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要加盟 > 教育教学
环境创设如何更好的达到既有创意又要贴近幼儿符合教学内容?

1.环境的创设要体现环境的教育性,符合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如九月的“我升班啦”,秋季“十二月的圣诞节”等,通过幼儿参与动手了解相应知识,图文并茂,与老师的枯燥讲解相对,效果要加倍,幼儿想象力无穷,在确定题目前可以与幼儿商讨可以做哪些内容,孩子会带给你不同的创意。

2.大小环境有机结合,例如美工区的小黑板,把幼儿的作品展示上去,让幼儿得到充分认可,教学活动后,例如绘本,可以让幼儿画一下绘本的哪一个场景记忆深刻,学到了什么,符合我们的教育内容,又可激发幼儿的潜质。

 

2020-05-22
展开全文 收起
指导幼儿识字的方法有那些?
1、游戏识字(为主要教学方法) (1)游戏识字的重要性:幼儿年龄小,有意注意的时间短,一般在15—20分钟左右,小班和婴班的孩子则更短,在识字教学中为了保证幼儿有效学习时间,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我们把游戏和识字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参与意识。 (2)游戏的选择:应注意 趣味性、可操作性、教具的使用、量的把握、强度的控制、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3)各年龄段游戏识字举例 托班:由看图识字过渡到脱图识字。 游戏:《爬呀爬》《送字宝宝回家》《小孩小孩真爱玩》《大狮子拔牙》《小刺猬捡苹果》《找朋友》等。 小班:由词过渡到单字 游戏:《炒蹦豆》《小猴摘桃》《小猫钓鱼》《大小声》《吃葡萄》《打电话》《掷色子》《长高了变矮了》等。 中、大班: 游戏:《走迷宫》《大闯关》《比比谁最棒》《谁不见了》《照相机》《跳格子》等。 2、其他识字方法 情景识字法、讲故事识字法、唱笔画识字法、猜谜识字法、形近字教学法、口头拼字法、看物识字法、形象识字法、看图识字法、结构识字法、部首识字法、拼音识字法等。 3、潜课程、微型课程的运用 潜课程:分为视觉潜课程和听觉潜课程,潜课程强调看到比看懂重要,听到比听懂重要,将领域课上所要学内容渗透到一日生活当中。 视觉潜课程: (1)将本月所要学的字以环境布置的形式贴在活动室及幼儿经常活动的地方,幼儿在有意、无意中可以看到,以加深印象,促进学习。 (2)将幼儿日常所接触物品、事物等的名称以汉字形式标注出来,贴在相应的物体上。如:在幼儿椅子上贴自己的名字等。 微型课程:微型课程即是利用短小时间5—10分钟进行的一种课程,具体课程形式、时间不限,可是饭前、饭后、起床前后等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进行课程的复习或知识点的突破等。领域课上所学字课下以微型课程进行巩固、复习,并注意复习的频率与强度,以帮助幼儿掌握,减少遗忘。 4、随机教学、一日生活中识字的渗透 如:如厕前后、户外站队过程中等,可把当日所学字复习一遍,以便进行巩固。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字的随机认读 5、教师之间的配合 教师之间要有相互配合意识,如其他课前可将今日所学字复习一遍,或是主课教师授课时配课教师多关注个别幼儿。 6、幼儿个别化指导,可对掌握较弱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7、领域渗透:在其他课程中渗透识字教学 如:户外活动时游戏设计《小兔子采蘑菇》,蘑菇上可贴上当天或以前所学字,幼儿边采蘑菇边读出蘑菇上的字,以便巩固复习。
2020-05-19
展开全文 收起
美厨教室的使用要求是什么?

1.每学期教学主任安排各班使用美厨教室的时间表。

2.美厨教室物品详单告知各班主教。

3.培训美厨教室使用要求,进入美厨教室要登记,离开要签字。

4.每次使用前清点物品,使用后还原物品。

5.美厨教室不留放易腐烂,易变质食物。

6.美厨教室食材定期检查是否有过期食物。

7.任何人不得将美厨教室内的物品带离美厨教室。

8.教师不能用美厨教室的餐具装剩余食品或食材带回班级。

9.每次美厨体验制作的食品多余的不可带走,尽量让幼儿都吃了,实在吃不了,当时处理掉,不可带离美厨教室。

   

