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就是帮别人完成他做不到的事情或者没有时间做的事情。帮助并不是去做别人想让你做的事情,而是主动去承担和完成的事情。帮助就是给予他人需要的东西而不是他们想要的东西。
为什么要实践帮助:
人们常常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或者完成工作。很多事情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够实现目标,如果一个人不愿意帮助别人,他就不会合作。人们经常需要帮助,在学习和生活中,如果你乐于助人,你们就会相互关心,彼此信任,建立共同的目标,团结合作使工作完成得更加顺利。
指导建议:
A.教师语言:
教师用语言进行引导时,要注意区分两类幼儿:一类是被动帮助的,另一类是主动帮助的。对于主动帮助他人的幼儿要及时给予肯定,如“你真是一个爱帮助他人的好孩子,老师都应当向你学习。”
B.教师行为:
需要教师以榜样的作用引导幼儿。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经常主动地对幼儿说:“你需要我的帮助吗?”幼儿自然也会学会这句话“你需要我的帮助吗?”并以行动去帮助他人。
1.日常检查:各班各项工作有序,班级教师关系和睦,师幼关系融洽。
2.日常检查:班级环境干净优美,墙饰整洁,能做到每月更新。
3.日常检查:教师能严格按照一日流程实施教育教学计划。
4.班级教师文案工作齐全,无遗漏,质量好。
5.班级一学期无事故。
6.班级一学期无家长投诉。
7.班级教师稳定。
口头作文的定义:
口头作文是由幼儿口头叙述自己的生活及心理活动,由成人帮助进行记录,但成人不能参与创作的一些简短的文章。
设置口头作文的目的:
提高幼儿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锻炼幼儿较为熟练的运用书面语言。
教材中口头作文的类型:
命题作文:《我的爸爸妈妈》
半命题作文:《国庆节我去________》
自选题作文:《自定题目》
口头作文的教学方法:
1.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敢于大胆表达。
日常生活中,教师多给幼儿表达的机会,让幼儿看到什么就说出来,鼓励幼儿多描述。
2.口头作文需要家长协助完成,教师告知家长,孩子的口头作文是练习表达能力,为今后上学写文字打基础,家长只是原汁原味的记录,不要添油加醋,不用美化幼儿的表达内容。
3.每周周一微课程时间,口头作文点评,教师先选1~2篇念给幼儿听,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好的口头作文,学习借鉴。
4.口头作文对于小班幼儿,要求就是敢说话,多说话,只要说的字和话,家长就记录下来,即使语言不通,不连贯都没事,就是要看到幼儿今后的语言成长。
5.口头作文对于中班幼儿要求,把需要描述的事情,说的越详细越好,家长直接记录。家长还可以追问:”还有吗?还看到了什么?还有什么要说的?”等等,激发幼儿说,前提是不跑题,不乱说,要围绕主题说。家长不要引导太多成人的意思。
6.口头作文对于大班幼儿要求,除了会表述事情的过程,还会加入拟人、通感等表达方式,家长可以追问:”大海是怎么想的?月亮是怎么想的?大树会怎样说?”等等,激发幼儿尝试学习形容表达。
7.口头作文开始时,有的幼儿说一两句就完成了:我去动物园了,爸爸妈妈带我去的。这时家长可继续引导,问:“坐什么交通工具去的?在动物园都看到什么动物啦?”通过这种谈话练习培养幼儿的自信感,让他们觉得说说也挺简单的,并愿意去跟别人交流、沟通。
8.做好家园同步工作
小班开始进行口头作文,在托班下学期家长会上,教师可利用一段时间跟家长讲明什么叫口头作文,为什么要做口头作文,特别要跟家长讲清楚口头作文是需要家长回家以后辅助幼儿完成的,让家长每周找时间帮助孩子完成练习内容。
9.真实记录
给家长讲明,完成口头作文时家长可做适当的引导,但不要刻意给幼儿的口头作文做修改,如果家长总是修改,教师看不到真实的成绩,长期积累下来幼儿的口头作文能力便不能有太大的提高。
10.多启发、不干扰、不刻意纠正字词
幼儿在刚开始完成口头作文时,可能不知道怎么去说,成人可以给予提示,多启发,但不要做如下干扰:今天是星期六,不是星期日;应该是一块饼干,你怎么说一个饼干等等。不要出现这样的话打断幼儿思路,一旦被打断不仅影响幼儿情绪,可能在被打断的同时就忘了后面想要说的话。
11.提前渗透口头作文内容素材
一般在幼儿完成一篇口头作文之前,教师先告知口头作文的题目,在班上引发幼儿讨论,说一说,然后再让幼儿回家完成口头作文。
例:《我的妈妈》让幼儿讨论:你的妈妈长什么样子?穿什么衣服?做什么工作?回家之后都做什么事情?妈妈辛苦吗?为什么?通过讨论,沟通,给幼儿素材积累的过程,周末回家就能较轻松完成口头作文。
渗透口头作文六要素:
教师在辅导幼儿做口头作文时,要帮助幼儿建立一定的书面用语表达方法的练习,要帮助幼儿有条理的讲述事件的过程,渗透口头作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比如教师可以以讲故事的方式,故事结束后提问幼儿故事中的几点要素是什么。
提问:“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故事发生在哪儿呢?”
“故事中的小朋友叫什么名字?”
“他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呀?”
通过提问让幼儿理解时间、地点、人物……
并且,教师在阅读幼儿口头作文时也要注意帮助幼儿分析哪些要素写得好,有不合理的地方适度提出纠正,慢慢掌握六要素。
12.口头作文评价
A.每周朗读几篇,保证每个幼儿都能有机会被朗读到。
B.朗读口头作文,给予幼儿表扬、鼓励,并给予一些简单的评价,告诉他如果这篇文章再添加些什么就更棒等。
C.给予及时完成口头作文的幼儿表扬
在朗读口头作文时给予完成作文的幼儿以表扬,在肯定了他的同时也刺激了未完成作文的幼儿为了得到表扬而完成作业。
13.口头作文园地
可在班级门口开辟口头作文园地,并布置美观,配以好听的名字,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我是小作家等,把每周幼儿完成的口头作文展示出来,可让家长和幼儿一起欣赏,以提高其兴趣。
1.一对一指导是根据幼儿能力测评后的结果,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的具体指导。一般能力最差的和能力最强的采取一对一指导。
2.指导也针对幼儿情绪不稳定时期的一对一指导。
3.指导重在个别,因此,一定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而不是随机的、没目的的陪伴。
4.个别指导需要提前准备材料,提供给幼儿操作,而不是说教的指导。
5.一对一指导因为是有针对性的指导,可结合观察记录进行。
6.一对一指导可连续进行,直到幼儿能力提高,但要顾及大多数幼儿的教育,因此个别指导时间不宜过长。每天5~10分钟。
1.测评中需要的工具或器械,教师尽量使用幼儿园现有器材。
2.测评工具无制定,就是用替代物进行。
3.特殊测评工具,根据需要,幼儿园可自行采购,另行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