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要加盟 > 教育教学
如何照顾幼儿午睡?

           1、 幼儿散步回班后,提醒幼儿入厕、换鞋。 2、 培养脱衣服常规:鞋子放在椅子前边(鞋尖方向统一)。 脱袜子:袜子放在椅子前边的横杆上。 脱裤子(折裤子:统一折裤子方法,折好摆放) 脱上衣(系扣衣服解开扣子后,幼儿自己拽袖子或请别的幼儿帮助拽袖子;套头衫先拽袖子、在从头部脱下,并折好摆放) 3、上床后把拖鞋放在床边(在脚的一边)。 4、安全检查:教师检查幼儿被子是否都盖好,检查幼儿上床前是否有携带不安全的物品。 5、 教师打开素听故事或午睡音乐。 6、检查幼儿睡眠姿势是否正确(无蒙头、咬被角、俯卧等情况)。 7、检查幼儿是否有出汗现象、冬季蹬被现象。 8、定期巡视—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9、提醒爱尿床的幼儿小便。 10、根据室温表,随时调整室内温度,不允许空调直吹幼儿(幼儿睡床要躲开出风口)。 11、老师不允许坐、躺儿童床,老师不能睡觉,要全神贯注的照顾幼儿,不干私活。不能离开寝室,教师不能在寝室内聊天、说话。        

2020-05-19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指导托小班幼儿的油棒画?

油棒画是一种棒形画材,由颜料、蜡、油材料混合而成,使用方便,着色容易,可以在画纸上随意画,可覆盖,可混色、可刮涂、可分层,通过这些技巧,幼儿就可画出一副很好的作品。

油画棒的基本画法:

1.平涂法:直接用油画棒平涂画面。采用横涂、纵涂、螺旋涂、轻重涂等方式完成平涂效果。

2.点彩法:用油画棒的一端轻点画纸涂色,形成色彩的圆点。让画面有层次感。

3.混色法:在一块上色区域再涂上另一种颜色,可在用手指涂抹。形成混色区域,过渡色区域。

4.涂层法:先在一张纸上涂上一层底色,在底色上再涂上一层同色。让底色有层次感。

5.分层法(渐变法):用油画棒涂上色后,用纸巾或手指将色涂抹分层、或用同类色涂抹渐变颜色越来越深或越来越浅。

6.油水分离法:先用浅色油画棒画出需要画的内容,然后用水彩色平涂,使得油画棒画的内容更突出。

7.刮除法:在油画棒画好的部位上,用刀、针、梳子、等刮出想要画的内容,让画面有立体感,被刮部分如果底层是深色的效果更好看,刮去的部位清透,更有层次感。

8.厚涂法:将油画棒刮出粉末状,将粉末状用手指涂画,效果像油画感。


2020-05-21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实施幼小衔接的阅读课程?

1.发现

1)封面

孩子阅读绘本时首先要从封面看起,让孩子通过封面的图画和文字来猜猜内容,这样能激起孩子的阅读兴趣。

2)环衬

环衬是封面与书芯之间的衬底,它并不只是装饰图案。

3)扉页

扉页就是环衬之后、书芯之前的一页,这个页面会写有书名以及作者的名字,从这一页可以告诉孩子谁是故事的主人公,它有时还会讲故事。很多时候它与正文故事息息相关,有时也会提升主题。

4)正文

孩子的思维与大人的不一样,他们总能发现正文内隐藏的神秘内容,也总能讲故事读出意想不到的意思,应该尊重孩子的不同感受,要积极鼓励孩子边发现边猜想故事,鼓励他们融入故事中去。

5)封底

读完正文的内容,合上书本并不意味着绘本就已经看完了,有时候封底会有故事的延续,并且与封面相呼应,所以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在合上书本后认真看封底的内容,或许能让孩子继续发挥想象力。

2.思考

可以引导孩子再现情节,让他们说出自己看完这本书的感受,以及对故事中感兴趣的人物的理解,从而逐渐引导他们联想到自己的行为习惯或者周边的生活环境。

3.表达

阅读绘本,能给孩子创造表达的舞台。绘本不仅能让孩子学习语言,还能让孩子丰富自己的表达。比如让孩子重述看过的故事,进行讲故事演故事或者是续编故事,又或者是让孩子改一改结局或者是情节,这些都能激发出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

幼儿拼音文本阅读:

1.对故事题目的解读。

2.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探索内容的故事结构,根据故事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引导幼儿达成对读本内容结构的完整理解。

3.由阅读文字联想的情景画面(可以用简笔画示意)的解读。

4.情节:绘声绘色带有表演性的解读。

5.谈谈读了这个故事的收获。

5~6岁幼儿在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策略等能力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5~6岁幼儿的阅读教学还需培养幼儿的概括、评价及前书写准备的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尝试概括单页内容、分段内容,甚至是整篇读本的大意,并尝试表达自己的想法。

 

