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操作法:
1.明确操作目的
2.为幼儿操作活动创设的物质条件
3.给予幼儿操作时间
4.观察幼儿操作过程
5.讨论操作结果
游戏法:
1.情节性的数学教学游戏
2.运用各种感官数学游戏
3.操作性的教学游戏
4.口头数学游戏
5.竞赛性数学游戏
6.智力游戏
比较法:
1.按比较的性质分为简单比较和复杂比较
2.按比较的排列形式可分为对应比较和非对应比较。
对应比较:重叠比较、并放比较、连线比较。
非对应比较:单排比较、双排比较、不同排列形式的比较。
启发探索法:教师只提供材料与引发问题,幼儿自行操作探索答案。
讲解演示法:教师示范讲解。
归纳法与演绎法:
1.归纳法是指幼儿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一些简单的本质特征或规律,以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2.演绎法是指幼儿运用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进行推理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一种方法。能举一反三。
1.可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来上,老师对于每次课程要提前备课。
2.对于了解性的课程知识可以集体上课。
3.草木类知识,可以在户外活动,散步时等时间带幼儿直接实物观察。
4.可分几次完成。有些知识点一带而过,幼儿感兴趣的知识点重点探索和观察。
1.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要做到家园一致。家中的生活习惯要和幼儿园一致,习惯成自然。如:孩子独立就餐的能力,不要在幼儿园自己能吃,但是到了家里就喂饭。
2.家长要学会放手,对孩子有信心。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还小,这个不行那个危险。以至于孩子都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而是事事依赖家长或者老师帮忙。
3.要树立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从小给孩子灌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忙做的观念。孩子勇敢去尝试没有做过的事情,家长和老师也要给与鼓励和支持。
4.成年人要适当的示弱,在孩子的眼中,家长和老师都是无所不能的,所以什么事情都觉得不如成年人做的好,作为成人可以时不时的请孩子去帮忙做一些事情,比如回家后请孩子帮忙挂上衣服和包,老师可以请孩子帮忙拿下图书和水彩笔等,当然都要及时给与表扬和鼓励,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5.要给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看的到,孩子处于一个模仿超强的阶段,如果大人自己的事情都不愿意去做,而是经常请别人帮忙的话,孩子也会照样学样。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清洗自己的衣服,顺便告诉孩子,“妈妈的衣服要去洗了,你要不要一起去洗洗你的小袜子。”
6.成人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独立去完成。入园后有的孩子因为穿着较厚,脱衣服放书包比较慢,有时候老师就觉得等不急要上去帮忙。其实孩子可以独立完成,耐心等待一下,并在完成后及时表扬孩子的动手能力。
1.要多和教师沟通。倾听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思考,尊重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引导教师互相沟通,在沟通中互通有无,共同提高。要以老师为主体,发现问题,找到不足。
2.要创建和谐的教研氛围,和谐的校园氛围,依赖组长对教师的理解和信任,依赖于组长对学科专业知识的把握,要依赖于公平,公正,公开调研作风。
3.要勤于学习专业知识、现代教育理论、教育心理、教育技术等都需要我们加强学习,只有学习才能提高,才能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