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厨体验不是只让品尝美食,更多的是在美厨体验中渗透食育,通过认识食物的来源、食物的制作、食物的品尝、了解美食文化。因此,每次的美厨体验活动,教师应先介绍本次美食的名称、使用的食材、食材的来源、种植方式、产地、外形特征、营养成分等,对食物存有敬畏之心,爱惜粮食。
一、认识平面图形
1.通过观察、触摸让幼儿在感知图形的基础上说出图形名称。
2.通过图形和图形的比较认识图形。
二、认识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图形守恒
不受图形大小、颜色和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辨认和命名图形。
三、通过对图形的分割和拼合,让幼儿认识图形之间关系
四、复习巩固对平面图形认识的方法
1.图形分类。
2.寻找图形和与图形相似的物体。
3.寻找与图形相似的物体。
4.在游戏和操作活动中巩固对图形的认识(运用玩具进行图形游戏、涂色活动、拼图活动、折叠活动、绘画手工活动)。
1.发现
1)封面
孩子阅读绘本时首先要从封面看起,让孩子通过封面的图画和文字来猜猜内容,这样能激起孩子的阅读兴趣。
2)环衬
环衬是封面与书芯之间的衬底,它并不只是装饰图案。
3)扉页
扉页就是环衬之后、书芯之前的一页,这个页面会写有书名以及作者的名字,从这一页可以告诉孩子谁是故事的主人公,它有时还会讲故事。很多时候它与正文故事息息相关,有时也会提升主题。
4)正文
孩子的思维与大人的不一样,他们总能发现正文内隐藏的神秘内容,也总能讲故事读出意想不到的意思,应该尊重孩子的不同感受,要积极鼓励孩子边发现边猜想故事,鼓励他们融入故事中去。
5)封底
读完正文的内容,合上书本并不意味着绘本就已经看完了,有时候封底会有故事的延续,并且与封面相呼应,所以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在合上书本后认真看封底的内容,或许能让孩子继续发挥想象力。
2.思考
可以引导孩子再现情节,让他们说出自己看完这本书的感受,以及对故事中感兴趣的人物的理解,从而逐渐引导他们联想到自己的行为习惯或者周边的生活环境。
3.表达
阅读绘本,能给孩子创造表达的舞台。绘本不仅能让孩子学习语言,还能让孩子丰富自己的表达。比如让孩子重述看过的故事,进行讲故事演故事或者是续编故事,又或者是让孩子改一改结局或者是情节,这些都能激发出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
幼儿拼音文本阅读:
1.对故事题目的解读。
2.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探索内容的故事结构,根据故事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引导幼儿达成对读本内容结构的完整理解。
3.由阅读文字联想的情景画面(可以用简笔画示意)的解读。
4.情节:绘声绘色带有表演性的解读。
5.谈谈读了这个故事的收获。
5~6岁幼儿在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策略等能力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5~6岁幼儿的阅读教学还需培养幼儿的概括、评价及前书写准备的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尝试概括单页内容、分段内容,甚至是整篇读本的大意,并尝试表达自己的想法。
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
1.综合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整体。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他们可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关注特定的一个声源,去倾听、辨别,想象来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的声音。如小鸟的呢喃,和风的呼吸,汽车的抱怨,然后试着用自己的嗓音模拟,用自己的肢体去表现,用生活中一切可以发声的物品去表达,并用戏剧的形式来综合,最后还可能用画笔将发生在他生活周围的,经由他自己的想象而产生的这些故事视觉化……
在奥尔夫音乐活动中还培养了一种“团队”的意识,它需要孩子们互相配合协作,学会领导与被领导。譬如上面所说的那个指挥奏乐的游戏,它不仅让孩子体验音乐,同时也训练了他们合作、服从的意识。
2.即兴创造性
即兴性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在奥尔夫的课堂里,每个人都不是静坐着的,孩子们的思维和肢体都在积极地运转着。教师会经常地问:想一想,还有没有跟别人不一样的办法……你可以拍手来表现节奏,也可以跺脚,可以拍肩膀,甚至拍小肚子拍屁股。即兴创造的根本目的就是去让孩子全身心去表现自己,表现音乐!想象一下,有着这样的创造体验的孩子对他(她)的一生有着多么深刻的意义。
3.参与性
奥尔夫不同与传统音乐教育的很明显的一点是参与性。在它的课堂里,没有旁观者,人人都在教师的带动下通过说、唱、动、奏……来体验音乐,而不是教师的说教、传授、和示范。奥尔夫说过:尝试和做在这里意味着一切,因为所有语言文字的解释,只有经过自己的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奥尔夫音乐教室里不需要技能技巧的反复训练,需要的只是你一颗全身心投入音乐的心。
4.适合所有人
哪怕是在襁褓中的小婴儿,也能体会到音乐带来的愉悦。当孩子小的时候,对音乐感受能力的发展远远先于其表现能力,他们不会唱,也不懂得演奏,只能用稚拙的肢体摆动和含糊不清的儿语来表现他们听到音乐时的欣喜与兴奋。这就好像他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明白成人的语义要远远先于他们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所以,在宝宝的小嘴还不会唱,小手还不能演奏,身体还不会跳舞的时候,他已经能感受音乐了!你可曾尝试过,抱着你尚在襁褓中的小宝宝随着轻快的音乐轻轻旋转摇晃,他会快乐地手舞足蹈——虽然他并不能用语言抽象地去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但从中得到的快乐却已全然“溢于言表”。我看到孩子们的妈妈们,也同样那么快乐地游戏着,丝毫没有大人的矜持和羞涩。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妈妈对音乐有热情,才能带动宝宝更好地参与到活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