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就是帮别人完成他做不到的事情或者没有时间做的事情。帮助并不是去做别人想让你做的事情,而是主动去承担和完成的事情。帮助就是给予他人需要的东西而不是他们想要的东西。
为什么要实践帮助:
人们常常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或者完成工作。很多事情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够实现目标,如果一个人不愿意帮助别人,他就不会合作。人们经常需要帮助,在学习和生活中,如果你乐于助人,你们就会相互关心,彼此信任,建立共同的目标,团结合作使工作完成得更加顺利。
指导建议:
A.教师语言:
教师用语言进行引导时,要注意区分两类幼儿:一类是被动帮助的,另一类是主动帮助的。对于主动帮助他人的幼儿要及时给予肯定,如“你真是一个爱帮助他人的好孩子,老师都应当向你学习。”
B.教师行为:
需要教师以榜样的作用引导幼儿。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经常主动地对幼儿说:“你需要我的帮助吗?”幼儿自然也会学会这句话“你需要我的帮助吗?”并以行动去帮助他人。
先平面后立体。
认识平面的发展顺序: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梯形等。
认识立体的发展顺序:球体、正方体、圆柱体、长方体、圆锥体。
形体感知与词的联系:配对—指认—命名。
配对:指找出与给定的范围图形相同的图形。
指认:是按成人口述图形的名称找出相应的图形。
命名:是说出给定图形的名称。
形体与实物形状的联系:
几何形体与实物等作比较;几何形体作为区分物体形状的标准。
京学创意美术分:2-3岁,3-4岁,4-5岁,5-6岁 四个年龄段的课程内容。
2-3岁以培养绘画兴趣为主,到了3岁以后才进入绘画技巧学习。京学教育注重幼儿学习的系统性,创意美术课程也是非常系统的给幼儿设置了30类,192节课的美术活动课程。下面是系统学习绘画的30类课程体系:
1.点的变化
2.线的变化
3.线的方向
4.线的关系
5.线的质感
6.想象的形
7.几何形
8.生活中的形
9.不规则的形
10.负形
11.色彩的认识
12.色彩的明暗
13.色彩的冷暖
14.色彩的互补
15.色彩的情感
16.认识空间在绘画中的表现
17.平面绘画
18.立体空间绘画
19.位置空间
20.色彩空间
21.笔触的质感
22.纸的质感
23.布的质感
24.生活中线的质感
25.质感综合绘画
26.平衡规律绘画
27.节凑规律绘画
28.主次规律绘画
29.纹样饰品
30.整体规律绘画
人的大脑是一个整体,左半脑重于逻辑思维,右半脑重于形象思维,对孩子来说,右半脑比成人占较大优势,但随着年龄增长,这个优势会逐步减弱。所以,我们应该抓住时机,巩固和发展这个优势。美术绘画的教育就是利用有趣,新奇、刺激、启发和诱导的方式,让幼儿去感知事物的外形、结构,主要特征等,通过想象力和形象思维,开发幼儿右脑发育。
有人认为如果某些孩子在幼儿时期有一定的绘画天赋,将来长大了就一定能成为画家。其实,小画家和大画家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幼儿时期画得相当出色的孩子,长大以后真正成为美术工作者的并不多。但是,许多医生、园林工人、科学家、建筑师的成才之路,却常和他们的儿童时期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幼儿的绘画最大的特点是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幼儿时期,通过绘画活动,培养这种素质是非常有利的,为幼儿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绘画可以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力,想象力,创造力。因为在绘画中,幼儿通过绘画去造型、添加色彩,表达大自然的美。
幼儿绘画教育有利幼儿心智发展,因为它是“视觉艺术”,能使得幼儿手、脑、眼协调并用,因而,绘画是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及心智发展,更能挖掘幼儿的潜能的一种手段。
多让幼儿绘画,对幼儿体、智、德、美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