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义:以幼儿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研究课题,以一线教师为研究主体,将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与教育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活动。
特点:目标的直接指向性、组织的自我主体性、内容的现实针对性、方式的灵活多样性。
类型:
教学型教研:以教为着眼点,以课例为载体。
研究型教研:以研为着眼点,以课题为载体。
学习型教研:以学为着眼点,以学习为主线。
1.各种量比较的方法
运用各种感官感知量(视觉、触觉、运动觉、各感觉综合器等);通过重叠法、并放法、对应比较法等。
2.幼儿量排序的方法
1)利用学具操作探索排序。
2)按范例和口头指示排序。
3)说明排序要求和基本方法(排序方向、排序起始线、排序规则、自由排序、寻找便捷排序方法)。
3.学习量守恒的方法(大班的教学内容)
1)运用变式。
2)用同等量的2份物体作守恒判断。
3)用数表示量的守恒:一个长方形是2个长方形也是四个小长方形。
4)渗透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思想。
4.认识量的相对性的方法
1)量的相对性是通过对三个不同量的物体的比较来认识的。
2)运用操作、游戏等方法巩固对量的相对性的理解。
5.自然测量的方法
测量是把待测定的量与一个作为标准的同类量进行比较的过程,这个公认的标准量叫做测量单位。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用测量单位进行的测量叫直接测量。
借助公式得出的测量结果叫间接测量。
幼儿学习的是自然测量:利用自然物为测量单位进行的测量为自然测量。
意义:是认识量的手段,加深对各种量的认识,有助于对不同量的测量工具的初步认识,加深对10以内数的理解,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及测量活动的兴趣。
方法:
1.对不同的量进行测量应选用不同的测量物。
2.讲解演示,教幼儿正确测量的方法和理解测量工具。
3.在生活中、游戏中应用测量活动。
4.理解测量单位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生活区有两个三层玩具柜,玩具比较多一些。
1.玩具柜一,放精细动作的玩具(捏、咬、倒、捏珠子,拧瓶盖、配对)
2.玩具柜二,生活技能训练(刷牙、镜子、洗毛巾、扫地、倒水、切水果、挂衣服、钱包拉锁)
第一层:针线盒、刷牙、镜子
第二层:切水果器、捏夹子、五件套包
第三层:晾衣架、脸盆、一套小簸箕
衣饰架用来演示扣扣子、系带子、拉拉链等工作训练。
生活区培养目标:
1.利用各种游戏,让幼儿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2.培养幼儿自我服务意识
3.练习手眼协调、抓握、捏、剥、拧等精细动作
4.培养幼儿专注力、克制力的训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