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接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字游戏。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社会基础,同时还是体现我国文字、文化、文明的一个缩影。
幼小衔接成语接龙课程精选两首无重字的经典古诗作为龙头字。巧妙地将《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每首诗20个字作为龙头,构成2组共40条“成语龙”,200多个成语。由于成语四字一句,首尾相接,恰巧形成提示与联想,读起来节奏鲜明、琅琅上口,大大提高了记忆效率。
成语接龙的原则:
1.用四个字成语的最后一个字与下一句成语的第一个相同的字【音同就可以】首尾相接不断延伸,形成长龙。
2.在成语接龙中,第一句成语称为龙头句,该成语的第一个字则称为龙头字。同时把首尾相接的这个字,称为关节字。
成语接龙的实施:
1.教师在成语接龙课程实施中,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不必拘泥于课程中的安排,鼓励孩子一字或同音字多接龙,激发幼儿对成语学习的兴趣。
2.配合成语故事的视听资源,多感官调动,培养学习兴趣。
3.适当讲解成语的含义及应用,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运用所学成语。
1.说儿歌:正确发音
2.听故事:丰富词汇
3.诵读古诗词:感受语言韵律与语言的美
4.故事表演:理解角色身份与表达语气
5.看图讲述:根据画面表达图片内容
6.图书、绘本:读的书越多,知识越丰富
7.谈话活动:初步学习表达
8.仿编儿歌:模仿儿歌韵律与语言节奏
9.创编故事:发展想象力、语言创造力
10.续编故事:能结合故事前面的主题续编故事
11.词汇接龙:丰富词汇
12.口编作文:把看到的、做到的表达出来,练习出口成章
13.美文欣赏:欣赏好的文学作品,激发语言艺术的兴趣
14.简单辩论:培养思维逻辑,语言概括能力
1.提前备课:教师一定要提前把课准备好。
准备教案;
准备音乐;
准备播放音乐的电器(U盘)、PAD、音响等;
准备教师教具、准备幼儿操作器乐、道具、材料等;
准备好音乐游戏、音乐律动、音乐欣赏等音乐内容与提前准备好动作与玩法等。
1.课程实施中,教师精神饱满,以“玩”音乐的态度,来上音乐课,在课程中,尽量调动幼儿自主创编能力,多给幼儿展示的机会。
2.课程实施中,多变换音乐、多动用教具、玩具、器乐等材料丰富课题内容。
3.课程中教师要有语言引导,动作示范。但时间不易多长。多给幼儿机会。
4.课程结束后,让幼儿感觉意犹未尽,说明这节课很成功。
1.集体操可根据各幼儿园场地决定做操时间和做操场地。
2.集体操各班场地固定后,每次户外出来时都是同一位置。
3.幼儿园根据各园情况决定课间操的音乐选曲,如果是全园幼儿同时间出来做操,建议选同一首曲目,各年龄段可做同一个动作的音律操,也可根据各年龄不同特点,同曲不同动作。
4.幼儿园条件受限,不能同时出班一起做操的,各年龄班各选用不同的音乐进行。
5.做操时间10~15分钟,每次选曲做操1~2首为宜。每首曲子4分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