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要加盟 > 教育教学
班级环境创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有哪些?

1.太花哨:到处都是花花绿绿的布置,其实是误读了幼儿教育。在幼儿阶段,专注力的培养是长期以来被忽视的一项核心能力。幼儿往往被强烈的色彩、强烈的歌曲音乐、大声的成人声音所包围,生怕孩子注意不到。殊不知,正是这些环境的、外界的吸引,打扰了孩子正在做的事情,影响了孩子专注力。良好的教育环境应该是:素雅、干净、舒适,让孩子可以专心做事。

2.缺少主题:环境创设不是孤立的,它应该和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尤其是和主题教学的配合。比如本月的教学主题是“时间”,那么,环境布置中,各种“时间”元素就应该出现,如季节轮转、昼夜交替、年龄变化、万物成长等等。利用主题,形成一个主线,把环境中的各个零散元素串接起来,强化整体效果。

3.不留空白:像中国画一样,留白才是美。很多幼儿园的墙面、屋顶和地面,被塞的满满的,人行其中,感觉不到任何美感,更多是压抑。

4.成人导向

现在国内幼儿园的布置,其实很多是成人导向的,是取悦家长的,而不是服务孩子的。不仅是环境布置,更延伸到教学,这也许才是根本原因。

 

2020-05-22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记录一对一家长约谈内容?

1.一对一家长会表格内容为:幼儿姓名家长姓名约谈时间约谈大纲约谈过程约谈后家长评语教师评语。

2.约谈大纲:以一学期测评内容为主要切入点。每一项测评列一个大纲。

3.约谈过程记录谈话中的要点。

4.家长评语:家长记录一下对此次约谈的感受与建议。

5.教师评语:记录这次约谈后,家长对此次约谈配合程度与沟通感受。


更多幼儿园加盟精彩内容:幼儿园如何实现高效管理,实现低风险运营?

2022-07-29
展开全文 收起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程内容主要有哪些?

一、数概念与运算

1.10以内的数(基数、序数、数的实际意义、数量的比较与守恒、相邻数、单双数、零等)

2.数数(唱数、手口一致点数、目测数、按群数等)

3.书面数符号(数字的认读、书写与表征)

4.数的组合与分解

5.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二、集合与模式

1.集合(集合中元素多少的比较,集合的交、并、补差关系和包含关系,是形成数概念,进行数运算的基础。教学主要包括区别1和许多、一一对应等)

2.模式(排序是模式的一种,也是模式的根本。模式不仅限于视觉的呈现,还包括声音、动作等呈现方式)

三、分类与统计

1.分类(一维特征、一维以上的特征、层级分类等)

2.统计(在分类基础上初步学会用简单的统计对资料作出分析,能看懂和学习用实物图示、图表和数符号等记录方式表征统计结果)

四、几何形体

1.平面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梯形

2.立体图形: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

3.形体之间的关系与等分

五、量比较及自然测量

1.比较大小、长短、粗细、高矮、厚薄、宽窄、轻重、容积等量的差异

2.感知量的守恒、量的相对性和传递性

3.自然测量(能利用自然物作为量具来测定物体的长短、高矮、宽窄等)

六、空间和时间

1.空间方位:上、下、前、后、左、右、里、外、远、近等

2.空间运动方向: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向下等

3.区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昨天、今天、明天、星期、年月的名称及顺序

4.认识时钟:长针、短针及其功用,认识整点和半点


2022-07-29
展开全文 收起
幼儿园教授音乐课的老师一定是需要唱歌、跳舞、弹琴等技能吗?

幼儿园音乐活动,是培养幼儿音乐的兴趣,渗透简单的乐理知识,利用音乐学习其他学科。教师不一定需要掌握很专业的音乐理论基础及一些专长,只要教师的水平和幼儿差不多,就可以进行授课。

奥尔夫音乐理论强调了原发性和自创,因此,音乐教育的基础就是在音乐中的情感表现,教师是引领者、参与者、合作者。只有音乐响起,老师就和孩子一起伴随音乐唱、跳、玩,表现的越自然越有说服力。

老师们会觉得音乐课要上好,就需要老师会唱歌,会跳舞,会弹琴,其实不然。

比如:唱歌的教学,教师不用示范,播放音乐,跟着音乐做动作,跟着音乐打节奏,不断听同一首歌,反复多听几次,孩子们就会唱了,不用老师一句一句的教。

再比如:舞蹈的教学,老师要示范给孩子,就需要老师会跳舞,同样的道理,老师可以给孩子们看视频教学,孩子们一样可以去学。教师也跟着学并可以指导幼儿。

弹琴对现在的幼儿园一样也不需要了,任何音乐只要播放多媒体教可以了。不要回到传统的教师弹琴,幼儿跟音乐做动作,现在是老师和孩子一起听音乐做动作,还增加了融洽的师生关系。

   

2022-07-29
展开全文 收起
什么是幼小衔接课程?

幼小衔接课程是指幼儿园的孩子在过渡到上小学之前的一段时间,对幼儿进行入学准备的衔接课程,称之为:幼小衔接课程。

学前班和幼小衔接课程的区别在于,学前班重点是把小学一年级要学习的知识提前教授,家长担心孩子上学跟不上课程,而提前学习的内容。

幼儿衔接课程是从幼儿即将离开幼儿园跨入小学前的心理准备、行为习惯准备、人际交往准备及入学知识准备。

幼小衔接课程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幼儿不可拔苗助长,一定要从生理,心理,知识三方面做好准备,才是幼小衔接课程的核心内容。


2020-05-22
展开全文 收起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五街九号方正大厦一层,
京学集团

邮编:100085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五街九号方正大厦一层,
京学集团

邮编:100085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