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要加盟 > 教育教学
大班儿童数学发展的目标是什么?
总目标 1.建立数概念,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2.建立初步的集合意识; 3.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4.理解数的形成; 5.初步掌握量的学习; 6.初步理解序列的关系; 7.初步感知时间,空间的学习; 8.初步掌握100以内数运算; 9.初步理解,互补,互换,可逆的关系; 10.初步掌握十以内的进位关系; 11.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字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 分项目标: 1.分类多角度,自由分类(按名称,用途,特征概念)。理解包含关系。 2.排序: (1)按物体两个维度进行ABCD规律排序; (2)按物体多元素进行复杂规律排序; (3)按渐变规律排序; (4)自创多种规律排序; (5)按等差关系排序1-10个物品(大小)。 (6)按等差关系排序1-10个物品(形状)。 (7)按等差关系排序1-10个物品(高矮)。 (8)按等差关系排序1-10个物品(颜色)。 (9).按等差关系排序1-10个物品(粗细)。 (10)按等差关系排序1-10个物品(薄厚)。 3.平面立体 (1)认识球体及椭圆卵形体。 (2)能说出名称; (3)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区分相同与不同; (4)认识圆柱体、锥体,说出名称; (5)认识三棱锥,圆锥体。说出名称; (6)能建构简单建筑物; (7)能建构复杂建筑物; (8)能正确说出被遮挡形体数量(两个); (9)能正确说出被遮挡形体数量(四个); (10).能正确说出被遮挡形体数量(六个以上)。 4.数概念,数运算。 (1)唱数1-100; (2)手口一致点数1-20; (3)按数取物1-20; (4)按物取数1-20; (5)倒数20-1; (6)接数100以内的任意数; (7)正确说出一-20单双数; (8)正确说出1-20相邻数; (9)正确说出-20的序数与基数; (10)正确书写1-10的数字; (11)结合实物进行10以内家姐减运算; (12)结合实物进行20以内加减运算; (13).结合实物进行50以内加减运算; (14)结合实物进行100以内加减运算; (15)正确口编10以内加减应用题; (16)正确口边20以内加减应用题; (17)快速心算10以内加减运算; (18)快速心算20以内加减运算; (19)正确进行20以内乘法运算; (20)正确进行20以内除法运算。 5、时间。 (1)正确区分一周中的各七天; (2)正确区分一月中有四周及30天; (3)正确区分四季; (4)认识各整点; (5)认识各半点; (6)认识五分钟、十分钟、一刻钟。 6、空间。 (1)正确区分自己的左右; (2)正确区分他人的左右; (3)能正确区分各方位看到的物体位置。 7、守恒。 (1).能区分被分离的图形与原来图形是一样大的(面积守恒), (2)能区分被变成的物体是和原来一样大的(体积守恒), (3)能区分摆放不同相同长度的物品(长度守恒) (4)能区分不同器皿装的是相同水量(容积守恒)
2020-05-19
展开全文 收起
教师如何进行户外活动测评?

1.体能测评由一名班级教师主要负责,另一名教师配合。

2.一周测评1~2个项目。

3.周一:户外活动时间全班幼儿一起测评一项内容,被测评一次通过的幼儿,可由助教带领做下一能力训练。

4.周二:对测评未通过的男孩子全部一起进行训练。

5.周三:对测评未通过的女孩子全部一起进行训练

6.周四:对全班都未通过测评的全部一起训练。

7.周五:全部通过此项能力测评的幼儿和未通过测评的幼儿,一起总结性训练,让通过测评的幼儿给未通过测评的幼儿做示范。幼儿带幼儿进行训练。

     

2020-05-21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指导幼儿晨间活动?

1.幼儿7:30入园后,如果来的早就带幼儿在户外游戏做操。(冬季在室内区域活动)

2.做操要播放音乐,教师要精神饱满,动作到位(早操15分钟)。

3.教师不可以旁观,要与幼儿一同做操或游戏。

4.根据季节,对服装穿着不合适的幼儿,教师要观察到,并给予适当穿脱。

5.随时看到来园幼儿要有一名教师主动热情迎接。

6.幼儿入园晚过了早操时间,就直接进班洗手准备吃饭。

7.晨间活动期间有家长关注,教师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020-05-19
展开全文 收起
幼儿进餐坐姿有什么要求?

1.身体做端正,一手扶碗,一手拿勺子(筷子)。

2.正确的使用餐具,可不分左右手使用餐具,只要拿餐具正确。

3.进餐需要边听故事或音乐边进餐,尽量减少幼儿进餐聊天,说话。

4.进餐中有幼儿翘椅子,脱鞋等不好的习惯时,走过去,将椅子摆好,将孩子鞋穿上,不要教育,更不要指责。


2020-05-19
展开全文 收起
教研活动中如何调动起每位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1.教学主任要带动每一位老师的积极性,一开始就可以抛出一些简单的问题,激发教师的讨论。让每一个老师在讨论中尽快地调整好状态,积极加入到研讨中。

2.给予爱发言,喜欢讨论的老师积极肯定与表扬。带动那些不爱发言的老师,给不自信的老师一些机会。

3.讨论一定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声音与意见,大家要平和对待,各种教育方法都可以尝试,不打击别人积极性。

4.教学主任对每次的讨论都要做总结和记录,与大家分享,让每一名老师都觉得这种教研很有意义,对自己专业提高很有帮助。

5.选择真正能够帮助教师解决实际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研讨。如:如何开好新学期新生家长会,大家想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讨论出大家觉得最理想的形式,进行大纲框架思路展开,最后细化内容。

6.要选择操作性强的教研活动。如果只是为了教研而教研,选择不切实际的一些话题,慢慢地大家也不会愿意参与教研了。


2020-05-20
展开全文 收起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五街九号方正大厦一层,
京学集团

邮编:100085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五街九号方正大厦一层,
京学集团

邮编:100085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