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体操分为:徒手操与器械操。
集体操编排的时候要考虑:头部运动、肩部运动、上肢运动、腰部运动、下肢腿部运动、脚部运动,以及全身运动等动作的编排。
1.徒手操一般每个部位运动8个节拍为宜:
即:1234 5678 2234 5678 3234 5678 4234 5678
选曲上:节凑感要强一些,节拍呼应恰当,幼儿掌握快捷的动作。
2.徒手操一般为:举、伸、抬、弯、拉、推、转、跳等动作。
3.器械操,根据班级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器械。
4.器械一般为:球操、花操、棒操、圈操、旗操、彩带操、竹筷操等
5.如需变换队形,教师根据全园人数及场地大小等因素去考虑编排。
6.幼儿园集体操的设计编排可以根据幼儿园特色及不同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从内容、动作、队形等方面综合考虑,使编排的课间操贴近幼儿生活,体现出适宜性、趣味性、游戏性。如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的持久性和意志的坚持性较差,因此,可以为他们编排一些短小的、充满温馨和亲情的动物模仿操和情境游戏操。此外,小班幼儿动作发展还不够协调,编排的课间操动作宜简单、多重复,不要有过多的方向变化,上、下肢配合的动作不宜过多,队形也应以圆圏或分散性自由站立为宜。中、大班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有了较好的发展,课间操活动的动作难度可以适当加大,如可以有上、下肢的配合动作,也可以有方向的变化,还可以有两人或多人合作完成的动作,队形变化也可以丰富些,比如可以有切段分队、并队等。除了表演徒手操以外,还可以让中、大班幼儿表演一些轻器械操、武术操、韵律操等,手持的器械中敲击、摇晁以发出声响,也可以让全体幼儿喊些简单有力的口令,以莒造激情昂扬的氛围。
7.集体操的编排应将操节练习、队列训练、体能锻炼完美融合,做到动与静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规定动作与自由动作结合,从而调动幼儿参与课间操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在课操活动中获得全面发展。
1、 幼儿散步回班后,提醒幼儿入厕、换鞋。 2、 培养脱衣服常规:鞋子放在椅子前边(鞋尖方向统一)。 脱袜子:袜子放在椅子前边的横杆上。 脱裤子(折裤子:统一折裤子方法,折好摆放) 脱上衣(系扣衣服解开扣子后,幼儿自己拽袖子或请别的幼儿帮助拽袖子;套头衫先拽袖子、在从头部脱下,并折好摆放) 3、上床后把拖鞋放在床边(在脚的一边)。 4、安全检查:教师检查幼儿被子是否都盖好,检查幼儿上床前是否有携带不安全的物品。 5、 教师打开素听故事或午睡音乐。 6、检查幼儿睡眠姿势是否正确(无蒙头、咬被角、俯卧等情况)。 7、检查幼儿是否有出汗现象、冬季蹬被现象。 8、定期巡视—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9、提醒爱尿床的幼儿小便。 10、根据室温表,随时调整室内温度,不允许空调直吹幼儿(幼儿睡床要躲开出风口)。 11、老师不允许坐、躺儿童床,老师不能睡觉,要全神贯注的照顾幼儿,不干私活。不能离开寝室,教师不能在寝室内聊天、说话。
每个主题活动的开始,教师都需要和幼儿先进行讨论,生成主题,然后,动员幼儿搜集相关资料,资料包括:文章、视频、图片、实物等。
1.收集到的文字类资料,制作成小书,放在语言区供幼儿阅读,学习。
2.收集到的图片、照片,放在美工区,做成卡片,供幼儿参考制作美术作品。
3.收集到的实物,摆放在自然角、生活区或展示区中。
4.收集到的视频,放在电脑中,供幼儿观看。
1.幼儿园连续三年的:学期教研计划与教研总结。
2.幼儿园连续三年的:各班学期计划、学期工作总结。
3.幼儿园连续三年的:各班级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
4.幼儿园连续三年的:各班级教师的教育笔记、观察记录。
5.幼儿园连续三年的:学期教研活动记录(视频、照片、文字)
6.幼儿园连续三年的:业务学习记录(视频、照片、文字)
7.幼儿园连续三年的:全园幼儿的能力发展评价表(表格)
总目标:
建立数概念,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建立初步的集合意识。
分项目标:
1.分类。
(1)初步感知分类
(2)初步感知配对
(3)初步感知大小
2.平面立体。
(1)初步感知圆形
(2)初步感知方形
3.数概念、数运算
(1)初步感知1和许多
(2)点数1-2
4.时间:初步感知白天、黑天
5.空间:初步感知、上下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