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满足幼儿成长的需要。
对2-3岁的托班幼儿来说,进入幼儿园,离开父母,离开熟悉的家庭生活环境,进入一个复杂、陌生的全新社会性集体环境,这种无形的环境压力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创设的环境务必是幼儿熟悉的,应从他们的生活实际着手,引导他们用多种感官,从多个侧面感知,达到以景生情、以情促知的目的。
2.娃娃家是有“家”的特质的环境。
为幼儿创设一个舒适、随意的氛围,让幼儿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完全融入到熟悉的,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如同在自已的家里一样放松自如地游戏着。创设以真实物为载体的适宜婴幼儿认知的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对婴幼儿认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入学能力是幼儿在学前阶段为了适应小学学习生活而进行的生理、心理、能力、习惯各方面的准备。它既包括一定的知识技能的储备,更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亲社会行为,还包括生活自理能力等。为幼儿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作奠基,这是一个准备的过程,但并不是一个提前学习的过程。
幼小衔接入学能力课程从幼儿的入学愿望、学习兴趣、生活能力、行为习惯和交往能力等方面入手,着重能力的培养,帮助每一个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让孩子提前适应集体生活,养成良好的行为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促进孩子多元智能的开发,让孩子从学龄前阶段喜欢学习、主动学习,使幼儿在进入小学之前拥有良好心理状态。
1.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1)从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做起,让孩子学会自己穿衣、洗脸、叠被、整理房间、端饭、吃饭、擦桌子、扫地、过马路等小事,自己管理物品,如书本、文具、玩具等。每次课前学会自己整理书包,把教科书、作业和各种文具分门别类摆放整齐。
2)帮助幼儿建立时间概念,学会管理时间。培养孩子按时就寝、按时起床的习惯。
2.兴趣的培养
1)注意观察孩子,了解幼儿真正的兴趣所在,因材施教,培育孩子的突出特长。
2)为了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可以提前带孩子去即将就读的小学学习,熟悉校园环境,对学校产生亲切感。
3.学习品质的培养
着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习惯、态度、能力。培养幼儿端正的学习态度,学习任务必须自己完成。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握笔写字的姿势,正确的坐姿。鼓励幼儿学会计划与反思;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幼儿勤于思考;为幼儿提供使用各类工具的机会,学会借助工具解决问题。
4.任务意识与规则意识的培养
鼓励幼儿自主安排合理的学习与玩耍时间,有效规划自己的零花钱,主动做家务,参与班级、家庭各项规则制定和遵守,从而有意识地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5.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
培养幼儿的礼貌意识,能够照顾身边人的感受和情绪,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幼儿自身的心理素质,注重逆商的培养。
1.起床时间提前5分钟播放音乐,提示幼儿要起床了,生活老师拉开窗帘。
2.午检:检查幼儿是否有发热、身上是否有异常等,午检流程:一摸、二看、三问。
3.小班幼儿教师帮助穿衣服,大班幼儿能自己穿的尽量自己穿。
4.根据季节(冬季、夏季有别)正确地指导幼儿穿衣服。
5.上衣----裤子----袜子----鞋【穿衣方法:系扣衫(幼儿可将衣服反面朝前,双手抓住领子,双臂向后甩,将衣服披在肩上,再伸胳膊穿袖子,穿好后,系扣子);穿裤子(双手抓住裤腰,先伸一条腿进裤腿,再伸另一条腿进裤腿,提裤子);穿袜子(双手抓住袜子口,伸脚,提袜子)】
6.穿好衣服后,幼儿能自己叠被子的可让幼儿自己学着叠被子。
7.冬季穿衣时要照顾好幼儿不要着凉,对于穿衣服慢的幼儿,教师可先将上衣协助穿好。
8.幼儿穿好衣服后,检查幼儿有无穿三条腿现象。
9.提示幼儿穿好衣服后入厕、搬椅子、洗手。
10.儿童离开床铺后,教师整理被子,做湿式扫除。
11.开窗通风须在幼儿穿好衣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