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学习不是大杂烩,需明确思路,梳理思路,园长及教学主任要明确需要教师提高什么?掌握什么?明白什么?
业务学习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和必要措施。
搞好教师的业务学习,要科学组织。要针对本园实际情况,做到“三有”:即有目标、有内容、有步骤,使教师人人心中有数。
业务学习计划是从属于学期总计划及教研课题研究的,是教研计划的一个部分,它的内容广泛,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将专题研究的理论学习融于其中。
2.将观摩教学内容及日常教研活动内容融入其中。
3.将有关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文化修养的内容融入其中。
4.将发展本园特色的学习内容融入其中。
1.园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2.对理论理解不够。《纲要》不是理论。
3.记录中没体现“教育理论学习”。
4.园长基本不参加业务学习或很少参加。
5.没有提前学习和备课。
6.记录中表现一本多记(杂事)。
7.记录过于简单,不能体现学习过程(学习什么?讨论什么?解决什么?提高什么?)
8.选择的教育理论学习内容在实践中体现不充分。
1.写达成效果部分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在教学上可以吸取的教训,在教育教学上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
4.写学生的最佳互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幼儿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幼儿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幼儿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更多幼儿园加盟精彩内容:幼儿园如何实现高效管理,实现低风险运营?
1.要养成习惯
每天可以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场合,给幼儿讲故事。比如在休息的时候、区域活动的时候、进餐的时候、每天临睡前。一旦养成了听故事的习惯,就容易长期执行了。同时研究指出,教师如果能每天花些时间给孩子讲故事,那么这些孩子长大后行为出现问题的风险可能会降低。此外,如果教师能够认识到在婴幼儿时期开发智力的重要性,并每天在孩子身上投入一点时间,那么孩子日后的认知和学习能力都会得到改善与提高。
2.让讲故事的过程变得有趣
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不要只是把这件事作为例行公务,语气枯燥、干巴巴地念课文。幼儿虽然在听故事,他同时也在学习,教师应该力求不断渲染故事环境,比如角度形象创设、努力摆脱或掩蔽自己的身份、按故事角色形象的个性及特点来寓情于景。教师如果能够同时调动他的各种学习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双手、大脑等,就会很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所以,在选择故事书的时候,最好选择那些图文并茂的。在开始阶段,以图画为主,色彩鲜艳,形式多样,会吸引幼儿的注意。
3.让幼儿参与到讲故事的过程中
每次讲故事,都可以由幼儿自己选择想听的故事。当幼儿对于一个故事比较熟悉的时候,就可以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设计各种问题,鼓励他们回答和参与,甚至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来创编故事。
1.介绍幼儿园教育理念与教育总目标
2.介绍4~6岁幼儿各能力发展目标与测评
3.介绍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4.介绍本园幼小衔接课程内容
5.介绍幼小衔接实施方法
6.介绍本园课程与其他幼小衔接课程的区别
7.展示幼小衔接课程幼儿成果(视频、照片、课业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