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要加盟 > 教育教学
体育游戏如何组织和指导?

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和指导幼儿开展体育游戏,才能保证体育游戏发挥其最大的教育效果

1.合理的组织安排根据游戏的内容和活动量,以及幼儿的情况,来组织安排参加游戏的人数和先后次序。可以组织全体幼儿同时进行,也可以分成小组同时或轮流进行,暂时不参加游戏的小组,可以安排分散游戏。分组游戏人数不宜过多,持续时间也不宜长,使每个幼儿自始至终保持积极状态

2.讲解游戏动作和规则在教新游戏时,要先向幼儿介绍游戏名称和玩法,使幼儿对游戏有一个全面的印象,然后重点讲解游戏动作和规则。对竞赛性、躲闪性、球类游戏等无主题游戏动作和规则的讲解,应该简短、准确、有时可适当示范(教师或幼儿都可),以便帮助幼儿理解。在中、大班,为了检查幼儿对教师讲解的理解情况,可以通过提问来了解。只有幼儿理解了完成的动作和规则,游戏才能玩得快乐和协调

3.角色的分配:按照游戏内容,有时要将全班幼儿进行分队(组)。分队(组)时,要注意幼儿能力和男女幼儿的搭配,使各队(组)力量基本相近。有些游戏要选1—2名幼儿担任主要角色。分配角色时应按角色要求的难易程度,分别挑选不同能力的幼儿担任。角色难度大的,让能力强的幼儿先担任,角色难度一般的,可让幼儿轮流担任,特别要鼓励比较胆小、不好动的幼儿担任主要角色,使他在集体游戏中得到锻炼和培养。当大多数幼儿同时要求担任主要角色时,教师可采用简单的游戏法来分配角色,如可闭着眼睛任意摸一名幼儿担任,或者让全体幼儿念儿歌(唱歌),教师按儿歌(歌曲)节拍依次点数,最后一字(音)点着谁,谁就担任主角。在中、大班可以让幼儿推选主要角色,并说明理由。在小班一般先由教师有表情地担任主要角色以此影响幼儿,再逐步培养能力较强的幼儿担任,教师在一旁指点、帮助

4.教师对游戏的指导:教师应全神贯注地观察幼儿游戏,及时地给予指导。游戏进行时,幼儿往往沉浸于情景之中,而忽略动作的姿势和游戏的规则。如玩追逐游戏时,幼儿常常出现一些不正确的跑步姿势,如低头、仰头、歪肩、单臂摆动以及犯规的现象等,教师要及时提醒和纠正,以达到游戏预定的目的。同时在游戏中还要注意培养幼儿认真、诚实、遵守规则和友好的行为。教师要仔细观察幼儿身体情况的变化,如出汗、脸红(白)、喘气、动作不正常等,应及时地调整活动量。有时为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也可亲自参加游戏,但必须是动作正确和遵守规则的模范。在重复做游戏前,教师应指出前次游戏中的不足处,并表扬个别幼儿的良好行为,以利于游戏继续正常的开展。在大班,教师可以逐步培养幼儿自己组织体育游戏,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组织能力。也可以让他们带领小班幼儿游戏,但是,游戏的全过程要在小班教师的监督下进行

5.游戏的结束:教师要善于发现有利时机,使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游戏。一般的在全班幼儿情绪良好,还未感到累的时候结束游戏最为合适。过早的结束游戏,幼儿不满足,也不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过迟的结束游戏,使幼儿过度疲劳,会影响健康。游戏结束的时候要让幼儿便步走,以此减小运动量,使脉博恢复正常。教师还要做简单的小结,可公布游戏结果,也可表扬某队(组)或哪个幼儿某些动作做得好,遵守规则,乐于助人,同时也应指出个别幼儿违反规则或不友好的行为

6.重视品德教育:游戏是向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有力手段,体育游戏也不例外。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游戏的内容、规则、竞赛因素等,有意识地向幼儿进行品

首先,要加强游戏中品德教育的计划性,要将品德教育的内容、重点环节列入游戏教学计划内,在实现教学计划时,还要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品德教育的预见性,防患于未然。

其次,要自始至终地教育幼儿,自觉地遵守规则,并关心和监督规则的执行情况,以培养幼儿诚实、守纪律的好习惯。再次,游戏的内容或所用儿歌是教育幼儿的有利因素,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来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劳动、爱科学等道德情感和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优良品德。教师还要抓住“竞赛”这个积极因素,培养幼儿的荣誉感、责任感、克服困难、积极向上、胜不骄、败不馁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学习了该体育游戏的理论知识以后,我们对体育游戏的意义、组织等方面有了更全面而深刻的了解。

总之,我们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让孩子在丰富的游戏中,多思考,多提问,多探索,让孩子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体育游戏的快乐


2021-08-19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指导幼儿画“京剧脸谱”?

