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认识点。
2.认识长线与短线、横线与竖线、斜线与折线。
3.学习生活中的形状。
4.认识各种颜色。
5.让幼儿自己创作,综合运用多种色彩。
教学要求(大班):
1.理解数组成的含义,知道2以上的数都可以分成2部分,2部分合起来是原来的数。
2.懂得一个数和它分出的2个数之间的关系:一个数比它分成的两个数都大,分成的两个数都比原来的数小。
3.懂得分成的两个数之间的互补和互换关系,并掌握10以内各数的全部组成形式。
教学方法:
1.运用讲解演示法教数的组成。
2.通过操作,启发幼儿探索数的组成规律(互补、互换、可逆)。
3.运用组成的规律学习新的组成知识(学习了3、4,自己探索学习5)。
4.用多种方法复习巩固10以内各数的组成知识(操作法、游戏法、儿歌法)。
幼儿美术是指3—6岁学龄前儿童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它包括绘画、手工等内容。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情感和体验,发展自身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美术鉴赏力。幼儿美术教学的重点应是创造意识的启迪,而不是技能的传授。因此,通过绘画指导幼儿如何思考远比知识技能的传授更重要。
在教学中以系统的形象思维训练为主要内容,以绘画、手工等活动为手段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与各学科有机配合,在全面提高幼儿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勇于独创、有丰富情感、有审美情趣及良好个性品质、更聪明的一代是我们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
美术教学法的几个教学原则:
1.启发幼儿自愿接受学习的原则
美术教学不同于一般说理性科目,它要靠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激励来唤起幼儿敞开心灵的大门,不能有任何强制性。首先,要让幼儿对所画,所做的内容、形象有强烈的兴趣。要用童心去想幼儿所想,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激活他们的创作欲望,让他们内心产生创作的冲动。再者,配合教学要有丰富多彩的认知活动。如春天来了,让孩子们到外面去观察迎春花、桃花、玉兰是怎样由含苞到开放的,花从里飞着的蝴蝶长着几个美丽的翅膀,翅膀上有什么样的花纹。不仅让孩子捕捉观察物体瞬间的变化,还可以让幼儿做长期的观察。如让孩子在动物角或家中养鱼、养鸡、养鸟,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动态变化,让他们从小就知道大自然和人们的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另外,还要配合教学开展游戏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增长知识。如把所画的人物、动物都做成活动教具,让孩子可以通过玩活动教具掌握其结构,自由变化出各种动态,同时配合听音乐、舞蹈、讲故事、看录象、玩拼图等多种活动,增加对所画、所做内容的体验。
2.鼓励幼儿自我发现、自我创造的原则
美术教学必须创造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活动的环境和条件,以此来设计教学过程。我利用幼儿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让他们无拘无束的、不分时空的自由想象,给所画物体注入生命,注入感情,特别是用拟人化、主观情绪化的手法去画一些人物、动物,他们就像在画他们自己。在幼儿作画过程中,要经常为他们画出的新颖、离奇、夸张、变形、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作品加油,让全班幼儿为他们敢想、求异的精神鼓掌。
3.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科学性、系统性原则
