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要加盟 > 教育教学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

1.训练孩子的反应能力

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训练孩子的反应速度,对孩子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孩子的反应速度快,应变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也会非常好,思维敏捷,在学习上会举一反三,学习成绩会很棒。父母可以从一些益智的游戏入手,训练孩子的反应速度。

2.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做事情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也会很积极,学习的主动性强,学习成绩会远远超过其他同学。父母要让孩子从小养成注意力集中的习惯,例如:孩子在看书的时候,父母不要中途打断孩子,让孩子去做其他的事情,这会消耗孩子的专注力。相反,父母应该在不打扰到孩子的前提下,安静地陪在孩子旁边,当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时,父母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将孩子的注意力引回到书上,以此来锻炼孩子的专注力。

3.养成做家务的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例如:让孩子自己收拾书包、叠被子、整理衣物、收拾玩具等,孩子通过自己的动手劳动,能够理解父母的不容易,体会父母的辛苦,也有利于陪孩子的责任感。

     

2020-05-21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最大化的发挥利用每位教师的优势,在团队面前得以展示自己?

1.营造合作互动的宽松氛围

主动接近教师关心教师与每一位教师保持亲密的关系,平等自然地与教师相处。良好的校园文化能让教师们感受轻松与爱。

2.发挥个人优势

教师亦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活泼开朗有的内向腼腆有的擅长歌舞有的精于美工有的爱好写作有的善于教学。应根据教师各个方面的不同情况,搭配组建班组,如以老带新,将有工作经验和无经验的搭配组合,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等。

3.给教师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幼儿园给每一名教师机会,分工负责一些工作,让每一名教师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与被尊重感。


2020-05-20
展开全文 收起
写好教学反思的方法?

1.从怀疑处反思

从怀疑处寻求问题,至少产生两个角度以上的思考。如: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科学。从“是”与“否”两个角度,还可以生出怎么“更科学”,怎么才能避免“不科学”等举一反三的思考。

2.从转换立场处反思

 一个教学细节,从教师学生家长的角度来看也会不同细究之,从学生的不同层次来看也是如此。因此,反思中,要有机地寻求转换立场,多角度来“包围”反思主题,才能增强反思的深度与客观性。

3.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处反思

综合实践跨学科教学实践是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因此,反思有时也应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来寻求不同的答案。

4.转换时空处反思

环境时间的变化影响了人们的认知。每个教学细节都有其发生发展的时空特性;一堂课一个教育教学过程的成功与失败都有诸多偶然因素,不要因为成功或失败就放过或忽略潜藏其中的问题。

5.从假设性问题处反思

注重思维的设计性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要点。假设是逻辑思考的重要方式。一种假设就代表一种新思维新概念,甚至能产生与已有的问题相悖的结果。反思中提出一个假设,就可能是在发现问题后寻找到的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

6.从联系对比处反思

对比体现差异,联系体现衔接,通过横向纵向的联系对比,我们就可以从中发现许多新的问题。

7.从事物本质处反思

哲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心理学教育学是教育科学的基础。要学会做更深层次的反思,就必须掌握哲学原理,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才能使“反思”更全面更科学更客观,才能提高“反思”的含金量。


更多幼儿园加盟精彩内容:幼儿园如何实现高效管理,实现低风险运营?

   

2022-07-29
展开全文 收起
学期末需要上交的文档有哪些?

1.班级月计划

2.班级周计划

3.班级每名教师的日计划

4.两名教师的观察记录

5.三名教师的教育笔记

6.班级会议记录

7.班级安全会议记录

8.班级学期末总结

9.班级新学期计划

10.纸质版测评表

11.家长观摩反馈表

12.一对一家长约谈记录表


2022-07-29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对“老、中、新”教师进行阶段性的培训?

1.集中学习:教研活动业务学习。

2.新入职教师自学小分子及大分子,并考核学习结果。

3.对入职一年以内的教师培训计划:每周业务学习培训京学教育理念一日流程测评练习单的使用潜课程微课程实施方法电子课件的使用方法等;参加进京培训五天。

4.对入职不到三年的教师培训计划:每月一次班级环境创设日常教师文案工作的技巧个别幼儿的教育与家长沟通技巧如何召开一对一家长会如何维护班级圈等。多次观看大分子培训并每名教师任选一个题目试讲。

5.对入职超过三年的教师培训计划:每月一次培训:幼儿园音乐体育美术主题科学数学表达美德美厨等课程的实施方法与技巧。教学主任应具备全科教学能力,如果教学主任不能承担培训能力,可推荐老师参加每年一次的骨干教师进京培训。

       

2020-05-20
展开全文 收起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五街九号方正大厦一层,
京学集团

邮编:100085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五街九号方正大厦一层,
京学集团

邮编:100085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