一、目标:

1.认知目标:让幼儿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的图案美及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幼儿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能力目标:①学习按步骤临摹京剧脸谱。②根据谱式、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分组合作设计一套京剧脸谱。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幼儿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1.教学内容学习京剧脸错知识、设计制作京剧脸谱。

2.重点:培养幼儿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通过多媒体、范画解决)。

3.难点:学习京剧脸谱图案的设计制作,线条要流畅、和谐;色彩要均匀、清爽。

三、教具学具:

1.幼儿第一课时:脸谱资料、铅笔。制作好的脸谱底板。

第二课时:脸谱资料、水粉色、调色盘、毛笔。

2.教师:京剧脸谱资料、图片、录像、课件。

四、教学建议:

教学对象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大班幼儿,他们的感知力、理解力较强,有意注意占优势,并且能长久保持,兴趣稳定。模仿能力创造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对新鲜事物感兴趣 。京剧脸谱艺术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新的、不十分了解的知识,幼儿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五、关于脸谱的知识点:

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以写实与象征相合的艺术夸张手法,鲜明地表现某些男性人物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脸谱艺术历史修久,它是起源与面具有密切的关系。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与丑角脸谱两大类。约有十余种谱式,净角主要有:“整脸”、“ 三 块瓦(窝)脸”、“十字门脸”、“六分脸”、“碎花脸”、“歪脸”等。丑角谱式较少有: “豆腐块脸”、“腰子脸”、“枣核脸”几种谱式。 京剧脸谱的颜色一般以某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成为“主 色 ”,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每个脸谱至少用三种以上的颜色,各种色彩显示 不同的作用与象征,可以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本课选用了学生较为熟悉且具有典型意义的传统京剧人物形象,使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 本课学习内容,能在理解教师意图的基础上完成学习任务。

六、教法设计 

①观察理解法:大班幼儿观察想象能力的比小学生丰富,他们的感受能力很强,有耐心。在观察事物时能自己思考分析事物,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具有积极性、主动性。 教师通过讲解使幼儿对教学内容的认识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由模糊到清楚,帮助幼儿完成由抽象的主观认识发展到具象的理解认识。

②分析比较法:大班幼儿有很强的观察理解能力,他们能够分析比较出不同物象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寻幼儿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来认识教学内容,理解教学意图。

③指导制作法:教师要在幼儿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指导他们绘制京剧脸谱,但不能包办代替幼儿选择谱式、色彩。让幼儿分组讨论后选择自己喜爱的谱式来绘制。

④多媒体演示法:教学需要大量使用图片、范画,教师也要示范画给幼儿看,这需要大量的时间,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可以让幼儿接受到大量的信息,帮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很快地进行范画演示,师生互动。可以使幼儿在学习中得到享受和乐趣,对教学内容更感兴趣, 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主要内容:

 步骤一:导入新课〔播放一些京剧片段〕:——京剧唱腔片断《铡美案》、《古城会》等。
1.提问哪位小朋友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你知道这是什么艺术?
②为什么包拯、关羽、曹操脸上都有许多的图案和颜色?
引导幼儿小结:京剧,角色图案和颜色是用来舞台化妆用的。  
2.教师总结,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在京剧中有些人物的脸上有一些图案和颜色,是京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这种用来化妆用的图案和颜色在京剧中叫脸谱。
(板书:京剧脸谱)
京剧——舞台化妆——脸谱
3.教师提问:如此美丽的脸谱,你们想不想把它表现出来?

步骤二:介绍京剧脸谱知识。出示图片:——古代面具——京剧脸谱资料。
1.起源:
教师讲解:京剧脸谱的起源与画具关系密切,人类早期的战争面具,傩舞面具、汉代百 戏假面具都是戏剧脸谱的远祖。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 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2.意义:
讨论:京剧中为什么要用脸谱化妆?
教师总结:脸谱是京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是用写实和象证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把人物 的形象进行夸张,以突出、强化人物的生理特征——面貌及个性,而采用的一种手段,用来造成舞台的效 果。
3.京剧脸谱的艺术价值:
(请幼儿谈一谈京剧脸谱的美感)
教帅总结,脸谱既是一种舞台化妆,同时又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 欣赏价值,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4.脸谱在京剧中的运用:
问:京剧中些角色运用脸谱化妆?
教师总结:京剧中的脸谱通常用于“冷角”和“丑角”两大类人物形象的化妆上。生、旦角很少用。