区别教学内容、方法科学与不科学的标准就在与其是否适合幼儿绘画年龄发展阶段与生理成熟程度,是否有益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精神需要。幼儿园阶段,教学内容要特别强调绘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创造意识的启迪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从绘画造型能力来说,主要掌握线、形、色和简单的绘画工具、材料以及简单的组织画面的能力。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难易顺序来说,线由涂鸦期的乱丝线、圆弧线、曲线到垂直线、水平线、斜线;行由圆形、方行、三角形到组合形,也就是由平面基本形到组合形为主;色由三原色(红、黄、蓝)到三间色(橙、紫、绿);人物画贯穿于幼儿园美术教学始终,由涂鸦期的蝌蚪人、火柴人到双勾人;要让幼儿逐步了解人物、动物的主要结构、简单动态,在画面中有主次、大小的进行构图。
绘画是一种智力活动,既有思维,又有表达,是一个完整的绘画创造过程。强调先教幼儿会想再会画,这是因为思维在先表达在后,“意在笔先”,两者不能偏废。过去教学中只重视技巧表达,而忽略了思维训练,现在不能因为强调思维训练而忽视基础的知识技能。
4.客观、公平、合理评价幼儿作品的原则
评价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首先,我们不能用培养绘画专业人才的眼光看待幼儿的作品,不要使美术教学偏离了开发潜能、提高素质的方向。教师要面向全体幼儿,不要只重视尖子学生,要使每个幼儿都受到艺术教育。教师要根据每个幼儿的基础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评价幼儿的作品是一个提高幼儿审美能力、集思广益的过程,要让幼儿人人参与,积极发表意见看法。我平常在教孩子画画时就喜欢把全部孩子的作品一张一张展示出来。让孩子互相审视、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心里明白,谁的画颜色搭配的好,谁的画构图有主次,谁的画想象的新鲜有趣,自己的画有哪些不足……通过大家品评,孩子们的自信、自强、自爱逐步增长,他们的创造性会更强,画画更有动力。
中国画是指用毛笔蘸墨水在宣纸上画画。这是中国特有的一个画种,是东方绘画的代表。对于孩子来说,主要是对中国画的热爱态度的培养,当然也可以尝试学习其绘画方法。孩子要学习怎样握毛笔,怎样舔笔,怎样洗笔,怎样画中锋和侧锋等线条,怎样控制墨、色、水的份量以形成浓淡墨色等。
首先,学习中国画要重视孩子兴趣的培养。可从他们生活中最喜欢的玩具或动画片人手,自然地引入中国画的欣赏。如《小蝌蚪找妈妈》、《鹬蚌相争》、《熊猫百货商店》、《螳螂捕蝉》等都是用中国画的形式创作的动画片,生动、传神,充分体现了中国画的特点。家长在和孩子们共同欣赏的同时,引导他们与其他的动画片进行比较,从感性上对中国画有初浅的认识。接着可带领孩子一起选购画中国画所需要的材料。在选购的过程中,孩子获得了对工具材料的认识。有了绘画的工具和材料以后,还要教会他们这些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但由于学前儿童自身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的学习就不可能像成人艺术家那样,笔要学习线、点、面、皴、擦,用笔要有方圆正侧、转折顿挫,墨法要学习浓墨法、淡墨法、破墨法、泼墨法、积墨法、焦墨法、缩墨法等方法。学前儿童所学习的用笔和墨法应是那些最基本的方面。
在用笔方面:
首先要学习毛笔的握法,即笔杆垂直,大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捏住笔杆,无名指托住笔杆,手掌握空。
其次,还要学习舔笔和洗笔。
第三,孩子要学习用笔的方法主要是中锋和侧锋。执笔端正,运笔时笔杆垂直在纸上运行,线条稳重圆浑为中锋,使笔头侧着在纸上运行,笔尖常在线的一边,线条变化较多为侧锋。在墨法上,学前儿童只学习用浓墨和淡墨分别作画。例如,教孩子画向日葵即可先蘸淡墨画圆形花盘,再在中心加一点略深的墨色;将笔洗净,用橘黄色画向日葵的花瓣,用略淡的墨画花杆和叶子,再用浓墨勾出叶脉。经过多次的练习就可以掌握一定的运笔、用墨技能。有了这些基础后,可与孩子一起欣赏一些大师的作品并进行有趣的练习。比如,欣赏了齐白石的《群虾》和吴冠中的《白桦》、《森林》后,可让孩子进行粗线条、细线条的练习;欣赏了吴作人画的《骆驼》和《熊猫》后,可让孩子进行浓墨、淡墨的练习。通过这些练习让孩子逐步掌握水墨画的基本表现方法,这样就可以自如地进行水墨画的创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