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服从:
服从是保证我们安全和被保护的必要条件。服从是认真听从父母和老师对我们的嘱咐,做他们要求我们做的事情。在你服从的时候,需要遵守规则,即使你不喜欢这样做,或者这样做需要很强的自律,即使没有人监督你,也需要遵守规则,如果你做到了服从,也就做到了值得信任。
为什么要实践服从:
服从可以让你感到安全和快乐,如果不服从,你会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这些事情会伤害到你和周围的人。如果人人都不遵守交通规则,就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当你服从关心你和保护你的人的时候,就会给你带来自由和安全,如果你知道在哪里玩是安全的,就不必担心发生危险。如果你懂得服从,就会使每件事情都井井有条、进展顺利。
指导建议:
班级中幼儿服从意识的建立,会有利于班级常规的培养,所以教师要重点进行引导。在培养幼儿服从意识时,建议教师采用儿歌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如:排队时,可以用小儿歌“小脚踏踏,来排队。不推不挤,站得齐。”喝水时,可以用小儿歌“小水杯,端得稳,多喝水,身体棒。”
教师行为:
服从,就是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对父母、长辈、领导的话要尊重。教师在工作中,做事要有原则,不随意破坏规则,不对规章制度有抱怨、发牢骚的情绪。对班级中遵守规则的小朋友要及时表扬,对于破坏规则的小朋友要及时制止。
意义:理解“1”的意义。
教育要求:
1.区别一个和许多个。
2.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3.能在生活中运用“1”和“许多”。
教学方法:
1.操作法:直观的教具
2.观察法:引发探索
3.游戏法。
4.联系巩固。
学期计划是通过班级会议决定后的内容,由班级主教(班长)执笔完成。
内容分为:班级情况介绍、班级情况分析、班级上学期的优势与问题,本学期需解决的问题与本学期重点工作与目标、落实目标的方法与策略、完成计划的时间与分工。
情况分析具体要求书写内容如下:
教师分析:教师人数、教师工作经验、有无新入职教师等。
幼儿分析:班级幼儿人数、男女生比例、新老生比例。
班级教育教学情况分析(包括上学期主要问题)、班级常规工作、教育和保育(划分到每个月)、教研和科研、团队合作、文明师德、家园共育计划。
班级目标设定方法:
目标的确定:以班级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切入点,设定的目标具体可行。目标是以具体能完成的事情为基础,目标越具体越便于操作,目标能体现班级人员合作、家园共育、教育教学、班级常规等各方面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实施措施:将目标细化,分到每个月、每周、每日完成内容确定下来,按部就班的落实班级计划。
1.“约束”与“放手”
幼儿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激发幼儿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因此如何激发幼儿锻炼的兴趣应成为教师的一个关注点。如有两个男孩率先在平衡木上做跑跳动作,另两个男孩子尝试把高平衡木架到矮平衡木上进行练习,这些都源于他们对自我挑战的需要。教师出于安全考虑“束缚”幼儿,不允许他们这样做,表面看来似乎可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实际上剥夺了幼儿尝试的机会,使他们无法尽情地活动,无法体验自我挑战带来的成就感,从而对参与体育活动失去兴趣。因此,适当“放手”,让幼儿自我探索、尝试是很有必要的。
2.“活动程序化”与“重视幼儿表现”
应该明确的是,幼儿的表现才是教师关注的重点,教师是依据幼儿的表现来调控活动进展情况的,“活动程序化”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在案例中,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就把各环节所用的时间定了下来,在活动中不时地看手表以调整活动节奏。由此可见,教师调整活动的依据并非幼儿的表现,而是自身的需要。如有五个幼儿一直在逃避走平衡木,教师一直未予关注,更不要说去探究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又如有一个女孩发现了新玩法,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教师却视而不见。由于教师的忽略,很多幼儿在活动中因缺乏及时的反馈、肯定及关注而降低了对活动的兴趣。
3.“指导动作练习”与“关怀幼儿情感”
在幼儿体育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常常将关注点放在幼儿动作技能的学习上,比较忽视幼儿的情绪情感体验。但是,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越来越重视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兴趣。当幼儿在活动中有所创新时,教师会及时给予肯定;当幼儿在活动中有所进步时,教师会及时表扬;当幼儿有所畏惧时,教师会及时给予鼓励及引导。
计数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手段,有结果的活动。
幼儿计数的发展:
1.依次说出数词。
2.从集合中区分每一个元素。
3.每个数词与集合中的元素对应。
4.说出总数。
动作方面:
1.手触摸并移动物体。
2.不移动,触摸物体点数。
3.不触摸物体点数。
4.用眼睛区分物体并点数。
语言动作:
1.高声说出数词。
2.小声说出数词。
3.动嘴唇不出声。
4.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