/后勤等负责召开,向家委会成员说明会议主要内容,听取家委会成员意见,建议将需要配合完成事项由家委会成员负责传达给班级家长或者组织家长完成需要协助的内容。
观摩活动结束后,老师进行一对一的沟通,根据家长看到的孩子行为表现、以及一段时间来老师的观察,结合测评表,对照该年龄段的特点进行有效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