2020-05-22
展开全文 收起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应该坚持的几个原则是什么?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它不仅仅是一系列的概念、原理和运行方式,也不仅仅是一种能力,而是“科学推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处理过程或是一种思考方法”。 由于数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即使是在幼儿的生活中,也经常遇到有关数与形的问题。且如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不断地发展,因此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已成为每个人应具备的文化素养。 在利用操作材料进行幼儿数学教学时要注意。 1、尊重幼儿转变观念。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我们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操作、探索,允许幼儿自主选择、自我调节。然而,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却“穿新鞋,走老路。”比如:虽然提供了操作材料让幼儿进行活动,却主观地将幼儿划为不同的水平,指定某某在哪组,某某操作哪个水平的材料,或者名为指导实为干涉幼儿的自主活动,并规定了要如何如何操作等。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在操作过程中,学习的主动权在幼儿手中,幼儿是在主动作用于材料中进行学习的,他们在摆弄材料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从而获得数学知识、经验和技能。不管做得对还是不对,都是他们主动操作的结果,在不断的尝试中,他们经历着从不会到会、从不对到对的一种主动建构数学概念的过程。而正是这个主动操作的过程才真正促进了幼儿创造思维的发展,同时又提高了幼儿的操作能力。例如:在中班数学活动“交替排序”中,只要让幼儿知道什么是交替排序,应该怎样使用操作材料,至于按什么规律排序,要留给幼儿在操作中探索,不应该把排序规律直接告诉给幼儿。 2、采用多样化的活动形式 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采用集体操作形式、小组操作形式和个别操作形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以小组操作形式为主。因为小组操作形式可以使教育内容的安排和组织更灵活多样。同时也为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之间提供了直接交往的机会。这样更有利于幼儿整体性的发展。在一个单位时间里(30分钟左右),一般小组操作活动可提供5~7个不同内容的操作活动。这些活动的组织和安排应适应幼儿不同的学习特点,满足幼儿不同的需要。因此,活动内容应具有多样化、层次化。也就是说同一内容而活动要求层次不同,有同一性质而具有不同形式的活动,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与自己相适应的活动。这有利于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和学习,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对幼儿进行个别辅导。例如:在“认识梯形”时,可提供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进行活动,有的是按标记进行图形归类,有的用不同材料拼割梯形,有的是用梯形组成各种实物图形。让幼儿从不同的操作材料中获得有关“梯形”这个概念的多种经验,其体验就会丰富而深刻。 3、注意活动的灵活性 操作活动是在体现幼儿自主性的前提下进行的,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又往往会出现令教师始料不及的情况。如某个课题拟做的教学进度是两个单位活动时间里就可完成的,而在实际活动中,幼儿只用了一个单位时间就掌握了,或者花了两个单位时间,大多数幼儿都没有掌握。那么,这时候我们就应该及时调整计划,让计划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为幼儿提供高一层次的活动,或是降低活动的某些要求,以保证幼儿接受知识的系统性和个体发展的连续性。例如,在中班数学活动“学习分类”中,原拟定在两个单位活动时间内学会二级分类的,而在实际过程中,幼儿很快掌握了,那么,在第二单位活动时间里,我们则可提供三级分类的操作材料,向幼儿提出更高一层次的要求,以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4、重视个体的差异性 教育应该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和进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各种不同差异。例如学习形式上的差异,学习速度上的差异,以及解决问题时的认知策略上的差异。面对有着各种不同差异的幼儿群体,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目标。尽可能制作不同层次的、多样的学具,使各种程度的幼儿都能“跳一跳够得着”,避免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例如:在小班数学游戏“娃娃商店”中,目标是让幼儿理解4以内的数,并按数取物,但投放材料时却不能仅限于4以内数的操作材料,同时应该提供一些小于4或大于4的操作材料供幼儿进行活动。让“吃不了”的幼儿可以从低一些的起点开始,而“吃不饱”的幼儿则可以完成认识"4"以后,再适当向前发展。教师的指导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消极地追随儿童的发展,而是要积极促使幼儿从各自不同的程度发展。同时应多顾及能力差的幼儿,对他们多关注一些、多辅导一些,引导他们时展快一些。 5、操作活动适时指导 操作活动并不排除教师的指导帮助,那怎样指导才是恰当的呢?首先,教师应该确立自己的角色地位,明白自己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其次,应该在以下情况进行指导: (1).幼儿对操作材料的用法、要求与做法不明确、不明白时; (2).幼儿的操作带有盲目性、随意性,与操作的要求脱节时; (3).幼儿独立操作存在一定困难。 (4).教师的指导要注重幼儿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片面追求学习的结果,要尊重幼儿的探索,甚至尊重幼儿的“失误”。凡是幼儿可以自己探索的,教师应避免直接告诉幼儿,应鼓励幼儿自己发现错误、修正错误。 操作活动是数学教育的基本教学方法之一,幼儿的不断探索为其在学习活动中寻求答案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方法和机会,并由此获得相应的数学知识,从而提高思维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也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为将来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020-05-19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制定本班的一日流程?

每学期开学初幼儿园教学主任先将幼儿园各功能教室使用安排制定出来,各班级拿到功能教室安排课表后,根据本班年龄段的一日流程设置本班的一日流程,教学主任审核无误后,即可实施本班的一日流程。


2020-05-19
展开全文 收起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五街九号方正大厦一层,
京学集团

邮编:100085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五街九号方正大厦一层,
京学集团

邮编:100085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