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的语言活动,注重在一日活动中各环节的培养以及语言领域指导中完成的语言学习,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完整流利的口头表达能力”,侧重幼儿说的部分。
小学语文教育注重书面表达的学习。幼儿园语言学习是以多听、多说、慢慢理解为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学习是以识字、书写、阅读、多看、多写、多理解为主的教育内容。
可以看出幼儿园的语言活动是为小学语文学习打基础的,是为书面学习做铺垫的,因此,幼儿园语言教育一定多给孩子说的机会,而不是把小学语文课程内容提前进行学习。
科学角由四层玩具柜、1个方桌和4把椅子组成,12种玩具 。
第一层:高的放上面一层 (地球仪、哈哈镜、显微镜)
第二层:放大镜、望远镜、多棱镜
第三层:电类的放三层(手电筒、磁铁、电光组)
第四层:测量类的(量重量的天平、容器的沙漏)
科学角培养目标:
1.地球仪:让幼儿了解我们生存的星球叫地球,是圆形的进而让幼儿感知空间概念;
地球上的国家、山川、河流渗透幼儿识字;经纬度让幼儿了解时间和四季更迭变化;基本的地图知识坐标;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精确的定位地图等。
2.放大镜:幼儿依靠直接经验进行科学探究;引导幼儿观察镜中成像的变化。
3.凸透镜,具有聚光作用将光线聚成一束后可以点燃火柴。
4.沙漏:探究沙漏速度与漏口大小、多少的关系;了解沙漏的计时作用。
5.天平:认识天平,了解不同砝码的重量;了解天平砝码的作用,理解平衡的概念;以砝码探索如何称重物体等。
任何物体在空间中均占有一定的位置,并且同周围的物体存在着空间上相互位置的关系,这就是物体的空间方位,也可称之为物体的空间位置。
空间方位的辨别:
是指人对客观物体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关系的判断(即:位置的定向)
确定物体方位需要一个立足点:立足点即以什么为坐标来确定客体的空间位置。
物体的空间位置关系是相对的、可变的和连续的。
主题墙的作用:它可以引导孩子的行为与活动,还能激发孩子的思考,改变孩子的认识和理解。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能与环境有效的对话。主题墙还可以让家长更好地了解主题开展的意义,因而主题墙不仅是一座架在孩子、老师以及家长之间的桥梁,他更是孩子发展幼儿课程的有机结合体!而且主题墙需要随时变化,根据季节变化、节日等适当添减,不能太固定。这样在孩子体验设计的主动性中,让孩子获得新的知识,新的经验以及新的发现。通过主题墙创设,还可以激发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为孩子提供更好的表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