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礼貌:来园与所有人打招呼问好;与送自己的亲人道别;与同伴之间的交往会使用礼貌用语;在活动中懂得谦让,课堂上的有序不抢话;会主动说请、您好、谢谢、不客气、没关系、打扰了、给您添麻烦了、我可以帮助你吗?在班级中不同的情景下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没关系;见到客人能主动问好,能在不同情境下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会用礼貌的方式向长辈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
2.尊重:知道父母的职业能体会到父母为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劳;不私自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能表示对老师的尊敬;尊重帮助自己的人;学会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同伴与别人意见不一致时能尊重对方意见;尊重自己的独特性。
3.承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认真做好每件事情;做错了,主动承担,并意识到今后不再做错;自己答应的事情要完成;接受新任务能努力完成;相信自己 只要努力任何事情都能做好;独立完成一次任务;擦滑梯;做好值日生工作。
4.宽容:原谅他人、理解他人;知道人都不会故意做错事;不轻易指责别人;包容别人的不足;能感受他人情绪变化;能保持愉快情绪;能说清楚原谅他人的原因。
5.惜物:爱惜、节约物品、善待周围的事物;用废旧纸张做贺卡;不浪费粮食;节约用水;初步理解资源再利用。
6.合作:理解合作需要相互协商和体谅;知道合作的重要性;在意同伴之前的感受;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喜欢与同伴玩合作游戏,如:一起搭建房屋,共同完成一幅作品;与同伴一起游戏时,能商量分工和玩法;自己的玩具和图书愿意和其他小朋友分享。
7.爱心:关心父母和老师,愿意帮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喜欢主动帮助小朋友;愿意亲近班里的小朋友和老师;在老师的引导下,能为大家做事情;喜欢参加小组活动,关心活动结果;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奏国歌,升国旗时能自动站好。
8.诚实:做错事能主动承担错误;捡到他人物品主动交还;知道说谎是不对的;不给未完成的事找借口。
9.帮助:看见他人有困难,力所能及地帮助做些事;帮助托班小朋友穿衣服;帮助同伴整理衣物,玩具,图书。
10.分享:能将自己的见闻分享给小朋友;能将自己喜欢的玩具分享给小朋友玩;能将自己喜欢的图书分享给小朋友看;能将自己的食物分享给他人。
11.善良:能照顾病人或受伤的人;主动帮助弱小;主动做让他人高兴的事;能照顾小动物;能照顾植物;能照顾老人;能照顾弟弟、妹妹。
12.服务:有服务他人的意识;喜欢做值日生;愿意服务小朋友;在家能主动服务爸爸、妈妈,为他们拿东西。
13.耐心:知道耐心的意思;能耐心的做事;能有耐心等待他人说完话,再自己讲话;能等待他人用完物品,自己再用。
14.服从:知道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能按游戏规则执行;能按课堂规则执行;能按家庭规则执行;能按区域活动规则执行;能按工作规则执行。
15.快乐:能让自己寻找快乐的事;能在情绪不好的时候,控制坏脾气;学会给予他人快乐;理解自己快乐与他人快乐的关系。
16.勇气:有勇气承认错误;有勇气接受挑战。
17.平和:能在他人发生争执时,不争吵;能在自己不开心的时候不发脾气;能在他人要求自己做不想做的事情时,能转变态度。
18.感谢:理解老师的辛苦,能主动用语言表示感谢;能体会俩人对自己的帮助,用行动表示感谢;能体会社区人对自己生活的帮助,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帮助。
19.同情:知道他人身体不适,能表现出同情的语言和行为;对受伤的小动物能表现出同情的行为;对同伴之前受委屈的人能表示安慰。
1.写达成效果部分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在教学上可以吸取的教训,在教育教学上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
4.写学生的最佳互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幼儿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幼儿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幼儿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更多幼儿园加盟精彩内容:幼儿园如何实现高效管理,实现低风险运营?
什么是礼貌:
礼貌就是懂礼节,言行得体,替他人着想,举止文雅。与人相处,使别人感觉自己是有价值的,被关怀、被尊重的。礼貌是为了给他人一个好印象,所采取的行为方式。不仅仅是初次见面的人要有礼貌,对于朋友、亲人也要做到有礼貌。当你需要别人帮助时候,要说:“请……”;得到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在别人说话时不打断别人,也是一种礼貌。对父母、长辈、教师也要有礼貌,这表示对他们尊重。
为什么要实践礼貌:
对人礼貌会让人们感到被尊重和认可,对方下次会愿意帮助你。礼貌就像一块磁铁,它会使你具有吸引力。不讲礼貌的人,会给人冷漠、疏远的感觉,人们会远离这样的人。
指导建议:
第一、利用环境创设让幼儿感知文明礼貌教育。
第二、利用榜样示范让幼儿感知文明礼貌教育。
第三、利用生活学习经验让幼儿感知文明礼貌教育。
第四、通过故事、儿歌等,萌发幼儿讲文明有礼貌的意识。
第五、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第六、将礼貌教育融于日常生活之中,巩固文明礼貌习惯。
教师语言:
礼貌用语是贯穿一日生活的。清晨时,要主动问幼儿及同事“早上好!”;离园时要主动与幼儿及同事“再见!”;请幼儿或他人帮忙时应说:“请您帮助我做……可以吗?”当得到他人的帮助后,要及时说“谢谢!”当小朋友使用礼貌用语或礼貌行为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这样会帮助幼儿养成礼貌的美德。
教师行为:
鞠躬、握手、双手接送物品、为他开门等等,都是教师应当做到的礼貌行为。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保持微笑、点头致意都是教师应该做到的。用礼貌的行为带动幼儿是培养幼儿懂礼貌的最好手段。
1、数学、表达练习单,每周五发放一次幼儿已经完成的内容部分,幼儿未完成及不会的内容暂时不发放。 2、美德、科学小实验,主题练习单,音乐练习单每学期结束时一起拿回。 3、手工练习单托、小班隔周发放一张。中、大班每周五拿回一次完成的作品,幼儿本周没完成的拿回家完成。 4、英语练习单学期结束时拿回家。 5、指读本每周带回家一次,周一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