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班幼儿音乐教学重点:
(1)对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感兴趣,喜欢倾听优美的声音,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熟悉、喜爱的歌曲和乐曲,初步学会使用表演道具。
(2)学习感受性质鲜明单纯、结构短小明晰的歌曲和有标题的器乐曲的形象、内容和情感,在感受的同时进行多种方式的创造性表达,体验比较典型的摇篮曲、舞曲、进行曲、儿童歌曲等不同情趣。
(3)能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地倾听或观看自己喜欢的音乐和舞蹈表演。
2.中班幼儿音乐教学重点:
(1)能在一定时间内注意力比较集中地倾听、观赏音乐、舞蹈作品,积极地感受音乐、舞蹈所表现的不同情绪,养成安静倾听、欣赏的习惯。
(2)在有对比的情况下,学习分辨音乐中差别较明显的高低、快慢、强弱特征和音色的变化,体验这些变化所表达的情意。
(3)能正确区分二拍子和三拍子的音乐,感受二拍子和三拍子音乐的不同情趣。
(4)在掌握前奏、间奏、尾奏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和表现乐句、乐段的开始和结束,初步了解音乐结构中的重复与变化的规律,体验倾听和观赏活动的快乐。
3.大班音乐教学重点:
(1)有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和情趣,能够欣赏更多不同性质、不同风格的乐曲、歌曲和舞蹈,更加细致地感知和体验这些音乐作品的内容和独特风格,感受不同形式的艺术美。
(2)进一步学习使用其他各种非音乐的艺术手段,提高体验和表达音乐情趣的能力,能用自己的喜欢的表现方式大胆表达较复杂的乐曲是如何推进情节、表达情感的。能在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恰当的用服装、道具等多种形式表达内心的感受。
(3)就音乐形象与情节展开想像,为用音乐表演手段(如戏剧表演等)进行二度创作式的表现做准备,并在此过程中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和把握。
1.儿童准备:进餐前按12步洗手法洗手,饭前15分钟,儿童不做剧烈活动,儿童饭前随洗手随吃,无等待现象。
2.教师准备: 老师取餐、分餐前穿好分餐服、戴好口罩与三角巾(或帽子),并将手洗干净,准备好餐具:根据幼儿年龄使用餐具(托、小班使用勺子,中、大班使用筷子)
3.餐桌消毒:清、消、清(餐前10—15分钟进行),方法正确(消、清间隔10分钟)。
4.三岁以下班级,准备一杯温水,方便儿童饭后漱口。
5.正确指导值日生工作(幼儿严禁使用消毒溶液浸泡的抹布)
6.开饭准时,无提前或错后现象。
7.托、小班幼儿教师给幼儿分餐,中、大班幼儿自行取餐。
1.是一种要求师生共同合作计划的活动。
2.是以一个问题为中心的活动。
3.是一种由幼儿生产的探索活动。
4.是一种评价的和有目的的练习。
5.是主张幼儿自发的决定学习目标和内容,在幼儿自己设计、自己负责实行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教师应提前进行备课,准备实验材料,亲手操作科学实验课的内容,确保课堂上实验的成功操作及科学性。
2.材料的准备要确保每个孩子人手一份,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3.科学实验课开展时可以通过提问、设想的方法,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4.操作过程中要让幼儿自己动手去操作,寻求答案。 并引导幼儿把科学现象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系,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5.实验结束后,引导幼儿自己去总结,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第一、区域划分,要考虑到整个活动室的布局,科学合理规范划分。
第二、充分利用材料使各个区域活动相对独立而又开放。
第三、体现动静交替,各区域间互不干扰的原则。
第四、区域划分要体现各区域特点。
第五、区域划分,要从幼儿可方便参与,安全操作的原则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