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趣味性游:蒙眼贴鼻子、蒙眼敲锣、套圈、赶小猪、猪八戒背“媳妇”、吹气球、钓鱼等
2.竞技性游戏:跳绳、拍球、拔河、投篮、接力赛、俯卧撑等
3.多人共同完成的游戏:一人三足、手足情深、呼啦圈、抬轿子等
什么是平和:
平和是一种内在的平静,是一种安静的方式。可以使你温和地、平静地审视事物,然后理解它。平和就是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当你认识到所有人都是人类大家庭一分子时,就会获得平和的心态。
为什么要实践平和:
拥有平和的心就会免于烦恼和忧伤。没有平和之心,就会想要控制所有人和事。平和使我们免于暴力、偏见和不公,如果每个人都做到平和,我们所接触的人就能感到被爱、尊重和公正对待,人们之间的差异,就会被看成一种能带来好处的优势,而不是斗争的理由。
指导建议:
A.教师语言:
教师在渗透平和美德时,注意语言要温和、友善。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直呼长辈姓名,不对他人恶语中伤,即使在非常生气的时候,也要尽量保持温和的语气。当他人有过错时,要和善地指出,不使用攻击性语言。
B.教师行为:
生活、工作中,教师要做到为人随和、温婉,用微笑面对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当遇到困难和阻碍时,要学会思考,不暴躁。努力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善待周围人,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平和、安全的精神环境。
1.设计活动方案,确定活动目标、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等。
2.协调安排各环节负责人,准备活动材料、道具、奖品等。
3.通知发放到家长手中。
4.亲子运动会前一天彩排。
5.活动当天各人员安排到位,做好紧急事件处理预案。
6.活动流程:
(1)开幕式:园长讲话(运动的目的意义,与园长祝语)
(2)主持人宣布活动内容与要求
(3)运动员入场(运动员进行曲)
(4)集体韵律操
(5)运动会开始
(6)运动会闭幕式:颁奖(前三名奖项)、致辞
7.准备的运动项目,每个年龄段不少于三个项目,建议,一个是妈妈带孩子的,一个是爸爸带孩子的,一个是爸爸妈妈一起带孩子的比赛项目(家长未到或家庭成员不齐,由教师安排顶替参与活动)
8.一个项目同时三到五个班家长同时进行(同年龄班级)每个项目,每个项目设定: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或者叫小勇士奖、小猛虎奖等。
9.设专人为计时员两名:起点、终点。
10.各班轮流进入活动场地参加比赛(其他家长观看)
11.每个班都需提前一个活动就做好准备入场。(由指定教师负责按顺序提醒各班)
12.比赛当中,须安排一名老师带领喊加油、带领鼓掌等。
13.比赛结束后其他奖项统一由各班教主带领奖品,回班发放。
1.礼貌:入园主动问老师好;入园主动与同伴问好;主动与父母说“再见”;请求别人帮助说“请您帮忙”;对帮助自己的人说“谢谢你的帮助”;知道入园时的礼仪,要求一见面时会与老师、同学主动问好。
2.尊重:能尊重爸爸、妈妈的劳动;尊重爷爷奶奶;尊重和自己不一样的人,知道每个人都值得尊重;会赞赏自己的朋友,尊重自己与众不同;长辈讲话时认真听,并听从长辈的要求;在提醒下能做到不打扰别人;知道不经允许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借别人的东西要归还。
3.承担:初步渗透承担。
4.惜物:节约用水;不破坏物品;轻轻拿小椅子轻轻放。
5.合作:能和小朋友一起游戏;不争抢、争夺玩具;有好玩的玩具能与同伴一起玩。
6.爱心:热爱尊重父母;愿意为家人和他人做事情;能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温暖、爱父母、亲近与依赖长辈;不伤害小动物;爱小朋友,喜欢和小朋友交往;认识国旗,知道国歌。
7.诚实:不说谎;不随便拿别人东西。
8.帮助:体验帮助他人的乐趣;友好和睦相处、友善互助。
9.整洁:吃饭不掉饭菜;有餐前餐后如厕后洗手习惯;开始注重口腔卫生,喜欢刷牙;能整理自己的玩具,摆放整齐;能摆放好书架上的图书;能叠好自己的衣服、裤子;会用餐巾、手绢擦干、擦眼泪。
10.分享:有好吃的能分给爸爸妈妈;有喜欢的玩具能和熟悉的朋友一起玩;能把自己心爱的物品分享给自己最喜欢的人。
11.善良:能关注爸爸、妈妈的情绪;体谅他人的辛苦;不伤害小朋友的身体;不伤害小动物;不伤害植物。
12.服务:能为爸爸妈妈做些事情:放鞋子、接水、摆放餐具等;能主动为别人开门关门;能帮助别人搬椅子;能帮助小朋友放玩具。
13.耐心:有等待意识;知道做事情需要耐心。
14.服从:有初步的规则意识;能按简单游戏规则去遵守。
15.快乐:快乐地与小朋友交往;快乐地做事;快乐地学习。
16.感谢:能理解父母的辛苦,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麻烦父母;对帮助自己的人能主动表示感谢;能用语言表达对他人的感谢。
17.同情:看到受伤的小动物有同情心;有帮助他人的意识;看到哭的小朋友能表现同情的语言或行为;身边的人生病或不开心时表示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