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要加盟 > 教育教学
如何指导幼儿画装饰画?

装饰画包括平面装饰和立体装饰,学前儿童的装饰画主要是指平面图案的装饰,是儿童运用各种花纹、色彩在各种不同的纸形上按照形式美的规律进行的装饰。装饰画对孩子在形式美的敏感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手的动作的准确性的发展,耐心、细致、整洁、有序的良好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指导孩子画装饰画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通过欣赏的形式帮助孩子理解装饰原理。学前儿童需要理解的装饰原理包括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连续与反复等图案装饰的规律;图案花纹的变化、图案构成的组织形式和图案色彩的配置等图案装饰要素的变化规律。这些原理并不是以概念的形式出现在孩子的面前,而是融合在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家长在日常的观察、欣赏中要帮助他们逐渐理解和掌握。如:新衣服买回来,欣赏一下图案、色彩的搭配,比较一下不同图案和色彩的组合产生的不同效果;吃饭时,欣赏一下餐具的图案、色彩及变化规律以及围巾、手帕、床单、糖纸、地毯、花伞、脸盆、花瓶、地砖等的装饰图案;一家人出去郊游时,欣赏红花绿叶所具有的对称性、水波纹所具有的节奏与韵律等。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水平欣赏专门的图案装饰画。值得注意的是,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他们的实际水平,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引导他们学习一些知识与原理。

2.学习过程中注意循序渐进性。装饰画的规律性较强,孩子在开始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困难。家长不要操之过急,注意引导的方法。首先,可引导孩子进行欣赏,多看多接触,形成对图案装饰美的感受力,同时在头脑中形成大量的表象,初步认识图案装饰美的规律。其次,可以引导孩子进行盖印章、贴图形、剪纸等活动,用这些方法让孩子体验图案装饰的规则,体验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连续与反复的运用。在学习内容上,图案花纹可从简单的点开始,然后过渡到线和简易的几何图形,最后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创作,如给家里的花瓶进行装饰,亲子间做一些面具、头饰等。

3.不必过分强调孩子的装饰技法。由于装饰画较强的规律性,使得家长往往在引导的过程中会过分强调表现技法,而忽略创造力的培养。这违背了学前美术教育的宗旨,应该尽可能调动孩子的已有经验进行创造,积极地体验美、表现美,美的修养才是最重要的。可以在基本技法学习的基础上自由地进行创造。如孩子在学习团花设计时,可结合玩具——万花筒帮助孩子理解图案的对称关系,引导孩子用常见的物体设计团花。这样既降低了难度,又满足了他们的创造欲望。 


2020-05-21
展开全文 收起
美术课的流程有哪些?

1.导入活动:儿歌、谜语等。比如:今天画小动物,就说一个小动物的儿歌或谜语。引发幼儿兴趣。

2.欣赏活动:教师出示今天学习绘画主题相关的图片、视频。比如:画小动物,就观看小动物的图片或视频。教师讲解小动物的主要特征,颜色、形状等。

3.幼儿创作绘画。教师带有好奇心的观摩幼儿创作,不干预幼儿创作。

4.辅助有困难的幼儿,但不能替代幼儿创作和绘画。只是用提问和鼓励的方式,例如:你喜欢什么小动物?你喜欢它哪里呢?它是什么颜色的?它头是什么形状的?教师一点一点引导幼儿抓住主要特点,鼓励幼儿大胆下笔,并及时给予赞美。

5.幼儿作品展示与点评。

6.延伸活动,对本节课效果不理想的幼儿,提供课后辅导、课后观察、课后练习等。

 

