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学会对应方法
2.通过对应,不用点数就能知道哪组多,哪组少或者一样多。
3.能理解和运用“一样多”、“不一样多”、“多”、“少”等词汇。
教学方法:
1.重叠法
2.并置法
好奇好问、喜欢探究是孩子的特点。孩子对生活和事物的探究成了幼儿学习科学、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半日活动围绕主题,追求探索性、操作性的动态性。
1.从环境的隐性铺垫——活动环节的细节安排——教学活动的选择,都为幼儿提供了探索和发现的机会,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自主探究。
2.晨间的区域活动、餐前谈话都是从幼儿身边入手,激发幼儿探索的热情。
3.将主题贯穿于半日活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4.半日活动的价值在于教师是否能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是否有利于幼儿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发放详细活动过程,让家长了解半日活动的流程。
6.在半日开放的活动中,加入家长参与部分,让家长感受主题活动的乐趣。
什么是平和:
平和是一种内在的平静,是一种安静的方式。可以使你温和地、平静地审视事物,然后理解它。平和就是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当你认识到所有人都是人类大家庭一分子时,就会获得平和的心态。
为什么要实践平和:
拥有平和的心就会免于烦恼和忧伤。没有平和之心,就会想要控制所有人和事。平和使我们免于暴力、偏见和不公,如果每个人都做到平和,我们所接触的人就能感到被爱、尊重和公正对待,人们之间的差异,就会被看成一种能带来好处的优势,而不是斗争的理由。
指导建议:
A.教师语言:
教师在渗透平和美德时,注意语言要温和、友善。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直呼长辈姓名,不对他人恶语中伤,即使在非常生气的时候,也要尽量保持温和的语气。当他人有过错时,要和善地指出,不使用攻击性语言。
B.教师行为:
生活、工作中,教师要做到为人随和、温婉,用微笑面对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当遇到困难和阻碍时,要学会思考,不暴躁。努力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善待周围人,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平和、安全的精神环境。
1.介绍幼儿园教育理念与教育总目标
2.介绍4~6岁幼儿各能力发展目标与测评
3.介绍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4.介绍本园幼小衔接课程内容
5.介绍幼小衔接实施方法
6.介绍本园课程与其他幼小衔接课程的区别
7.展示幼小衔接课程幼儿成果(视频、照片、课业单等)
京学幼儿园每个月都有新的主题,根据主题内容、核心,老师一起探讨主题墙的内容。确定主题内容,找一些关于主题墙的图案,然后指导新老师做关于主题墙内容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