2020-05-22
展开全文 收起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应该坚持的几个原则是什么?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它不仅仅是一系列的概念、原理和运行方式,也不仅仅是一种能力,而是“科学推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处理过程或是一种思考方法”。 由于数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即使是在幼儿的生活中,也经常遇到有关数与形的问题。且如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不断地发展,因此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已成为每个人应具备的文化素养。 在利用操作材料进行幼儿数学教学时要注意。 1、尊重幼儿转变观念。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我们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操作、探索,允许幼儿自主选择、自我调节。然而,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却“穿新鞋,走老路。”比如:虽然提供了操作材料让幼儿进行活动,却主观地将幼儿划为不同的水平,指定某某在哪组,某某操作哪个水平的材料,或者名为指导实为干涉幼儿的自主活动,并规定了要如何如何操作等。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在操作过程中,学习的主动权在幼儿手中,幼儿是在主动作用于材料中进行学习的,他们在摆弄材料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从而获得数学知识、经验和技能。不管做得对还是不对,都是他们主动操作的结果,在不断的尝试中,他们经历着从不会到会、从不对到对的一种主动建构数学概念的过程。而正是这个主动操作的过程才真正促进了幼儿创造思维的发展,同时又提高了幼儿的操作能力。例如:在中班数学活动“交替排序”中,只要让幼儿知道什么是交替排序,应该怎样使用操作材料,至于按什么规律排序,要留给幼儿在操作中探索,不应该把排序规律直接告诉给幼儿。 2、采用多样化的活动形式 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采用集体操作形式、小组操作形式和个别操作形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以小组操作形式为主。因为小组操作形式可以使教育内容的安排和组织更灵活多样。同时也为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之间提供了直接交往的机会。这样更有利于幼儿整体性的发展。在一个单位时间里(30分钟左右),一般小组操作活动可提供5~7个不同内容的操作活动。这些活动的组织和安排应适应幼儿不同的学习特点,满足幼儿不同的需要。因此,活动内容应具有多样化、层次化。也就是说同一内容而活动要求层次不同,有同一性质而具有不同形式的活动,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与自己相适应的活动。这有利于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和学习,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对幼儿进行个别辅导。例如:在“认识梯形”时,可提供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进行活动,有的是按标记进行图形归类,有的用不同材料拼割梯形,有的是用梯形组成各种实物图形。让幼儿从不同的操作材料中获得有关“梯形”这个概念的多种经验,其体验就会丰富而深刻。 3、注意活动的灵活性 操作活动是在体现幼儿自主性的前提下进行的,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又往往会出现令教师始料不及的情况。如某个课题拟做的教学进度是两个单位活动时间里就可完成的,而在实际活动中,幼儿只用了一个单位时间就掌握了,或者花了两个单位时间,大多数幼儿都没有掌握。那么,这时候我们就应该及时调整计划,让计划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为幼儿提供高一层次的活动,或是降低活动的某些要求,以保证幼儿接受知识的系统性和个体发展的连续性。例如,在中班数学活动“学习分类”中,原拟定在两个单位活动时间内学会二级分类的,而在实际过程中,幼儿很快掌握了,那么,在第二单位活动时间里,我们则可提供三级分类的操作材料,向幼儿提出更高一层次的要求,以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4、重视个体的差异性 教育应该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和进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各种不同差异。例如学习形式上的差异,学习速度上的差异,以及解决问题时的认知策略上的差异。面对有着各种不同差异的幼儿群体,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目标。尽可能制作不同层次的、多样的学具,使各种程度的幼儿都能“跳一跳够得着”,避免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例如:在小班数学游戏“娃娃商店”中,目标是让幼儿理解4以内的数,并按数取物,但投放材料时却不能仅限于4以内数的操作材料,同时应该提供一些小于4或大于4的操作材料供幼儿进行活动。让“吃不了”的幼儿可以从低一些的起点开始,而“吃不饱”的幼儿则可以完成认识"4"以后,再适当向前发展。教师的指导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消极地追随儿童的发展,而是要积极促使幼儿从各自不同的程度发展。同时应多顾及能力差的幼儿,对他们多关注一些、多辅导一些,引导他们时展快一些。 5、操作活动适时指导 操作活动并不排除教师的指导帮助,那怎样指导才是恰当的呢?首先,教师应该确立自己的角色地位,明白自己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其次,应该在以下情况进行指导: (1).幼儿对操作材料的用法、要求与做法不明确、不明白时; (2).幼儿的操作带有盲目性、随意性,与操作的要求脱节时; (3).幼儿独立操作存在一定困难。 (4).教师的指导要注重幼儿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片面追求学习的结果,要尊重幼儿的探索,甚至尊重幼儿的“失误”。凡是幼儿可以自己探索的,教师应避免直接告诉幼儿,应鼓励幼儿自己发现错误、修正错误。 操作活动是数学教育的基本教学方法之一,幼儿的不断探索为其在学习活动中寻求答案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方法和机会,并由此获得相应的数学知识,从而提高思维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也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为将来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020-05-19
展开全文 收起
美厨课程食材如何采购?

1.教学主任提交美厨体验食材申请单,需按当天班级人数备食材,不可过多,美厨体验重在体验,不要让幼儿吃饱、吃撑,以加餐量为宜。

2.保健医先与大厨协商,看看幼儿园厨房有哪些可用食材,有的就提供,厨房没有的,保健医下单采购。

3.采购要求定量,不多采购,如果是一次采购量多了,交由大厨保管或大厨给幼儿做饭时使用,不要将采购多余的食材都给到老师,也不要放在美厨教室内存留。

4.采购物品都要有入库人签字,出库人签字。


2020-05-22
展开全文 收起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五街九号方正大厦一层,
京学集团

邮编:100085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五街九号方正大厦一层,
京学集团

邮编:100085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