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教学经验总结一下,可以在幼儿园户外时实施的运动:
1.可以教孩子拍皮球。
拍皮球时,球会上下运动,必须要拍到一定的位置,并且要在适当的时机和固定的频率,才能把皮球拍好。这种运动不仅能培养孩子的手部控制力,还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2.让孩子练习用筷子夹豆子。
用筷子夹豆子,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眼睛看到的东西,用手来完成,因为豆子比较小,夹起来很困难。
3.教会孩子跳绳。
跳绳需要手和脚来配合,手的频率和脚跳起的频率必须是一致的,这就需要大脑有很强的协调性才能完成。注意对低幼的孩子,跳绳是不适合的,容易被绳子绊倒受伤。
4.打篮球及传球游戏。
打篮球是非常好的运动,投篮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孩子自抛自接篮球,或者家长与孩子互相抛球接球,锻炼孩子的运动能力,提高神经系统功能。
5.让孩子多走平衡木形状的路。
孩子的平衡性不好,可以让孩子多走一些平衡木形状的路、马路牙、矮桥等,或者在路面上画上一条直线,让孩子按照直线行走,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平衡能力。
以上运动多多练习,一定可以提前幼儿协调性!
1.身体做端正,一手扶碗,一手拿勺子(筷子)。
2.正确的使用餐具,可不分左右手使用餐具,只要拿餐具正确。
3.进餐需要边听故事或音乐边进餐,尽量减少幼儿进餐聊天,说话。
4.进餐中有幼儿翘椅子,脱鞋等不好的习惯时,走过去,将椅子摆好,将孩子鞋穿上,不要教育,更不要指责。
1.礼貌:入园主动问老师好同伴们好,主动与父母说“再见”。请求别人帮助会说“请您帮忙”,对帮助自己的人会说“谢谢你的帮助”。离园主动与老师说“再见”,会说“你好、谢谢、再见、请”。入园礼仪,知道入园时的礼仪要求,一见面时会与老师同伴主动问候,离园礼仪能按礼仪要求做事,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2.尊重:知道比自己年长的人要用尊称,知道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对于别人的语言行为,作品要抱着欣赏的心态去对待,不要随意贬低别人,初步认识到,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承担:初步渗透承担。
4.惜物:珍惜食物不浪费,节约用水,不摘花草,知道生活用品,食物,玩具等来之不易,熟悉常用物品,玩具的正确使用方法,损坏物品后,在成人帮助下修复。
5.合作:初步感知合作。
6.爱心:能感受他人对自己的爱,用语音,动作等形式表达对他人的爱。
7.诚实:初步渗透诚实。
8.帮助:愿意帮助家人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体验帮助他人的乐趣。
9.整洁:知道饭前餐后要洗手,有漱口意识,自己的东西能放回原处。
10.分享:有好吃的能分给爸爸妈妈,有喜欢的玩具,能和熟悉的朋友一起玩。
11.快乐:体验快乐感,喜欢快乐的生活。
12.感谢:知道对帮助自己的人说谢谢。
13.同情:听到故事中受伤的人或事,有同情的表情与语言。
木质积木(中大型积塑)、软体积木(彩色)
花台、草丛、动物、小人、楼房、交通标志、汽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