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份主题:托班《我》
社会实践活动:我和爸爸妈妈去郊游
10月份主题:托班《圆圆圈圈》
社会实践活动:找圆圆圈圈去
11月份主题:托班《保护眼睛》
社会实践活动:户外探索:看到了什么?
12月份主题 :托班《我自己吃》
社会实践活动:喂喂小动物
1月份主题:红红火火过大年
社会实践活动:做糖葫芦
2月份主题:托班《了解非洲》
社会实践活动:非洲歌舞表演
3月份主题:托班《我的玩具》
社会实践:小区玩具我喜欢
4月份主题:托班《我的家》
社会实践活动:数数我家有多少间屋
5月份主题:托班《毛茸茸》
社会实践:我的毛绒宠物来做客
6月份主题:托班《红、黄、蓝》
社会实践:找找生活中的红、黄、蓝
7月份主题:托班《我身边的昆虫》
社会实践活动:抓昆虫
8月份主题:托班《认识菌类》
社会实践活动:采蘑菇
概念:排序时将两个以上物体,按某种特征上的差异或规则排列成序(排序是一种复杂比较及连续的比较)。
意义:
1.排序有利于学习计数。
2.帮助幼儿数数的顺序,建立起数学概念。
3.排序能帮助幼儿理解抽象的数概念。
4.理解排序的可逆性、传递性(A>B B>C A>C)、双重性。
排序的种类:
1.按物体的外部特征排序
2.按规律排序
3.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越来越大、越来越小
4.按数排序
发展特点:
幼儿对物体大小、长短的排序能力要早于对实物数量的排序,实物数量的排序又比抽象的数字排序为先。
排序能力的年龄特点:
1.排序能力与排序数量有关。
3岁幼儿数量在3个物体为宜;4岁幼儿数量为5个物体为宜;5岁幼儿排序数量10个物体以内。
2.思维能力与排序发展顺序有关:正排序、逆排序、 传递性、双重性。
1.原则上,美厨教室内使用的食材,班级每次用多少领取多少。
2.如果有些食材一周各班都会使用的,可保存在冰箱内,每周五清理干净。
3.每次制作的食品量不要大,品尝为主,不要为了吃饱,吃多,所以安排制作的食材不要用多,领取按人数,不要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