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幼儿:
第一、给幼儿带来美的感受。
第二、探索活动结束后,给幼儿一个展示的舞台。
第三、培养幼儿自主探究的能力,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
第四、让幼儿成为班级环境创设的主人。
对教师:
1.主题墙的创设可以为教师解惑。
2.可以让课程成为班级环境创设的内容。
3.可以让幼儿园成为一个联动的整体。
1.数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和工具。伽利略曾说:数学是上帝用来书写宇宙的文字。
2.数学是普通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
3.向学前幼儿进行数学启蒙教育是幼儿生活和正确认识周围世界的需要。为日后小学学习数学创造有利条件。
1.集体教学活动以主课程、知识掌握、讲解讨论等为主,下午2:00~3:30这个时间段为宜。
2.集体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提前备课,准备材料,教具等。
3.集体教学要求教师表情丰富,微笑,语气有变化,以免幼儿坐不住及注意力不集中。
4.集体教学活动坐在地毯上或者小椅子上进行。
5.集体教学要有常规,如:幼儿坐姿要端正、幼儿之间适度距离、小朋友起身走动要从其他小朋友身后绕行、不打断别人说话。
6.集体教学中幼儿讨论及表达时,引导幼儿轻声说话,不要大声说话。
7.导入活动:说儿歌、唱歌或讲故事,提示幼儿不可喊说、喊唱,让幼儿学会轻声说、唱。
8.集体教学需要演示教具或观看视频时,物品及视频不可过小,以免幼儿看不到或看不清楚。
9.集体教学尽量不要被幼儿的其他情况打断,因此,任何一位教师进行集体活动时,其他二位教师要进行辅助教学。
10.辅助教学的教师不要作为旁观者坐一边,而应参与教学活动中,起到辅助及协作的作用。
幼儿园各年龄班一般是一个月一个主题,但是主题探索时间的长短,由幼儿的兴趣决定,幼儿对某一主题兴致较高,可能一个月时间是不够的,需要延长。但有的主题,幼儿兴致不高,教师丰富一些知识点,孩子就没问题可问了,或者没兴趣探索了,估计2周幼儿就淡化了,从一个主题,专向另一个主题。一个是时间固定,一个月一个主题,不管幼儿喜欢不喜欢上,教师都是按照一个月的时间把主题课程上完。另一种就是教师跟着幼儿的兴趣走,幼儿随时发现新的问题,对其他主题感兴趣了,就随时转换主题。
给幼儿提供的主题课程可作为教师的参考,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去抓幼儿的兴趣点。
总目标:
建立数概念,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建立初步的集合意识。
分项目标:
1.分类。
(1)初步感知分类
(2)初步感知配对
(3)初步感知大小
2.平面立体。
(1)初步感知圆形
(2)初步感知方形
3.数概念、数运算
(1)初步感知1和许多
(2)点数1-2
4.时间:初步感知白天、黑天
5.空间:初步感知、上下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