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工具车
上层(笔类):彩色水笔、铅笔、油画棒、蜡笔、彩铅盒放在最上面一层。
老师用的文具转笔刀、订书器也放在最上面一层。
中层(胶水类):胶带、剪刀、广告色、毛笔
下层(工具类):垫板、刷子、滚刷、压花器
上层不用托盘,但中层和下层需要用托盘,把以上的材料放入盘子里。
2.材料柜
上层(纸张类):各种颜色彩纸、手工折纸、瓦楞纸、皱纹纸、硬卡纸、宣纸等
中层(废旧物品或者半成品、毛球之类):老师剪好的,或者孩子揉成的纸团。
下层(绿盒子):带孩子搜集来的(面具、瓶盖、纸壳子、秋天树叶)小的废旧材料(要做好消毒工作,以免带到孩子手上沾染细菌)
1.一对一家长会表格内容为:幼儿姓名、家长姓名、约谈时间、约谈大纲、约谈过程、约谈后家长评语、教师评语。
2.约谈大纲:以一学期测评内容为主要切入点。每一项测评列一个大纲。
3.约谈过程:记录谈话中的要点。
4.家长评语:家长记录一下对此次约谈的感受与建议。
5.教师评语:记录这次约谈后,家长对此次约谈配合程度与沟通感受。
更多幼儿园加盟精彩内容:幼儿园如何实现高效管理,实现低风险运营?
幼儿园体育课一般都是按照教案实施,当教师没有教案是是否就不会上体育课了呢?其实只要按照体育课程流程进行,没有教案一样能上一堂很好的体育课。
第一、日常训练幼儿站队,站队也是要想经常训练,先学习排成一队走,从一队走学习换成1队变2队;幼儿报数,单数向右一步,就是一队变两队。从两队再变四队。经常训练,幼儿队形就站的很好了。
第二、体能训练,日常的体能训练就是按照目标测评,经过测评后,教师给予未达标的幼儿进行训练,训练前教师示范正确方法,幼儿模仿学习。
第三、体育游戏,在我们的教师指导用书中,有200个体育游戏,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在里面选取适合本班幼儿的游戏,每日户外游戏时经常玩一到两个。
第四、体育竞技比赛,每个月班级都可以组织一次班级幼儿走、跑、跳、钻、爬、攀登、耐力等能力的比赛活动,在比赛中,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根据以上四个阶段完成后,幼儿的一节完整体育课也就出来了。
体育课第一步:站队,变队形。
体育课第二步:体能训练,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练习。
体育课第三步:体育游戏:以自制户外玩具为主的一项即可。全班幼儿轮流玩一种自制户外玩具,教师讲解要点与注意事项即可。
体育课第四步:幼儿竞技比赛:获得小组第一的,发小红旗。
每次体育课围绕一个体能项目为核心的内容,进行设计,相信老师们都可以上好一节快乐的体育课。
幼儿在户外活动时,教师要提前设计活动内容,活动设计时要考虑到动静交替,活动量不能大,但也不能活动量太小。一般户外活动设计为一个操,2个游戏,三个自选,教师指导测评与体能训练等内容。
教师带领幼儿做活动时,对运动量不够的孩子,多关注,可用各种方式来激发幼儿动起来,比如:夸奖、赞美、带动等方式。
对活动量太大,一直闲不下来的孩子,也要关注到,给活动量太大的孩子,安排安静一些的活动。
观察幼儿是否活动量够,就是看孩子的出汗量,出现出现大汗淋淋的孩子,一定是活动量大了,适当提醒这样的孩子休息一会,对活动30分钟后幼儿仍然无出汗,说明活动量还不到,可适当加大一些活动量,幼儿额头、鼻尖微微出汗说明活动量合适。
一、数概念与运算
1.10以内的数(基数、序数、数的实际意义、数量的比较与守恒、相邻数、单双数、零等)
2.数数(唱数、手口一致点数、目测数、按群数等)
3.书面数符号(数字的认读、书写与表征)
4.数的组合与分解
5.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二、集合与模式
1.集合(集合中元素多少的比较,集合的交、并、补差关系和包含关系,是形成数概念,进行数运算的基础。教学主要包括区别1和许多、一一对应等)
2.模式(排序是模式的一种,也是模式的根本。模式不仅限于视觉的呈现,还包括声音、动作等呈现方式)
三、分类与统计
1.分类(一维特征、一维以上的特征、层级分类等)
2.统计(在分类基础上初步学会用简单的统计对资料作出分析,能看懂和学习用实物图示、图表和数符号等记录方式表征统计结果)
四、几何形体
1.平面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梯形
2.立体图形: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
3.形体之间的关系与等分
五、量比较及自然测量
1.比较大小、长短、粗细、高矮、厚薄、宽窄、轻重、容积等量的差异
2.感知量的守恒、量的相对性和传递性
3.自然测量(能利用自然物作为量具来测定物体的长短、高矮、宽窄等)
六、空间和时间
1.空间方位:上、下、前、后、左、右、里、外、远、近等
2.空间运动方向: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向下等
3.区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昨天、今天、明天、星期、年月的名称及顺序
4.认识时钟:长针、短针及其功用,认识整点和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