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要求(大班):
1.理解数组成的含义,知道2以上的数都可以分成2部分,2部分合起来是原来的数。
2.懂得一个数和它分出的2个数之间的关系:一个数比它分成的两个数都大,分成的两个数都比原来的数小。
3.懂得分成的两个数之间的互补和互换关系,并掌握10以内各数的全部组成形式。
教学方法:
1.运用讲解演示法教数的组成。
2.通过操作,启发幼儿探索数的组成规律(互补、互换、可逆)。
3.运用组成的规律学习新的组成知识(学习了3、4,自己探索学习5)。
4.用多种方法复习巩固10以内各数的组成知识(操作法、游戏法、儿歌法)。
立定跳远训练,可反映人体的爆发力。在测评时,儿童两脚自然分开站立在起跑线上后,脚不得踩线、过线,双脚原地起跳,尽可能往远处跳,不得垫步或连跳的动作。测量两次,记录最好成绩。以厘米为单位。
1.指导幼儿的绘画过程
幼儿的知识和能力是由经验中来的,特别是绘画活动更离不开幼儿的直接经验,他们的绘画内容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更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所以我注重创设让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动手动脑,去观察、体验和感受,去获得很丰富的直接经验。在指导幼儿们进行绘画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多想一想之前经历过的事情,用生活中的什么物品代替来表达他们出他们内心所想画的情景。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并自学采取行动。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
3.幼儿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利用。
要理解童心,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不追求完美,应注意发现画面上每一根线条、图形、色彩能传达的幼儿的思想和情感,赞赏幼儿点点滴滴的创造,并提供机会让幼儿进行分享、交流使他有更多沟通。和幼儿进行沟通,用幼儿的思维想象力来和他们进行交流,引导出他们所想的情景并呈现在画纸上。
4.尊重幼儿
评价儿童画并不是一个死的标准,每个幼儿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的画也就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有的作品只有他自己看得懂、说的清,因此,教师在评价幼儿美术作品时要尊重幼儿、善于发现幼儿作品中的精华所在,表现出接纳、赞许的态度,尊重孩子的美术作品能体现孩子敢想敢画敢说的特点,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美术活动带来的成功感和喜悦感!
总之,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教师尽量少干预,强调创造的过程,善于观察、分析孩子的各种情况,准确把握,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教给孩子技能技巧,让孩子画出心中的画,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人的大脑是一个整体,左半脑重于逻辑思维,右半脑重于形象思维,对孩子来说,右半脑比成人占较大优势,但随着年龄增长,这个优势会逐步减弱。所以,我们应该抓住时机,巩固和发展这个优势。美术绘画的教育就是利用有趣,新奇、刺激、启发和诱导的方式,让幼儿去感知事物的外形、结构,主要特征等,通过想象力和形象思维,开发幼儿右脑发育。
有人认为如果某些孩子在幼儿时期有一定的绘画天赋,将来长大了就一定能成为画家。其实,小画家和大画家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幼儿时期画得相当出色的孩子,长大以后真正成为美术工作者的并不多。但是,许多医生、园林工人、科学家、建筑师的成才之路,却常和他们的儿童时期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幼儿的绘画最大的特点是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幼儿时期,通过绘画活动,培养这种素质是非常有利的,为幼儿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绘画可以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力,想象力,创造力。因为在绘画中,幼儿通过绘画去造型、添加色彩,表达大自然的美。
幼儿绘画教育有利幼儿心智发展,因为它是“视觉艺术”,能使得幼儿手、脑、眼协调并用,因而,绘画是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及心智发展,更能挖掘幼儿的潜能的一种手段。
多让幼儿绘画,对幼儿体、智、德、美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