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诚实:
诚实是人类美德的基础,有时候说实话意味着有勇气和敢于承担错误。一个诚实的人,总是说出事实,而不顾结果。说实话,让人们更加坚强,如果不诚实,就不能发展自身的其他美德。
为什么要实践诚实:
如果一个人有撒谎、欺骗的行为,周围的人就不会信任他。如果一个人来编造故事掩盖错误,就是放弃改正错误的机会,长此以往他对自己的感觉就会越来越糟。有时候,人们对自己也不诚实,会假装某些重要的事情对自己不重要,当一个人对自己不诚实的时候,对别人也会不诚实。
指导建议:
A.教师语言:
诚实是人类最基本的美德,做一个诚实的人,会让别人更信任你。所以我们要引导孩子成为一个诚实可信的人。当幼儿犯错误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幼儿:“犯了错误没关系,只要改正了,就是好孩子。”让幼儿明白,诚实和犯错误相比,诚实更重要。
B.教师行为:
诚实首先要做到言行一致。避免欺骗,不愚弄别人,说到做到。和幼儿相处时,要注意答应幼儿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对于承诺,要严格地遵守,不要言而无信。老师犯了错误,要向幼儿道歉。如:老师误会了一个小朋友打碎了花瓶,知道真相的时候,要承认自己错怪了他,向幼儿道歉。
总目标:
1.建立数概念,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2.建立初步的集合意识
3.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4.理解数的形成
5.初步掌握量的学习
6.初步理解序列的关系
7.初步感知时间,空间的学习
8.初步掌握100以内数运算
9.初步理解,互补,互换,可逆的关系
10.初步掌握十以内的进位关系
11.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字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
分项目标:
1.分类多角度,自由分类(按名称、用途、特征概念),理解包含关系。
2.排序:
(1)按物体两个维度进行ABCD规律排序;
(2)按物体多元素进行复杂规律排序;
(3)按渐变规律排序;
(4)自创多种规律排序;
(5)按等差关系排序1-10个物品(大小);
(6)按等差关系排序1-10个物品(形状);
(7)按等差关系排序1-10个物品(高矮);
(8)按等差关系排序1-10个物品(颜色);
(9)按等差关系排序1-10个物品(粗细);
(10)按等差关系排序1-10个物品(薄厚)。
3.平面立体
(1)认识球体及椭圆卵形体;
(2)能说出名称;
(3)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区分相同与不同;
(4)认识圆柱体、锥体,说出名称;
(5)认识三棱锥,圆锥体,说出名称;
(6)能建构简单建筑物;
(7)能建构复杂建筑物;
(8)能正确说出被遮挡形体数量(两个);
(9)能正确说出被遮挡形体数量(四个);
(10)能正确说出被遮挡形体数量(六个以上)。
4.数概念、数运算
(1)唱数1-100;
(2)手口一致点数1-20;
(3)按数取物1-20;
(4)按物取数1-20;
(5)倒数20-1;
(6)接数100以内的任意数;
(7)正确说出一-20单双数;
(8)正确说出1-20相邻数;
(9)正确说出-20的序数与基数;
(10)正确书写1-10的数字;
(11)结合实物进行10以内家姐减运算;
(12)结合实物进行20以内加减运算;
(13)结合实物进行50以内加减运算;
(14)结合实物进行100以内加减运算;
(15)正确口编10以内加减应用题;
(16)正确口边20以内加减应用题;
(17)快速心算10以内加减运算;
(18)快速心算20以内加减运算;
(19)正确进行20以内乘法运算;
(20)正确进行20以内除法运算。
5.时间
(1)正确区分一周中的各七天;
(2)正确区分一月中有四周及30天;
(3)正确区分四季;
(4)认识各整点;
(5)认识各半点;
(6)认识五分钟、十分钟、一刻钟。
6.空间
(1)正确区分自己的左右;
(2)正确区分他人的左右;
(3)能正确区分各方位看到的物体位置。
7.守恒
(1)能区分被分离的图形与原来图形是一样大的(面积守恒);
(2)能区分被变成的物体是和原来一样大的(体积守恒);
(3)能区分摆放不同相同长度的物品(长度守恒);
(4)能区分不同器皿装的是相同水量(容积守恒)。
1.幼儿园的午睡时间是固定的,所以每天到了相同的时间孩子就知道该午睡了。但是也有个别的孩子在家就没有养成午睡的习惯,我们也要特殊对待,考虑孩子的自身情况,再给与引导。
2.午睡不应在吃完饭立刻进行,应该让孩子稍微散步10分钟消化一下,也避免有些幼儿咀嚼能力较弱的,口中留有食物睡觉的时候发生危险。午睡前不要进行剧烈活动或者引起孩子兴奋的情绪高涨的游戏。
3.午睡时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把灯关闭,拉上窗帘,给孩子放一些有助睡眠的轻音乐或者素听故事。老师也不要大声的讲话或者频繁的走动。
4.个别幼儿睡不着也不要强制睡眠,可以轻轻拍拍幼儿后背,或者坐在幼儿身边给孩子一定的安全感。要及时和家长沟通,发现孩子情绪变化或者异常时,多开导孩子,调节孩子的心情。让孩子放松下来就能很快进入睡眠。
5.家园共育,周末或者节假日要提醒家长按时让孩子进行午睡,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美国儿童教育家维克多.罗恩菲德把幼儿绘画发展分为六个阶段:2-4岁的涂鸦阶段、4-7岁的样式化前阶段、7-9岁的样式化阶段、9-11岁的党群年龄、11-13岁的推理阶段、13以上的的青春危机期。
2到4岁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称之为“涂鸦期”。4到7岁称之为“前图示期”。
2~4岁的幼儿绘画处于涂鸦期至象征期的阶段,是幼儿绘画最初阶段,幼儿绘画教学应该遵循幼儿发展的自然规律,循序渐进,重视并鼓励幼儿从事涂鸦和符号活动,满足幼儿涂鸦需要。使他们心理得到充分满足,绘画兴趣得到培养,要让处于这个阶段的幼儿有机会自由涂抹,享受这种快乐,让幼儿从涂鸦期,渐渐进入下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给幼儿创设涂鸦的环境准备,让涂鸦成为幼儿的一种快乐。
两三岁的宝宝处于“直接行动”思维阶段,而涂鸦只是做为一种动作,一种游戏。他们享受纸上的涂抹快感,在随意涂抹的过程中摆动手臂在纸上留下痕迹,伴随这种愉快的“自我发现”,随之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冲动,从中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和满足,获得乐趣,同时,涂鸦宣泄出孩子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变化,对孩子的心理有一定的调整作用。
因此,成人要给孩子创设涂鸦墙,一个涂鸦工作区。在合适的地方,可以贴白纸,高度和宝宝身高一致,让孩子可以自由在墙纸上涂鸦,涂满后更换纸张,对于较小的孩子站着涂鸦远比趴着在纸上画更自由和舒适。
2.准备丰富的涂鸦材料:
年龄小的幼儿,准备的彩笔要无毒无味的,颜色丰富一些,各种笔都可以尝试,以幼儿手握舒适为宜。还可以准备涂鸦画册、涂鸦本等,让幼儿随时可以进行涂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