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区域材料摆放要有形象的图表,分区域识别图标、地面常规图标、学具摆放图标。
第二、区域材料摆放应是以幼儿身心发展、幼儿兴趣、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相适合。
第三、材料摆放要考虑到与幼儿相互作用,促进幼儿主动探究。
第四、为幼儿创设温馨、合作、富有趣味的区域环境,使幼儿观察、认识事物,获得相关的经验。考虑幼儿年龄特点摆放材料。
总目标:
1.建立数概念,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2.建立初步的集合意识
3.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4.理解数的形成
5.初步掌握量的学习
分项目标:
1.分类
(1)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2)按物体的三个特征进行分类
2.排序
(1)按物体两个维度进行ABAB规律排序
(2)按物体两个维度三个元素进行ABC规律排序
(3)按事物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序
3.平面立体
(1)认识半圆形,并能说出正确名称
(2)认识椭圆形,并能说出正确名称
(3)认识梯形并能说出正确名称
4.数概念、数运算
(1)唱数1-50
(2)手口一致点数1-10
(3)按数取物1-10
(4)按物取数1-10
(5)倒数10-1
5.时间
(1)正确区分早、中、晚
(2)正确区分今天、昨天、明天
6.空间
(1)正确区分自己的前后
(2)正确区分他人的前后
7.守恒
能将相同数量的物品、玩具、食物等区分出来(数守恒)
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活动的基本内容,积极地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不仅能给幼儿带来欢乐的情绪,还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有效地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1.安全性。认真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如检查活动器械、活动场地,湿了要擦干,损坏的要更换。还要合理布局场地,按不同内容划分好各个区域,以安全、不互相干扰为度。
2.兴趣性。活动中要避免单调、死板、机械的被动学习,避免练习的枯燥重复。要根据玩具和场地的特点,将活动内容游戏化,增加情节、角色,使之更有趣味性。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结伴或单独活动。只要是安全和合适的,老师都给予支持,相对提高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
3.创造性。老师在示范和指导幼儿活动时注意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和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要启发幼儿想出与众不同的玩法,做到一物多玩。如塑料圈的摆放,可跳、可钻、可投。利用绳子钻、跨和花样跳。变换易拉罐的摆放方法,老师可先请想出独特玩法的幼儿作示范,让其他幼儿想一想、试一试“还有多少种玩法”,教师及时发现,组织幼儿互相学习、推广,使幼儿在教师和同伴的接受和肯定中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4.层次性。由于每个幼儿存在着个体差异,在创设活动内容和投放玩具时,要考虑幼儿不同的水平和能力,设计和安排难度不同的活动。注意对不同能力的幼儿施以不同的指导和帮助,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和点滴的长进,以饱满的情感、积极的态度、鼓励的方法去指导幼儿。
5.掌握好“度”。老师在活动中要巡回观察指导,及时调整,鼓励幼儿分组轮换和创造活动的同时,提醒幼儿不玩运动量太大或动作难度大的游戏,观察幼儿出开展新颖多样的体育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供和使用丰富、有趣和符合幼儿兴趣的运动器械,吸引幼儿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引导幼儿自主地探索和思考,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获得健康并快乐着。
木质积木(中大型积塑)、软体积木(彩色)
花台、草丛、动物、小人、楼房、交通标志、汽车等
对幼儿:
第一、给幼儿带来美的感受。
第二、探索活动结束后,给幼儿一个展示的舞台。
第三、培养幼儿自主探究的能力,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
第四、让幼儿成为班级环境创设的主人。
对教师:
1.主题墙的创设可以为教师解惑。
2.可以让课程成为班级环境创设的内容。
3.可以让幼儿园成为一个联动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