2020-05-21
展开全文 收起
幼儿园语言活动的课程有那些?
1、说儿歌,正确发音。 2、听故事,丰富词汇。 3、诵读古诗词,感受语言韵律与语言的美。 4、故事表演,理解角色身份与表达语气。 5、看图讲述:根据画面表达图片内容。 6、图书、绘本:多的书越多,知识越丰富。 7、谈话活动:初步学习表达。 8、仿编儿歌:模仿儿歌韵律与语言节凑 9、创编故事:发展想象力、语言创造力。 10、续编故事:能结合故事前面的主题,续编故事。 11、词汇接龙:丰富词汇 12、口编作文:把看到的,做到的,表达出来,练习出口成章。 13、美文欣赏:欣赏好的文学作品,激发语言艺术的兴趣。 14、简单辩论:培养思维逻辑,语言概括能力
2020-05-19
展开全文 收起
绘本阅读教学的的重点有哪些?
1.示范朗读要声情并茂:  声情并茂的朗读非常关键。在朗读中,教育者通过语调、节奏以及表情、动作等对作品进行更加直观、形象的阐释,让幼儿感知理解作品内容,感受、体验作品情感,从而获得极大的满足。同时,幼儿在听的过程中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接受信息,并且与已有经验整合,从而建构起新的认知。他们能从动听的语言表达、夸张的动作表情,有时甚至就是真实的表演中感受到故事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他们会随着故事的推进时而侧耳倾听、时而屏息凝神、时而手舞足蹈、时而又沉思冥想;他们与绘本故事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2.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有耳朵就能听,这是天生的本领。但是,“听力”未必意味着善于“倾听”。“倾听”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有自我控制力的“听力”,而听故事是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良好途径。在给幼儿朗读故事的同时,给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如:要集中注意力,听清故事的大概内容;边听边想:“故事里有谁?”“你听到的哪句话最美?”“谁的话最有道理?”“从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此时的幼儿已不再是单一的听众角色,他们更是用心在与绘本进行深层次的交流。 3.看绘本,每一本绘本都是作者精心的作品,让孩子用眼睛看图画内容,内心感受画面表达的意思,会看,看懂也是一门学问。教师要带着看,引导着看。最终看出里面的内涵与情景。
2020-05-19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实施幼小衔接的数学课程?

1.数感的培养

数感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A.在生活体验中培养数感。

会用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区分基数与序数、奇数与偶数能够准确地认识钟表上的整时或半时

B.在动手实践中培养数感。

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数的组成与分解,理解数字的意义。看到数字能够找到生活中相应数量的事物,能够用描点、画图、摆实物等方法表示出相应的数。在生活实践中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会进行简单的换算,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

C.在估数过程中培养数感。

能结合生活素材感受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重量等,并进行测量。

2.运算能力的培养

在生活中、游戏中理解加减法的含义,理解算式之间的转化关系,提倡算法多样化。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图形和空间想象思维的培养

在生活中感受和辨认点、线、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图形和观察物体,可以通过剪图形、折、搭积木、拼七巧板等活动来从不同角度感知图形和物体,培养图形和空间想象能力。

在生活中感受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具体情境中自主探究确定位置,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从不同位置观察事物,培养空间观念。如:去动物园参观,参看路线图规划自己的参观路线等

空间知觉敏感的孩子,在别人看来杂乱无序的图形或某种事物组合里,总能伸出敏锐的触角,捕捉到隐藏着的规律或逻辑。

4.有序思维的培养

有序是思维的基础有序思维,即思考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例如:从前到后、从小到大、从远到近、从简单到复杂等。过渡到解题过程中,不给出明确指令,而是给出关键性提醒;进而过渡到孩子将有序思维内化,形成有序思考的习惯

5.分步思维的培养

分步思维是将很多小问题看成一个完整的事物,从大处着眼,由整体入手,突出对问题整体结构的分析和探究。把握事物之间的关联,发现问题的整体特征,有意识从整体处理。让孩子们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内容和解题方向的策略

6.对应思维的培养

对应思维,即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生活中的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借助实物和图形,从抽象的数与具象的形之间的对应、再到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过渡到孩子将对应思维内化,分析事物时,能主动寻找事物之间的关系。例如:小朋友的年龄和身高体重之间也有关系等

7.类比思维的培养

这是一种对并列事物相似性的同实质进行识别的思维形式。如:能够选择不同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长短等,正确地将现实情境、图示情境、文字情境中相应的事物分类。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应用

8.逻辑推理思维的培养

推理是逻辑思维过程,是一种抽象的智力活动,是重要的智力因素。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找图形排列规律的方法按照颜色重复的规律按照形状重复的规律找数列排列规律的方法按照数重复的规律;计算相邻两个数的差,找出规律。

9.归纳思维的培养

归纳思维,是指从许多个别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或结论的思维方法。例如:从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归纳思想是解决归纳规律题目的基本思想。如在不同物品寻找规律,练习归纳思想。探索发现有关数学对象所具有的规律性和不变性。再过渡到一组变化的数、式子、图形或条件。让孩子们通过阅读、观察、分析、猜想来探索归纳规律

10.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培养孩子用数学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意识。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020-05-22
展开全文 收起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世纪中心A座1233,
京学集团

邮编:100101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世纪中心A座1233,
京学集团

邮编:100101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