步骤三:京剧脸谱的谱式:
幼儿谈各种谱式的特点。
教师总结:京剧脸谱在应用和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谱式,约十余种,这是其中的五种
介绍特点:
①整脸:在整个面部涂一种主色,不勾花纹,而是在主色上画出眉、眼、口、鼻的纹理 ,这种谱式称之为“整脸”。
②在整脸的基础上,用黑色把眉、眼、鼻等在颜色上突出出来,使前额、左右面颊呈现 出三块明显主色,平整的如同三块瓦,称之为“三块瓦脸”或“三块瓦窝”。
③从脑门顶至鼻了尖,用黑色或其它颜色的立柱纹与眼窝大体呈“十字”形,额头涂白 ,有灰色小圈眉了,此种谱式称之为“十字门脸”。
④与整脸相反,脸谱色彩、构图最复杂的称之为“碎花脸”。
⑤色彩、构图小对称,表现人物形象反常、卫陋的脸谱谱式,称之为“歪脸”。

步骤四:
1.制作过程:〔演示〕 或播放课件CD
①在画好的脸谱外形上定出左右的中轴线。
②定出眉、眼、口、鼻的位置。
③用铅笔勾画脸谱纹样,勾画谱式时注意左右对称(歪脸除外)。
2.完成一副京剧脸谱的设计制作。
3.出示作业要求:
a.可以独立设计制作完成,也可以与邻近几个小朋友合作设计完成一套京剧脸谱作业, 具体分工自己两议解决。如:水浒传三国等。
b.本课时完成谱式的铅笔稿勾画。
c.注意事项:

1.自选谱式;
2.左右对称(歪脸除外)

步骤五:课堂练习,教师巡回进行辅导:
定中轴线、五官位置:
勾画谱式:

步骤六:课堂总结
选优秀作业让作者自己点评:其余幼儿提出优缺点;教师表扬优点,不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幼儿。

第二课时:主要内容色彩

步骤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课件播放〕——京剧脸谱资料。

步骤二:学习新知识——脸谱色彩知识
1.教师提问:那位小朋友知道京剧脸谱上的颜色是起什么作用的?
2.教师讲解:在京剧脸谱上有许多的颜色,这些颜色都有一定的含义,不可以随便乱 用。
京剧脸谱的颜色是以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称为“主色 ,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艺术家用红、蓝、白、黑、金、紫、银等颜色,以 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突出剧中复杂的人物形象。重在形、神、意三个方面,表现 人物的忠、好、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
3.你能说出各种颜色各代表什么意思吗?
4.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京剧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主色一般象征某个人物的品质、性 格、气度。
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
蓝色一一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大虬。
黄色——代表袅勇、凶猛的人物,如:宇文成都。
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
金、银色——现各种神怪形象。〔教师讲解同时课件演示——脸谱资料〕

步骤三:着色方法
1.先从白色入手,将所有白色涂满
2.再涂颜色,要按由浅入深地顺序涂
3.最后着墨色

步骤四:作业要求
1.完成铅笔稿着色
2.注意事项:
①每个脸谱至少有三种颜色
②着色时先勾边线再涂染

步骤五:课堂练习
分组完成作业——涂色
教师巡回辅导帮助个别幼儿完成。

步骤六:点评作业
方式:幼儿将制作完成的作业戴在脸上,互相展示、观看、评价,教师鼓励幼儿认真完成制作,表扬有创意的作业。


2020-05-21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引导幼儿理解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现人或事物形状性质和状态的词汇,幼儿灵活运用形容词。能使自己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那么如何使孩子掌握形容词呢?

1.通过直接感知来学习形容词

幼儿期是孩子感知觉迅速发展的时期。孩子能通过看尝来了解事物,并掌握相应的形容词。如让幼儿了解有关水果特点的形容词。先让孩子观察橘子让他们知道橘子是橙色的再让孩子去闻让幼儿知道橘子的气味香香的紧接着让孩子摸感知粗糙一词的含义最后让孩子尝得出橘子的味道是酸甜可口的。对孩子来说这种通过多种感官直接感知事物来获取形容词的形式是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也是他们乐于接受的。

2.培养对形容词表达的兴趣

例如,教师指着一个苹果,要求幼儿说说是怎样的一个苹果。幼儿可以说:“这是一个大大的苹果。”老师说:“这是一个红红的苹果。”幼儿说:“这是一个圆圆的苹果。”老师说:“这是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也就是说,当教师和幼儿在描述一样东西时,要尽可能多地引导幼儿从各种角度去表达,这样幼儿就会逐步对词汇产生兴趣,才有可能积累丰富的词汇。

