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拓印,也称"拓石",也指现在的"碑帖"。所谓的拓印就是把一张坚韧的薄纸事先浸湿,再敷在石碑上面,用刷子轻轻敲打,使纸入字口,待纸张干燥后用刷子蘸墨,轻轻地、均匀地拍刷,使墨均匀地涂在纸上,然后把纸揭下来,一张黑底白字的拓片就复制完成了,这种复制文字的方法,称之为"拓印"。它是将石刻或木刻文字,用纸、墨拍印出来,以便保存和传播的工艺方法。
拓印的来源与拓印方法的变化:
关于拓印术的起源,历史上没有记载,迄今为止说法不一,难以定论。大多数人认为,拓印术始于东汉熹平年间。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即拓印术的出现肯定是在纸张发明之后才出现的,并且拓印方法起源甚古,且比雕版印刷早出现。
在隋代文字的拓印技术已经很发达,这也说明了在这之前,拓印术就出现了。
到了唐代,拓印术就与更发达了,不仅有民间进行拓印的作坊,而且政府的也专门成立了拓印的机构。
有关拓印方法的变化,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文字正体与反体方面的变化;最早的石刻上的文字是正写的凹下的文字,后来发展的石刻是反写凹下去的文字;另一个变化是石刻上下的拓印转向木刻上的拓印。
拓印与雕版印刷:
拓印这种方法,与雕版印刷相比,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即它们都需要原版、纸、墨等条件,其目的也是大批量复制文字和图像。
就印刷复制术而论,它的出现为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在纸上刷印的复制方法,已经具备了印刷术定义中的基本要素,是有一套完整的、有刷有印的工艺技术,把它视作雕版印刷的雏形,是比较适宜的。
然而,碑刻文字是凹下的阴文,而雕版印刷的印版是凸起的阳文,复制下来的拓印品和雕版印刷品,前者为黑底白字,而后者则为白底黑字。而且拓印品的幅面往往比雕版印刷品的幅面大,在速度上也远不如雕版印刷。因此,它还不能看成一种印刷方法,它只能看成是雕版印刷的雏形。
基本解释,拓印就是:摹印石碑或器物上的文字、图画。
幼儿园拓印选材:
拓印画材料分为:印章、纸板、水果、蔬菜,树叶、布料、石子、吹塑纸、人体(手、脚身体等)、瓶盖、木头、报纸等……生活用品中很多东西只要有凹凸纹路,或者便于上色的物品,均可使用在拓印创作中。
教师指导幼儿拓印时,要求幼儿自选材料,教师指导拓印技法。用颜料时不要沾太多。
种类:
拓印分:凹凸纹路拓印、上色拓印、印章拓印。
教师指导幼儿拓印画时,要先欣赏一些拓印作品,然后师范材料的使用,不要师范拓印画的制作过程,以免幼儿模仿,而缺少了自己的创意。
1.幼儿玩教具破损时应立即记录下破损原因、日期、破损程度。
2.对于可以修复的进行修复,不能修复的进行上报更换。
3.幼儿玩教具更换时教师应及时记录下更换时间,在班级固定资产登记表格中体现出来。
4.个别玩具不能更换的,要注明缺失哪些部分。
1.一对一指导是根据幼儿能力测评后的结果,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的具体指导。一般能力最差的和能力最强的采取一对一指导。
2.指导也针对幼儿情绪不稳定时期的一对一指导。
3.指导重在个别,因此,一定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而不是随机的、没目的的陪伴。
4.个别指导需要提前准备材料,提供给幼儿操作,而不是说教的指导。
5.一对一指导因为是有针对性的指导,可结合观察记录进行。
6.一对一指导可连续进行,直到幼儿能力提高,但要顾及大多数幼儿的教育,因此个别指导时间不宜过长。每天5~10分钟。
彩铅画,是一种介于素描和色彩之间的绘画形式,只有充分利用了彩铅的独特性所表现出来的作品,才算是真正的彩铅画,我们要指导幼儿画彩铅画,需要先让幼儿了解彩铅的特性和优势。
1.彩铅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像运用普通铅笔一样自如绘画,同时,还可以在画面上表现笔触来,对于幼儿来说,作画工具相对简单。便于自由创作,用彩铅在纸上画动漫形象、卡图小动物,小花、小草等都很容易呈现。
由于国产彩铅比较软,容易断,所以提醒幼儿轻一些画。使用方法很简单,就像普通铅笔一样,用水溶性彩铅笔画好后;用蘸水的笔在上面涂抹,颜色还会融化,如果用彩色铅笔的笔尖直接触水,可以画出很流畅的线条来,还可以在画面上自由混色,是水溶性彩铅笔最大的魅力,用含水的笔涂抹画面,上色时,颜色会相互混合,能表达出幼儿想象不到的色彩,创作出独特的绘画风格。
2.结合素描的线条来进行塑造,彩铅和普通铅笔有很多共同之处,所以在作画方法上,可以借鉴以铅笔为主要工具的素描作画方法,用线条来塑造形体,一般画轮廓的时候,可以直接用彩铅打底稿。但用笔要轻一些,握笔的姿势,可以像平时用铅笔写字一样,笔与纸的角度大约90度,此时画出来的线条会比较硬,细,适合小面积涂色。
如果涂色面要大一些,线条也可以更松软一些,让幼儿可以把笔倾斜,笔杆与画面大约是45度,鼻尖与纸接触的面积大,所以涂出来的线条就粗了。由于彩铅是有一定笔触的,所以,在排线平涂的时候,要注意线条的方向,要有一定的规律,轻重也要适度,否则就是显得杂乱无章了。
另外,与运笔也有关系,需要粗的时候,用笔尖已经磨出来的楞面来画,需要细的时候,用笔尖的来画,就可以粗细掌握自如了。
当然,线条根据画面需要还是可以有更多的表现方式,因为艺术本身就是自由发挥的,不是被约束的。
3.利用彩铅的特性,借鉴水彩画的表现方法。
彩色铅笔还有一个特性,就是色彩丰富细腻,可以表现较为轻盈,通透的质感,这和水彩画的绘画风格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彩铅对孩子来说,更容易掌握,巧妙地借鉴水彩的特点——颜料色粒很细,与水溶解可显示晶莹透明的感觉,把它一层一层涂在白纸上,犹如透明的玻璃纸一样的效果,我们可用不同的力度,用彩铅进行排线,反复上色,如果用可容性彩铅与水彩相结合的方式来作画,画面更好看。
4.运用技巧,让彩铅画更有独特性。
画云:如果画云类似于棉花,看起来弯弯曲曲的,就可以用蓝色的彩铅比较重的刻画一下,然后用同一种颜色沿着轮廓,由重及轻的往外画这样云不仅漂亮,而且把云绵软的质感表现很形象。
画草地:用排线的方法,留出彩铅的笔触,更显得简洁生动。
画天空:用斜线画出松软的线条,留出空白作云,使天空看起来更通透、明亮。
画水:用平涂加重点刻画的方式,可以表现出生动的倒影。
画花:采用彩铅接色的方法,能生动表现画出来的花与色彩的关系,表现出虚实感来。
以上的方法适合幼儿多训练,教师引导,相信彩铅画的魅力就可让幼儿感受到,并喜欢画彩铅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