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保护好奇心,点燃持续探索的火花
在一日活动中努力营造有利于幼儿创新能力培养的氛围,抓住发生在幼儿身边的每个能激起他们思考、想象以及感兴趣的事、物、情景。激发幼儿内在的创造冲动。让他们陶醉在充满乐趣的探索活动中。
二、“等待”与“点拨”,推动持续探索的深入
“等待”与“点拨”,从表面上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方法,但实际上它们都是教师介入幼儿活动的方式。教师适时适度地采用“等待”、“点拨”等介入方法,是推动幼儿深入持续探索的必要手段, 教师只有适时适度地采用“等待”、“点拨”等介入方法,才能让幼儿在自主探索活动中感到成功的滋味,也只有感受了成功才能唤起他们继续探索的热情。
三、借助表格记录,促进幼儿对探索活动的再验证再发现
观察记录是探究活动(特别是科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幼儿借助表格真实记录活动的各种现象结果,便于幼儿回忆探索操作的过程,能促进幼儿对探索过程进行比较,从而让幼儿萌发再实验、再验证、再发现的欲望。幼儿在探索后会乐于拿着记录表与同伴交流结果,在交流中一经发现与自己不同的想法,便会产生争论,有了争论就会相应地产生再次实践验证的动力。
四、及时评价,强化幼儿的持续探究欲望。
评价是为了支持幼儿更深入探索的需要。思维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评价的目的就是在此过程中推动幼儿的思维进程,强化他的探究欲望,这才是有价值的评价。
五、提供自由探索的条件,延续幼儿探究热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这些都要求我们教师重视幼儿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为他们的探究活动提供有利的支持。创设有利于幼儿自主探究的物质环境,充裕的时间和丰富的材料是孩子们自由操作、持续探究的重要保证。使幼儿在没有压力和框架的状态下,随时随地直接操作,自由进行持续探究,感受成功的喜悦。
业务学习不是大杂烩,需明确思路,梳理思路,园长及教学主任要明确需要教师提高什么?掌握什么?明白什么?
业务学习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和必要措施。
搞好教师的业务学习,要科学组织。要针对本园实际情况,做到“三有”:即有目标、有内容、有步骤,使教师人人心中有数。
业务学习计划是从属于学期总计划及教研课题研究的,是教研计划的一个部分,它的内容广泛,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将专题研究的理论学习融于其中。
2.将观摩教学内容及日常教研活动内容融入其中。
3.将有关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文化修养的内容融入其中。
4.将发展本园特色的学习内容融入其中。
教学要求(大班):
1.理解数组成的含义,知道2以上的数都可以分成2部分,2部分合起来是原来的数。
2.懂得一个数和它分出的2个数之间的关系:一个数比它分成的两个数都大,分成的两个数都比原来的数小。
3.懂得分成的两个数之间的互补和互换关系,并掌握10以内各数的全部组成形式。
教学方法:
1.运用讲解演示法教数的组成。
2.通过操作,启发幼儿探索数的组成规律(互补、互换、可逆)。
3.运用组成的规律学习新的组成知识(学习了3、4,自己探索学习5)。
4.用多种方法复习巩固10以内各数的组成知识(操作法、游戏法、儿歌法)。
1.告知新教师,教案是教师上课的思路体现,教案记录着教师的教学轨迹,反映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对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活动设计、活动延伸、教学反思。
3.教案书写应规范、干净、整齐,反映着教师的工作态度与书写基本功,不可小视。应站在幼儿学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目标描述清楚,语言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