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要加盟 > 教育教学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是什么?

原本的音乐教育,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

1.综合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整体。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他们可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关注特定的一个声源,去倾听辨别,想象来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的声音。如小鸟的呢喃,和风的呼吸,汽车的抱怨,然后试着用自己的嗓音模拟,用自己的肢体去表现,用生活中一切可以发声的物品去表达,并用戏剧的形式来综合,最后还可能用画笔将发生在他生活周围的经由他自己的想象而产生的这些故事视觉化……

在奥尔夫音乐活动中还培养了一种“团队”的意识,它需要孩子们互相配合协作,学会领导与被领导。譬如上面所说的那个指挥奏乐的游戏,它不仅让孩子体验音乐,同时也训练了他们合作、服从的意识。

2.即兴创造性

即兴性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在奥尔夫的课堂里,每个人都不是静坐着的,孩子们的思维和肢体都在积极地运转着。教师会经常地问:想一想,还有没有跟别人不一样的办法……你可以拍手来表现节奏,也可以跺脚,可以拍肩膀,甚至拍小肚子拍屁股。即兴创造的根本目的就是去让孩子全身心去表现自己,表现音乐!想象一下,有着这样的创造体验的孩子对他(她)的一生有着多么深刻的意义。

3.参与性

奥尔夫不同与传统音乐教育的很明显的一点是参与性。在它的课堂里,没有旁观者,人人都在教师的带动下通过说、唱、动、奏……来体验音乐,而不是教师的说教、传授、和示范。奥尔夫说过:尝试和做在这里意味着一切,因为所有语言文字的解释,只有经过自己的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奥尔夫音乐教室里不需要技能技巧的反复训练,需要的只是你一颗全身心投入音乐的心。

4.适合所有人

哪怕是在襁褓中的小婴儿,也能体会到音乐带来的愉悦。当孩子小的时候,对音乐感受能力的发展远远先于其表现能力,他们不会唱,也不懂得演奏,只能用稚拙的肢体摆动和含糊不清的儿语来表现他们听到音乐时的欣喜与兴奋。这就好像他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明白成人的语义要远远先于他们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所以,在宝宝的小嘴还不会唱,小手还不能演奏,身体还不会跳舞的时候,他已经能感受音乐了!你可曾尝试过,抱着你尚在襁褓中的小宝宝随着轻快的音乐轻轻旋转摇晃,他会快乐地手舞足蹈——虽然他并不能用语言抽象地去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但从中得到的快乐却已全然“溢于言表”。我看到孩子们的妈妈们,也同样那么快乐地游戏着,丝毫没有大人的矜持和羞涩。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妈妈对音乐有热情,才能带动宝宝更好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2022-07-29
展开全文 收起
艺术文化区投放哪些材料?

工具类:

1)笔类:水彩笔、油画棒、蜡笔、彩铅、毛笔、排笔

2)胶类:双面胶、胶水、胶棒、透明胶(宽、窄)

3)其它:调色盘、压花器、订书器、剪刀(花边剪刀、手工剪刀)、刻刀、垫板、模子、刷子

材料类:

颜料:广告色不少于3瓶(红、黄、蓝)、墨汁、水彩等

纸张类:各种颜色彩纸、手工折纸、瓦楞纸、皱纹纸、硬卡纸、传统艺术作品

生活用品:彩色毛线(粗、细)、布块、棉花、

果壳类:西瓜子、开心果、葵花籽、核桃、花生壳

自然物:树叶(各种形状)、贝壳、木棍、树枝、树仔……

废物利用类:一次性纸盘和纸杯、吸管、鸡蛋皮、牛奶盒、各种废纸盒、冰棒棍等


2020-05-22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进行“10以内加减运算”的教学?
教学要求 1、让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求和、求剩余)口述应用题。 2、让幼儿学习10以内加减法:理解加减含义、认识加减号、认识加减算式会运算。 教学安排 1、先用小数量(4以内)学习解答、自编(描述、模仿)口述应用题。 2、再运用口述应用题(包括解和自编)向幼儿讲明加减含义、符号及运算。 3、从2开始逐个数地进行数的组成结合加减的学习。 教学方法: 1、学习描述和模仿自编口述应用题,让幼儿获得加减法和应用题结构的感性经验。 2、借助直观教具和口述应用题讲明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3、教幼儿认识加减符号及算式。 4、用数的组成学习加减的方法:学习某数的组成、数的组成向加减过度 5、多种形式的教学:游戏、感知练习、书面练习、口头练习、编题练习
2020-05-19
展开全文 收起
科学小实验课程在班级里上还是在特色教室里上?

1.一般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在科学实验教室进行。

2.幼儿园没设立科学实验室的,就在班级中区域中分组教学进行。

3.可以在下午的特色课程时间实施科学小实验活动。


2020-05-22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学习仿编儿歌?
儿歌是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和谐的韵律,朗朗上口,深受幼儿的喜欢。儿歌对增长幼儿的知识,扩大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的语言,特别是对语音和语感的训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仿编活动是在幼儿欣赏儿歌,理解其内容及结构的基础上,仿照某一儿歌的框架,调动个人经验进行想象,编出自己的诗歌段落。这种活动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对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因此,在活动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的。 1、选择适宜的儿歌。 2、让幼儿熟悉、理解和体验原作品。 3、提供相关的仿编材料,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4、给幼儿充分想象的空间,培养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仿编的串联与总结。 6、注意引导幼儿注意仿编部分,找出关键格式,一般儿歌在进行仿编时都会有关键格式。如:《小雨点》 小雨点,滴滴滴,小猴戴上草帽啦。小雨点,沙沙沙,小兔撑起雨伞啦。 小雨点,哗啦啦,小猫穿上雨衣啦。 在仿编这首儿歌时先让幼儿了解关键格式,每句的开始部分都差不多,重点仿编后面部分,了解重点,降低难度。 7、观察想象法 幼儿在了解原儿歌的句式与韵律的基础上,通过观察表达练习单中的图片,和提示展开想象,进行仿编,可结合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体。 如练习单中的《晒太阳》可先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什么要晒太阳,教师可讲解世界万物在有了太阳的照射后的作用,会怎么样,为幼儿做相应的铺垫,丰富其想象力,进行仿编。 1、提供道具图片让幼儿仿编 如练习单中《小雨点》提供的图片:小鸭撑起荷叶、小狗躲到屋檐下、小鸡躲到大树下。除此以外,教师还可给幼儿提供其他关于此情节的图片,帮助开拓幼儿思路,进行仿编。 2、个别幼儿的试编,注意能力强弱的搭配 可先让个别能力强的幼儿试编,给其他幼儿提供参考依据,了解怎样仿编,并引导幼儿打开思路进行创编,在此,教师不要忽略能力较弱幼儿,可让此种幼儿最后进行仿编,哪怕是重复其他幼儿编出的儿歌,对其也是一种鼓励。 3、游戏法 在仿编儿歌时我们可以采用游戏形式提高幼儿兴趣,如《分组比赛》游戏,可将幼儿分成几组,看看哪组幼儿创编出来的多,给与相应的奖励;还可《击鼓传花》,传到谁就谁来进行仿编,如果编不出其他幼儿进行帮忙等。
2020-05-19
展开全文 收起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五街九号方正大厦一层,
京学集团

邮编:100085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五街九号方正大厦一层,
京学集团

邮编:100085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