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主课程一般指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提出的五大领域课程。
2.主课程还包括:体育、语文、数学、科学、音乐、美术、英语。
3.由于幼儿园不需要侧重教授知识,而是培养各项能力,因此幼儿园课程放在下午进行。
4.主课程需要教师提前备课,准备材料。
5.主课程需要有教案与教学完整的流程。
6.主课程教案包含:教学目标、教学材料准备、教学过程部分、教学游戏部分、教学结束部分。
7.主课程授课要点:导入活动、教师讲解演示、提问互动、幼儿操作练习、游戏巩固、讨论总结。
1.幼儿7:30入园后,如果来的早,就带幼儿在户外游戏、做操。(冬季在室内区域活动)
2.做操要播放音乐,教师要精神饱满,动作到位(早操15分钟)。
3.教师不可以旁观,要与幼儿一同做操或游戏。
4.根据季节,对服装穿着不合适的幼儿,教师要观察到,并给予适当穿、脱。
5.随时看到来园幼儿要有一名教师主动热情迎接。
6.幼儿入园晚,过了早操时间,就直接进班洗手准备吃饭。
7.晨间活动期间,有家长关注,教师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1.按12步洗手法操作,指导幼儿洗手。洗手提示幼儿开水龙头要小一些,湿一下手,再关上水龙头。开始打肥皂, 搓手心——搓手背——搓手指缝——搓手指——搓手指尖——搓手腕(左右手交替),开水龙头冲洗,洗干净肥皂后,在水池内甩三下手,(不要让水滴在地上或身上)再去擦手。
2.幼儿洗手一般都是饭前、游戏后、入厕后。因此幼儿洗手应是自然状态下,尽量减少高控制,减少集中洗手、入厕。
3.幼儿洗手前,提示幼儿衣袖挽好,再洗手,以免弄湿衣袖。
4.幼儿洗手时,教师要在一旁指导,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
5.尽量减少浪费水的现象,教师随时提示幼儿关水龙头打肥皂。
6.提示幼儿洗手时水不要开得过大,以免水溅在身上。
7.洗完手一定要先甩干净手上水珠再去拿毛巾擦手。
8.冬季洗完手一定要擦护手霜。
幼儿户外自制玩具很多,教师可利用幼儿午休时间,制作一些幼儿户外玩具。
1.布制类:沙包、飞盘、飞圈、尾巴、胸饰(挂袋)
2.废旧物品类:饮料瓶灌满彩色水做障碍物、饮料灌做梅花桩、报纸做纸棍、纸箱钻爬、木棍加饮料灌做门球杆、酸奶包装盒做大鞋子
3.纸质类:小飞机、风车、风筝、纸条尾巴、头饰等
4.木质类:秋千、小桥、小车
教师制作户外玩具,一定要结实,精美,可供幼儿多次操作。
1.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唤起幼儿的兴趣是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的前提。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指出:“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可以鼓舞人的进取精神,应该为幼儿创设情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在进行唱歌教学时,借用美术、舞蹈、游戏、故事等表现形式,生动直观地把歌曲内容表现出来,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如“哈巴狗”是一首生动活泼的歌曲。根据音乐的性质,设计一个律动,律动形象地表现了哈巴狗坐在大门口、吃肉骨头、摇尾巴等动作。教师可示范边唱边跳,让幼儿通过观看、欣赏,产生要表现哈巴狗,要学唱歌曲的强烈愿望。
2.运用多种形式,训练歌曲节奏。
歌曲具有音乐作品的全部特点,是通过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等多种特性组成的。但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而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所以节奏是音乐的生命,从节奏入手对幼儿进行唱歌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在教学中,可以这一环节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骤:运用儿歌训练幼儿的节奏感。
儿歌节奏鲜明,富有韵律,很接近歌曲。在新授歌曲,出现新的节奏之前,就要为歌曲节奏难点配上一个琅琅上口的儿歌,使幼儿通过朗读儿歌掌握节奏。教师有目的地训练,幼儿生动活泼、饶有兴趣地朗读,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发展音乐节奏感。
第二步骤:运用身体动作,训练歌曲节奏。
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也就是幼儿在无音乐、无伴奏的情况下,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表示出来,而不是教师一招一式地教,但教师要启发、引导、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用自己的动作来解释节奏,表达对节奏的认识。例如,在幼儿熟练掌握用手拍打的动作以后,教师要对幼儿提出更高的要求。请幼儿用跺脚、拍腿、拍肩等动作代替拍手,训练几次后,再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创编其它能力和迁移能力。
第三步骤:运用歌词,训练歌曲节奏。
一首歌曲中的歌词,实际上是一首好听的儿歌。幼儿在掌握歌曲节奏后,教师出示歌词,要求幼儿自己将歌词填入节奏。这是节奏与歌词的同步训练,幼儿运用已掌握的节奏,成功地将歌词填入,他们会满足于自己的劳动,体验成功的喜悦。
3.启发引导,使幼儿掌握演唱技巧。
幼儿缺乏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高兴时往往用力喊叫,破坏了音乐的美感。因此必须指导幼儿处理好歌曲的快慢、强弱、连贯与跳跃的变化。如:表达高兴时要唱得欢快、活泼;抒情时则要连贯、柔和;表达悲伤时则要缓慢、低沉。例如,引导幼儿演唱“我的好妈妈”这首歌曲时,启发幼儿通过自己的感受,寻找处理这首歌的方法。引导幼儿用连贯、柔和的抒情方法进行演唱,表达对妈妈的爱。
4.运用已有知识,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创编。
幼儿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运用已有知识,创编简单歌词,能给幼儿更多的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和勇于创造的机会,这无疑对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大有好处。如在进行创编活动“两只老虎”的教学中,可以启发幼儿根据原有作品的曲调创编一首新的歌曲内容。这首歌曲原内容是: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嘴巴,真奇怪。
为了便于幼儿创编,也可把创编活动分为二个步骤:
第一步骤:运用直观教具木偶、贴绒等为幼儿学会创编创造条件。
如:教师出示两只贴绒小兔,请幼儿观察它们在干什么?(一只在拔萝卜,一只在采蘑菇)启发幼儿能不能把老虎改为小兔?两只小兔,两只小兔,真可爱,一只在拔萝卜,一只在采蘑菇,真勤快。这是运用直观形象进行创编。
第二步骤:凭借想象、记忆进行创编。
教师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幼儿自己商量创编新的歌曲内容。如:两只小熊,两大象等等,启发幼儿边编边唱。最后,每组幼儿上台表演,大声地唱出自己的创编作品,这样既激发了幼儿的表现欲望,又提高了幼儿创造的积极性。
在幼儿园教学中,歌唱教学对于幼儿非常重要,教师可根据以上的教学方法进行歌唱教学,让幼儿在快乐、自然的状态下学习更多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