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要加盟 > 教育教学
班级物品的摆放规则有哪些?

区域包括益智区、美工区、数学区、生活区、阅读区、娃娃家植物角、科学角。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布置图书区美工、娃娃家、生活区布置在离水源较近的地方,动静分离建构区远离图书区环境布置温馨丰富,充分发挥功能性。

一、玩具柜不靠墙(用环境控制行为)

二、玩具柜不衔接

三、明确教室家具数量,一区一桌,以防相互干扰,大的空地用玩具柜隔开,以免孩子在教室跑动发生危险。


2020-05-22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与幼儿一起阅读绘本?

在精选绘本的基础上,教师或者家长应该和幼儿一起阅读,一起感受经典图书的美妙故事。“每一个相同的故事会因阅读声音的不同而不同,每一幅相同的画面会因眼睛观察的不同而不同。”除了常规的阅读外,教育者更是应该和幼儿一起开展绘本的阅读。精读时,教育者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导幼儿运用全身各种感官,尽快地进入自主阅读,在精读中感受快乐,获得心灵滋养。

拿到一本新的绘本如何开始阅读呢下面有几个步骤教师可以借鉴:

1.教师不要急于给孩子念故事,而是应该让幼儿看图讲述,让幼儿通过仔细观察画面来创编故事,这样有助于今后幼儿的表达能力与创编能力。

2.幼儿看图讲述一遍二遍……每个幼儿都可以看图讲述,教师也可以根据画面创编故事。这样让幼儿慢慢理解原来故事都是人们创编出来的,是可以和别人不一样的,越有新意越好。

3.当幼儿对绘本图书的画面比较熟悉后,教师就可以开始进行绘本故事讲述了,这个时候训练的是孩子的倾听能力,孩子已经对画面不好奇了,兴趣点在故事内容上,所以,幼儿听故事就会很认真,教师提示幼儿听故事要学会问“问题”。哪里听懂了?哪里没听懂?不懂的地方学会问老师,问大家。

4.第二次念故事的时候,可以把故事里面的形容词挑出来,让幼儿解释是什么意思,看幼儿是否理解了形容词的意思,幼儿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会使用。如果幼儿不理解,教师就可以讲解给幼儿,或者让幼儿之间进行讨论,对新词汇的理解进行加深学习。

第三次念故事的时候,就可以让幼儿开始续编故事,教师可以让幼儿假设故事还有发展,会发生什么事?让幼儿大胆设想创编,把故事继续编下去。这样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故事的联想能力。


2022-07-29
展开全文 收起
口述应用题在学前儿童学习加减中的作用是哪些?

应用题的结构及特点

1.应用题的结构:情节数量关系两者缺一不可,数量关系有包括了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2.应用题的特点:源于生活,为幼儿表象活动提供素材,符合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普遍性特点

口述应用题在学前儿童学习加减中的作用

1.是幼儿掌握加减运算的有力工具和必要基础

2.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抽象能力发展思维分析综合能力发展思维推理(知识迁移)能力发展

幼儿自编口述应用题(学习模仿)

1.讲的是事件

2.要有两个数(已知条件)

3.提出问题(未知条件)


2022-07-29
展开全文 收起
幼儿园各年龄段音乐活动指导的重点是什么?

1.小班幼儿音乐教学重点

1)对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感兴趣,喜欢倾听优美的声音,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熟悉、喜爱的歌曲和乐曲,初步学会使用表演道具。

2)学习感受性质鲜明单纯、结构短小明晰的歌曲和有标题的器乐曲的形象、内容和情感,在感受的同时进行多种方式的创造性表达,体验比较典型的摇篮曲、舞曲、进行曲、儿童歌曲等不同情趣。

3)能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地倾听或观看自己喜欢的音乐和舞蹈表演。

2.中班幼儿音乐教学重点

1)能在一定时间内注意力比较集中地倾听、观赏音乐、舞蹈作品,积极地感受音乐、舞蹈所表现的不同情绪,养成安静倾听、欣赏的习惯。

2)在有对比的情况下,学习分辨音乐中差别较明显的高低、快慢、强弱特征和音色的变化,体验这些变化所表达的情意。

3)能正确区分二拍子和三拍子的音乐,感受二拍子和三拍子音乐的不同情趣。

4)在掌握前奏、间奏、尾奏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和表现乐句、乐段的开始和结束,初步了解音乐结构中的重复与变化的规律,体验倾听和观赏活动的快乐。

3.大班音乐教学重点:

1)有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和情趣,能够欣赏更多不同性质、不同风格的乐曲、歌曲和舞蹈,更加细致地感知和体验这些音乐作品的内容和独特风格,感受不同形式的艺术美。

2)进一步学习使用其他各种非音乐的艺术手段,提高体验和表达音乐情趣的能力,能用自己的喜欢的表现方式大胆表达较复杂的乐曲是如何推进情节、表达情感的。能在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恰当的用服装、道具等多种形式表达内心的感受。

3)就音乐形象与情节展开想像,为用音乐表演手段如戏剧表演等进行二度创作式的表现做准备,并在此过程中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和把握。


2022-07-29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做好幼儿餐前准备活动?

1.儿童准备:进餐前按12洗手法洗手,饭前15分钟儿童不做剧烈活动儿童饭前随洗手随吃,无等待现象。

2.教师准备: 老师取餐分餐前穿好分餐服戴好口罩与三角巾(或帽子)并将手洗干净,准备好餐具:根据幼儿年龄使用餐具(托小班使用勺子,中大班使用筷子)

3.餐桌消毒:清清(餐前10—15分钟进行),方法正确(消清间隔10分钟)。

4.三岁以下班级,准备一杯温水方便儿童饭后漱口

5.正确指导值日生工作(幼儿严禁使用消毒溶液浸泡的抹布)

6.开饭准时,无提前或错后现象。

7.托小班幼儿教师给幼儿分餐,中大班幼儿自行取餐。


2020-05-19
展开全文 收起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世纪中心A座1233,
京学集团

邮编:100101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世纪中心A座1233,
京学集团

邮编:100101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