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与家长沟通孩子的情况,并且询问在家里参加活动的情况,不爱参与某些活动还是所有的活动都不参加。找到他们的兴趣点及原因。
2. 在平时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环境,孩子在一种和谐轻松的环境中,容易形成自信、平稳的性格,这是积极参加活动的必要前提。
3. 与孩子交谈时,要心平气和,循循善诱,鼓励孩子多参加活动。
4. 培养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充分放权,鼓励孩子独立。
5. 孩子主动参加活动时及时鼓励、肯定。
6. 在活动时多次鼓励、询问孩子是否参加,如孩子不参加时可以允许孩子不参加,在活动结束后交流不参加的原因,久而久之孩子慢慢会参加。
现在幼小衔接补习班主要是提前教一些拼音、数学等一年级的学习内容,提前学习这些内容可能入学后会感觉轻松一些,但是孩子学习的关键还是在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比如作息时间、自理能力、安静专注做一样事情、体能、责任意识、同伴关系等这些相对更重要。
入学对孩子来说是一件非常向往和愉快的事情,学习负担过重,反而会影响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枯燥的反复练习,会让孩子产生厌烦学习的情绪。
知识性的内容可以在他能力范围之内适当的储备一些。采用游戏的方式练习和积累,一样能够达到目的,同时还保护了孩子的学习热情。
1.做懂孩子、懂教育的父母
2.营造温馨、和谐、平等、自由的家庭氛围
3.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4.以赏识和鼓励孩子为主
5.多花时间陪伴孩子的成长
当老师发现班级某个孩子家长包办代替过多,孩子的任何事情都由家长办理,老师要提出建议, 比如:可以适当的放手,让宝贝尝试练习自己去做,不过分溺爱孩子,相信自己的宝贝一定可以的,孩子在自我服务的过程中,自信心也会逐渐增强,因为孩子对自己能做什么是有把握的。
1.提前与家长预约,给孩子带一份自制礼物,按照预约的时间(避开孩子的午睡和午餐时间)到访,家访时间一小时左右,至少两位老师(主教、生活助理)一起去家访。
2.注意仪表和礼貌,切记不收取家长任何礼物。
3.家访中要重点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教养方式,重点了解孩子有无其他疾病和过敏史。
4.老师与孩子做一个互动的小游戏,拉近与宝宝之间的距离,
5.带好家访表格,家访结束后,填好家访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