3.日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教宝宝新词

例如,教幼儿“烫”和“温”这两个词时,可以在幼儿要喝水的时候进行。如果幼儿急着要喝,这时教师可以对幼儿说水是烫的,不能马上喝。让幼儿用小手碰一下杯子,还要引导幼儿看杯子里冒出来的热气。

然后可以反问幼儿,这水为什么现在不能喝?让幼儿说出“烫”这个词。接着往开水里加一点凉开水,告诉幼儿,加了凉开水,烫的就变成温的了,就可以喝了。

4.指导宝宝观察比较事物

客观事物是千姿百态变化多端的,描写事物的形容词也是非常丰富的,让幼儿观察比较事物,才能理解形容词的意思。例如,带幼儿观察花草树木,可以教幼儿学说美丽漂亮鲜艳红的黄的白的绿的等词。吃饭时让幼儿比较大碗小碗,学会“大”,比较桌椅可以知道多少。吃水果和点心时教幼儿学说葡萄是圆的,香蕉是长的,烧饼是扁的等。又如让幼儿观察五个手指,可学会“长”,让幼儿比较班上小朋友的身材,理解“高”等词。带幼儿上街,让他们比较汽车自行车的速度,学会“快”等词。

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直接感知事物,掌握事物的某些特性及相关的形容词。

5.通过不同感官掌握相应的形容词

(1)让幼儿用耳朵听各种声音,学会“响亮低沉好听难听”等词。

(2)让幼儿用鼻子闻气味,学会“香”等词。

(3)幼儿通过品尝事物,可学会说“酸”等词。

(4)让幼儿用皮肤和手接触和抚摸物体,学会“软光滑粗糙”等词。

(5)让幼儿通过身体感觉,学会说”痛饿”等词。

(6)通过评价人的行为,让幼儿掌握一些描写人的品质性格的形容词,例如“好勇敢懦弱胆小善良懦弱凶狠小气大方”等词。

优秀的童话故事中的人物都有鲜明的性格。教师给幼儿讲完故事后,可以简单的评价故事中的人物性格,教幼儿学说形容词,例如大灰狼是“凶恶”的,狐狸是“狡猾”的,小山羊是“善良”的等等。

6.鼓励宝宝把学过的形容词用到不同情境中,巩固所学的词汇

形容词的使用是幼儿语言能力提高的一大表现,使用形容词会激发幼儿对语言的兴趣,使幼儿的词汇贮存量大大增加,同时也会提高幼儿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多引导幼儿大量使用词汇,大量运用形容词,加强幼儿对形容词的理解与使用。


2022-07-29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写教育笔记?

教育笔记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的教育随笔。

教育笔记大多是属于教育反思文章,与教育行为有关,也就是实施了什么教育行为幼儿得到哪些发展?教师本人得到了哪些启发?

1.教育笔记也是教育随笔,是教育过程(活动指导谈话操作阅读游戏等)结束后的心得,是教师自己感悟到的对自己教育理念方法技巧上的提升与成长的记录。

2.教育笔记是随机的,类似于写日记。教育笔记每周不少于一篇。

3.教育笔记不可以应付,不能为完成任务而完成,而应是教师自觉自愿的,是为自己提高工作能力而做的教育反思与总结。


更多幼儿园加盟精彩内容:幼儿园如何实现高效管理,实现低风险运营?

2022-07-29
展开全文 收起
托班新生如何实施一日流程?

托班开学前2个月以稳定幼儿情绪,培养幼儿常规为主的教育教学活动,托班按照托班一日流程实施,托班一日流程环节如下:

1.早餐时间(8:00~8:30)

2.餐后故事时间(8:30~9:00)

3.托班游戏时间(9:00~9:30)

4.上午加餐时间(9:30~9:45)

5.上午微课程时间(9:45~10:00)

6.上午户外活动时间(10:00~11:00)

7.午餐前游戏时间(11:00~11:30)

8.午餐时间(11:30~12:00)

9.餐后散步时间(12:00~12:15)

10.午休时间(12:15~14:00)

11.起床时间(14:00~14:30)

12.下午加餐时间(14:30~14:45)

13.下午主课程时间(14:45~15:00)

14.下午户外活动时间(15:00~16:00)

15.晚餐前微课程时间(16:00~16:30)

16.晚餐时间(16:30~17:30)

托班幼儿情绪稳定后,可慢慢取消早餐后的故事时间及托班游戏时间,逐步过渡到区域活动时间,根据各班幼儿情绪稳定情况而定。最快2个月,最慢一学期。


2020-05-19
展开全文 收起

联系我们

电话:400-689-259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世纪中心A座1233,
京学集团

邮编:100101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联系我们

电话:400-689-259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世纪中心A座1233,
京学集团

邮编:100101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