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中、大班泥塑活动的指导策略:
1.小班:依据这个年龄幼儿的塑造特点及水平,教师应更多地为其提供充分的活动材料和玩耍的机会,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以游戏的形式,鼓励幼儿大胆地操作、感知泥土。如:创设游戏情景,引导幼儿揉捏、敲打、弄碎、拉长、分块等,让幼儿用手接触泥土、了解泥土的特性,体验造型性感觉。教师常常以妈妈的口吻,启发孩子们给娃娃做什么吃——“今天给娃娃做点好吃的大饼、面条、蛋糕”。教师还可加入孩子的活动,带领幼儿用泥土来堆山、挖洞,鼓励幼儿把一块块的泥自下向上堆,再来挖山洞,引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从中感知泥土的可塑性,同时也锻炼幼儿手的配合和控制能力。有时,教师更多地用问题引导幼儿去发现泥的可变性。如:谁能把这块大泥变成许多小块泥?谁会帮娃娃家做糖球 ?谁还能让泥变成其它东西?还可以启发幼儿看看自己或同伴的作品像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谈出自己的想法,同时引导幼儿在谈论中了解不同的方式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团能使泥变圆,搓能使泥变长,压能使泥变成饼。一次小班幼儿塑造活动中,教师以游戏的口吻启发幼儿:“你们真能干!今天看看大家可以用泥来变什么?”一会儿工夫,孩子们纷纷向老师介绍:“我的泥变成了萝卜”、“我的泥变成了小蛇”、“我的泥变成了大饼”、“我的泥变成了蛋糕”……随着教师的一一肯定,孩子们对泥塑的兴趣被大大激发了。
总之,小班幼儿还处于无目的的感知材料阶段,教师应采取多种游戏的方式,引发其塑造兴趣,鼓励其大胆地玩儿泥,体验快乐并提高对泥土的了解与认识。
2.中班:在了解了泥土性质的基础上,幼儿已经具有初步的半立体造型的意识,对工具的使用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概括能力也不断增强。他们在泥塑活动中不断地追求造型向立体性靠近。教师应结合幼儿塑造的特点及水平,丰富其感性经验,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其抓住主要外形特征,帮助其获得成功感。
在幼儿塑造时,教师注意引发幼儿发现不同事物的形态特征、事物的简单情节、人物动态、事物间的某些细节关系,请幼儿通过描述、动作或绘画的方式加深对事物的感受。如:结合幼儿喜欢的、饲养的小动物,请大家来进行描述、交流,让幼儿学一学大象走、小猫伸懒腰,说一说自己家的小狗喜欢干什么等,从中使幼儿感悟小动物的神态及性格特征。再鼓励幼儿运用塑造的方法去表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启发幼儿抓住主要特征进行表达。教师还可将孩子的观察活动录像,组织幼儿反复观看,或者将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拍成照片,提供给孩子欣赏,不断丰富其感性经验,为塑造活动提供支持与帮助。在活动区为幼儿提供各种有关适宜的图片、图书、立体小玩具和艺术品,丰富幼儿相关经验。幼儿通过与这些材料相互作用,加深对事物的了解与认识,丰富造型经验。教师不断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与工具,启发并鼓励幼儿对熟悉的物体进行表现。满足其成功感,促进其感觉和知觉的发展。
3.大班: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塑造的水平和表现事物内在的精神内涵,教师不断地引导幼儿深入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深刻理解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感受由于这些因素所采用的各种造型。幼儿更喜欢感知描绘熟悉的物体和令人愉快的人和事(自己家养的狗和猫、喜欢的故事中的角色),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环境和活动,吸引幼儿运用塑造的方式进行表达,使幼儿从中获得审美能力的提高。
集体操分为:徒手操与器械操。
集体操编排的时候要考虑:头部运动、肩部运动、上肢运动、腰部运动、下肢腿部运动、脚部运动,以及全身运动等动作的编排。
1.徒手操一般每个部位运动8个节拍为宜:
即:1234 5678 2234 5678 3234 5678 4234 5678
选曲上:节凑感要强一些,节拍呼应恰当,幼儿掌握快捷的动作。
2.徒手操一般为:举、伸、抬、弯、拉、推、转、跳等动作。
3.器械操,根据班级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器械。
4.器械一般为:球操、花操、棒操、圈操、旗操、彩带操、竹筷操等
5.如需变换队形,教师根据全园人数及场地大小等因素去考虑编排。
6.幼儿园集体操的设计编排可以根据幼儿园特色及不同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从内容、动作、队形等方面综合考虑,使编排的课间操贴近幼儿生活,体现出适宜性、趣味性、游戏性。如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的持久性和意志的坚持性较差,因此,可以为他们编排一些短小的、充满温馨和亲情的动物模仿操和情境游戏操。此外,小班幼儿动作发展还不够协调,编排的课间操动作宜简单、多重复,不要有过多的方向变化,上、下肢配合的动作不宜过多,队形也应以圆圏或分散性自由站立为宜。中、大班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有了较好的发展,课间操活动的动作难度可以适当加大,如可以有上、下肢的配合动作,也可以有方向的变化,还可以有两人或多人合作完成的动作,队形变化也可以丰富些,比如可以有切段分队、并队等。除了表演徒手操以外,还可以让中、大班幼儿表演一些轻器械操、武术操、韵律操等,手持的器械中敲击、摇晁以发出声响,也可以让全体幼儿喊些简单有力的口令,以莒造激情昂扬的氛围。
7.集体操的编排应将操节练习、队列训练、体能锻炼完美融合,做到动与静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规定动作与自由动作结合,从而调动幼儿参与课间操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在课操活动中获得全面发展。
1.家长与教师必须要有正确的性观念。
2.带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了解两性差异。
3.如果有幼儿有相关问题,不必答非所问,可用图书、相关画册等给幼儿进行讲解。
4.让幼儿尽早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什么,不要让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
5.成人不要遮遮掩掩,敷衍搪塞,或视为脏肮下流,严词呵斥。这样会使孩子将生殖器官误认为是下流无耻的象征,将与此相关的活动都看作是丑恶的。有的孩子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偏要弄个明白,或更加频繁地玩弄自己的性器官,以满足好奇心。
第一、从尊重自己开始,创造一个愉快而自由发展的环境。
第二、尊重每一个幼儿,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
第三、通过经典诵读、素听故事,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让他们懂得尊重的含义。
第四、利用榜样示范让幼儿理解尊重。
第五、用尊重的方式开展尊重教育。
第六、尊重教育要与幼儿生活经验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