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要加盟 > 教育教学
如何有效激发和培养幼儿表现与创造美的能力?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美术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1.首先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要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丽的风景。在看到美丽的花朵和好看的树叶时与幼儿一起讨论对美的感受。让幼儿观察常见的动植物以及其他的物品,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他们的美的方面,比如颜色,形状,形态等。《秋天的树》活动中组织幼儿观察园里的树,观察秋天树叶的数量、颜色、形状等。

2.给幼儿提供丰富有趣的材料,贝壳、豆类、羽毛、彩色毛球以及碎纸片等让幼儿自主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材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创造,老师不应该做过多的要求。如美丽的鱼装饰时幼儿可以选择太空泥,彩纸或者彩笔。

3.要了解并倾听幼儿的想法和感受。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给幼儿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幼儿敢于表现。不做过多的干预,或者告诉幼儿应该怎么做。在幼儿需要时再给具体的帮助。对于幼儿作品不能简单的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标准来评价。

   

2020-05-21
展开全文 收起
怎样正确教孩子正确的执笔姿势?

可以在孩子一开始拿笔时,就对孩子进行执笔姿势的顺序训练,教会孩子怎样握笔怎样坐正怎样写、画写与画时,执笔姿势有什么不一样等等。在顺序训练一段时间后,孩子基本上习惯于正确的坐姿与执笔姿势了,还要时时提醒,经常观察、示范,直到孩子养成正确的执笔、书写习惯。每次书写,还要有一定时间的握笔练习。

步骤和方法:

1.右手拇指在笔杆的左侧,比食指稍靠后些食指在前偏右,这两指紧紧夹住笔杆,中指在食指下面,用第一个关节托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在中指之后自然地弯向掌心。

2.笔杆向右后方倾斜,紧贴在食指第三关节与虎口之间。

3.食指与大拇指捏笔时中间呈椭圆形。

4.手掌与手臂呈一直线。

5.捏笔手指与笔尖的距离为2.5厘米左右。

6.写字时手的支撑点在腕侧部位。

 

2020-05-22
展开全文 收起
大班儿童科学发展的目标是什么?

科学总目标: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知能力;

2.有好奇心,能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情;

3.喜欢观察,乐于动手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

4.喜欢探究简单的科学现象;

5.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适应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

6.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

7.喜欢思考,善于思考,爱提问题,并能主动自己解决问题。

探究目标:

1.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是刨根问底。

2.能经常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

3.探索中有所发现时感到兴奋和满足。

4.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

5.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6.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并执行。

7.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做观察记录。

8.探究中能与他人交流与合作。

9.皮筋儿放在盒子的长边上时,能够说出:短橡皮筋发出的音调比较高,长橡皮筋发出的音调比较低。

10.能够说出使灯泡亮起来的是导体,不能使灯泡亮起来的是绝缘体。

11.能够说出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绝缘体,哪些物品是导体。

12.能够说出飞机能飞起来是因为空气的浮力。

13.能够说出风车转动是受到空气的阻力,空气阻力越大,风车转动的速度越快。

14.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并能用凸透镜和凹透镜做望远镜。

15.能够连接串联电路,并让小灯泡亮起来。

16.能找出天平,杠杆,剪刀等的力点支点和重点。

17.能够说出同样材料,形状不同,他能承受的力也不同。

观察目标:

1.能察觉到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

2.能发现常见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3.能探索并发现常见的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或影响因素,如影子、沉浮等。

4.了解季节变化的周期性,知道变化的顺序。

5.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和珍惜生命,保护环境。

6.能够说出热水比冷水轻,所以红墨水会上升。

7.通过观察温度计的变化,能够说出热涨冷缩。

8.知道降落伞伞布的大小、重物的重量都会影响降落伞下降的速度。

9.能够说出水的三种状态(冰、液态水、水蒸汽)可以相互转换。

10.能够说出水的多少会影响压力的大小,塑料袋最底部小孔喷出来的水最远。

11.能够说出两种不同密度的液体放在一起,密度大的下沉、密度小的上浮。

12.能够说出指南针所指的方向,知道指南针在生活中的用途。

13.能够举出生活中有关惯性的例子。


2020-05-22
展开全文 收起
怎样平衡教委检查与9大课程实施?

1.当地教委检查时对幼儿练习单比较敏感的,提前收起幼儿练习单即使幼儿练习单不是教材,如果教委认定是教材,我们不用过多解释。不出现为好。

2.一日流程月计划周计划等教委认定不接受的,暂时收起,只放一版普惠版的一日流程表。

3.教委检查注重安全用安全的环境干净卫生的厨房准备充分的文档诚恳虚心的态度接受教委检查。

4.京学教育理念与目标是科学的,不违反教育原则的,多强调我们的区域化教学个别指导,注重发展幼儿各方面能力为主。

5.我们的九大课程是结合五大领域中的教育目标,不是灌输试教育。

6.教师必须清楚,我们没有教案,不允许教师教课方式让孩子学习,这就是去小学化。

7.九大课程实施都是以测评为基础,对幼儿进行不同能力的指导,不是教学。


2020-05-20
展开全文 收起
教师如何指导科学小实验?

1.根据幼儿的年龄和活动目标指导,让其满足探究愿望

由于不同年龄幼儿有他不同的个体能力和培养目标,同年龄的幼儿有不同的个体差异,所以不同年龄的幼儿要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小班幼儿一般采用先知实验答案再实验的方法。如白开水怎么变甜了,先让幼儿尝一尝,比一比,白开水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变甜,然后让幼儿实验知道是因为糖宝宝跑到开水里了,所以白开水变甜了;中大班一般采用让幼儿在实验中探索发现,教师再帮助小结整理出科学道理。如在《乌鸦喝水》的实验中,幼儿通过自己操作实验发现什么样的球体能使瓶子里的水位上升,从而联系实际得出结论,能沉入水中的物体才能使水位上升。

2.大胆“放手”让幼儿实验,积极引导幼儿做实验记录,使幼儿充分体验再次创作实验的乐趣

幼儿实验过程,也就是开放幼儿“全脑”的过程,引导幼儿用眼、手、脑、口,实现教学知、情、意、行的融合,也是幼儿体验和感悟的思维过程。教师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幼儿充分摆弄材料、仪器,充分观察实验过程,多次尝试,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实验过程中充分体验思维的再创造过程。 在科学小实验过程中及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幼儿将实验过程与结果记录在记录本上,幼儿通过实验记录获得的信息,能使幼儿关注探索过程和事物的变化,把抽象的信息变成具体的图表,有助于幼儿在尊重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不管幼儿采用哪种记录方法,幼儿的记录都将有助于将原有的认识与当前的操作结果相比较,调整原有的认识,促进新经验的主动建构,又可使教师及时了解幼儿实验情况,从而进行有目的的指导。教师对幼儿记录结果的肯定,也能使幼儿体验到创新的快乐。

总之,在科学小实验活动中,要为幼儿创设支持的环境,给幼儿真正的探索机会,让幼儿在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使幼儿能在愉快的探索、观察、动脑、动手的活动中得到答案,学习掌握科学知识。


2020-05-22
展开全文 收起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世纪中心A座1233,
京学集团

邮编:100101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世纪中心A座1233,
京学集团

邮编:100101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