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专人专用,主教负责领取与保管。
2.爱惜,不损坏,不故意破坏。
3.播放音乐、故事声音要保证全班幼儿听得见。
4.播放声音不能过大到外班级都可听得见。
5.每天提前充好电。
6.遗失与损坏及时报修或更换。
7.不定期更新教学PAD新内容。
8.每周备课及时使用。
1.身高:女孩身高79.9-102厘米,男孩身高80.9-102.5厘米。
2.体重:女孩体重9.4-17.7公斤,男孩体重9.9-18.3公斤。
3.走:
(1)能够沿直线走
(2)能够倒着走
(3)能够踮脚尖走
4.爬:能够用手膝自如地向各个方向爬行
5.躲闪:有躲闪意识
6.跳:
(1)能够并足从楼梯末级跳下
(2)能够跳过15厘米的障碍物
7.平衡:
(1)能够扶栏杆上楼
(2) 能够扶栏杆单脚交替下楼梯
8.接球:能够双手接住抛来的大球
9. 画:能模仿画竖道、横道
10. 剪:愿意使用剪刀
11.折:对折两次,有意识的对齐边角
12.手指灵活度:
(1)能两指捏珠子放入碗中不少于5次
(2)能玩穿珠玩具
1.一课三研的概念:
一研:选课—理论学习—说课—第一次实践课—第一次研讨反思。
二研:修改课程教案—再次实践课程—再次研讨反思。
三研:再次修改课程教案—三次实验课程—三次研讨反思—确定最佳教育活动方案。
2.先让新教师理解 “一课三研”是一种教研方式,指的是教研组内教师针对同一幼儿活动时,由同一教师或不同教师进行多次实践探究,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方法,讨论所存在的问题。带领新教师多听、多观察教研小组的老师是如何得到最终答案的。
3.一课三研活动中,先确定教学内容,确定教研内容后所有的教师都要考虑“如果我来授课,准备怎样做?”、“我为什么要这样备课?”。在观摩活动时,要思考“活动中有什么好的经验?为什么?”、“这样提问有什么不妥之处?为什么?”、“如何提问幼儿更容易理解?如何让问题的指向性更明确?”。老师们在活动过程中,时刻关注幼儿的发展,时刻问自己“为什么?”。因此每一个老师都必须牢固地掌握幼教法规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了解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从而激发教师主动地学习新的理论知识的积极性,改变以往理论学习中被动学习的无效局面。
4.一课三研活动,我们要根据培养目标选择恰当的教育活动,在制订教育目标时,会考虑目标的全面性和适切性,做到明确具体。在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教育策略,生动直观,符合幼儿的年龄和身心特点。
从宝宝2岁到3岁就可以参与美厨体验,从最初的剥鸡蛋,拌沙拉开始,学习用餐具、厨具,让宝宝体验劳动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