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认识上下功夫,强调发音的标准性。
做到三个关注:
A.关注学生是否正确掌握了音节
B.关注学生是否能读准音节
C.关注拼音在推广普通话方面重要的指导意义
2.在拼读操练上下功夫,强调发音实用性。
A.拼音可以帮助识字
B.拼音可以帮助阅读
C.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3.不要人为拔高要求,增加难度,如:分析音节的构成、默写音节、给汉字注音等
4.不宜用尝试错误的方法教学。如:谁和谁不能相拼。
5.不要进行大量的抄写练习
1.音体美课程:显性效果明显,教师好操作,幼儿掌握与展示结果可自主发挥,有弹性。
2.英语课程:家长对英语教学有要求,外教采用游戏活动教授语言学习,一般以单词,简单对话为主,方便快捷出效果。
3.才艺课程:当幼儿已经掌握了一段时间后,直接展示成绩的课程,也适合家长观摩。
4.科学小实验课程:因有幼儿的探索过程,家长也愿意看到自己孩子的学习过程。
操作法:
1.明确操作目的
2.为幼儿操作活动创设的物质条件
3.给予幼儿操作时间
4.观察幼儿操作过程
5.讨论操作结果
游戏法:
1.情节性的数学教学游戏
2.运用各种感官数学游戏
3.操作性的教学游戏
4.口头数学游戏
5.竞赛性数学游戏
6.智力游戏
比较法:
1.按比较的性质分为简单比较和复杂比较
2.按比较的排列形式可分为对应比较和非对应比较。
对应比较:重叠比较、并放比较、连线比较。
非对应比较:单排比较、双排比较、不同排列形式的比较。
启发探索法:教师只提供材料与引发问题,幼儿自行操作探索答案。
讲解演示法:教师示范讲解。
归纳法与演绎法:
1.归纳法是指幼儿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一些简单的本质特征或规律,以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2.演绎法是指幼儿运用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进行推理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一种方法。能举一反三。
1.音乐游戏,顾名思义少不了游戏的成分,前提是在音乐的伴奏中完成的游戏,而游戏的特点是具备娱乐性、竞争性。因此教师在编排音乐游戏时要考虑到这两点:音乐+游戏=有互动的娱乐
2.音乐选择要选歌词有游戏趣味的:比如:“找朋友”,“丢手绢”这样久经不衰的音乐游戏,也可以选择现代新编的一个歌曲做为音乐游戏,比如:“小跳蛙”、“画蝴蝶”等音乐。
3.音乐选好后,教师编游戏动作与音乐游戏玩法。
4.中、大班可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编排动作与讨论游戏音乐玩法。
5.音乐游戏编排要考虑动作简单,在音乐的配合下能两人以上的互动,一个人做动作不能称之为游戏,游戏一定是2个以上的人互动起来,才能玩起来,才有意思。
6.同一个音乐,可变换游戏玩法、游戏动作、可反复多次跟音乐互动。
1.体适能是一些培训机构推出的一项体能课程,而幼儿园健康领域发展目标已经可以满足幼儿体能发展与训练,无需增加过多的体适能活动。
2.如果幼儿园也想做体适能课程,建议采用外聘体育教师每周给各班轮流上课的模式进行。
3.教师本身对体适能有兴趣,且能完成一些系列训练,可适当带领幼儿在户外活动时间进行训练,如:耐力训练、弹跳力训练、爆发力训练等。
4.由于体适能课程比幼儿园体能课程有难度,不建议没经验教师带幼儿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