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要加盟 > 教育教学
中班儿童美德发展的目标是什么?

1.礼貌来园与所有人打招呼问好;与送自己的亲人道别;与同伴之间的交往会使用礼貌用语;在活动中懂得谦让,课堂上的有序不抢话;会主动说请您好谢谢不客气没关系打扰了给您添麻烦了我可以帮助你吗?在班级中不同的情景下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谢谢没关系见到客人能主动问好,能在不同情境下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会用礼貌的方式向长辈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

2.尊重知道父母的职业能体会到父母为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劳;不私自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能表示对老师的尊敬;尊重帮助自己的人;学会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同伴与别人意见不一致时能尊重对方意见;尊重自己的独特性。

3.承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认真做好每件事情;做错了,主动承担,并意识到今后不再做错;自己答应的事情要完成;接受新任务能努力完成;相信自己   只要努力任何事情都能做好;独立完成一次任务;擦滑梯;做好值日生工作。

4.宽容原谅他人、理解他人;知道人都不会故意做错事;不轻易指责别人;包容别人的不足;能感受他人情绪变化;能保持愉快情绪;能说清楚原谅他人的原因。

5.惜物爱惜、节约物品、善待周围的事物;用废旧纸张做贺卡;不浪费粮食;节约用水;初步理解资源再利用。

6.合作理解合作需要相互协商和体谅;知道合作的重要性;在意同伴之前的感受;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喜欢与同伴玩合作游戏一起搭建房屋共同完成一幅作品;与同伴一起游戏时,能商量分工和玩法;自己的玩具和图书愿意和其他小朋友分享。

7.爱心关心父母和老师,愿意帮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喜欢主动帮助小朋友;愿意亲近班里的小朋友和老师;在老师的引导下,能为大家做事情;喜欢参加小组活动,关心活动结果;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奏国歌,升国旗时能自动站好。

8.诚实做错事能主动承担错误;捡到他人物品主动交还;知道说谎是不对的;不给未完成的事找借口。

9.帮助看见他人有困难,力所能及地帮助做些事;帮助托班小朋友穿衣服;帮助同伴整理衣物,玩具,图书。

10.分享能将自己的见闻分享给小朋友;能将自己喜欢的玩具分享给小朋友玩;能将自己喜欢的图书分享给小朋友看;能将自己的食物分享给他人。

11.善良能照顾病人或受伤的人;主动帮助弱小;主动做让他人高兴的事;能照顾小动物;能照顾植物;能照顾老人;能照顾弟弟、妹妹。

12.服务有服务他人的意识;喜欢做值日生;愿意服务小朋友;在家能主动服务爸爸、妈妈,为他们拿东西。

13.耐心知道耐心的意思;能耐心的做事;能有耐心等待他人说完话,再自己讲话;能等待他人用完物品,自己再用。

14.服从知道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能按游戏规则执行;能按课堂规则执行;能按家庭规则执行;能按区域活动规则执行;能按工作规则执行。

15.快乐能让自己寻找快乐的事;能在情绪不好的时候,控制坏脾气;学会给予他人快乐;理解自己快乐与他人快乐的关系。

16.勇气有勇气承认错误;有勇气接受挑战。

17.平和能在他人发生争执时,不争吵;能在自己不开心的时候不发脾气;能在他人要求自己做不想做的事情时,能转变态度。

18.感谢理解老师的辛苦,能主动用语言表示感谢;能体会俩人对自己的帮助,用行动表示感谢;能体会社区人对自己生活的帮助,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帮助。

19.同情知道他人身体不适,能表现出同情的语言和行为;对受伤的小动物能表现出同情的行为;对同伴之前受委屈的人能表示安慰。


2020-05-21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确定本园教研专题?

1.教研专题的确立

1)确定教研内容的依据

根据教师在实践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遇到的困惑来确定教研内容。

2)由谁来确定教研内容

由教师和业务管理者一起讨论,共同来确定研究内容。或者是由教师们先提出自己的困惑问题和需求,再经过集体研讨来确定或者是由业务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当前教师在实践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困惑来确定。

3)确定教研内容的方式

通过多种方式来确定教研的内容,而且这些方式都体现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思路。

主要包括:业务管理者通过日常进班看活动了解观察教师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2.确定教研课题方式

1)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收获和对教研的需求。

2)通过园长与骨干教师一起分析讨论,提炼出研究课题。

3)通过各年龄班组内的讨论研究确定。

4)通过实践观摩共同找出教师存在的共性问题。


2020-05-20
展开全文 收起
老教师如何带领新教师写教案?

1.告知新教师,教案是教师上课的思路体现,教案记录着教师的教学轨迹,反映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对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活动设计活动延伸教学反思。

3.教案书写应规范干净整齐,反映着教师的工作态度与书写基本功,不可小视。应站在幼儿学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目标描述清楚,语言简练。


2022-07-29
展开全文 收起
学习儿歌的技巧?

儿歌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听说能力,还能让孩子增长见识发展想象力陶冶情操。以下是几个教孩子学儿歌的技巧:

1.首先内容要和孩子的生活紧密联系,不同的地域的文化是不同的,选择孩子能理解的感兴趣的题材。在不同的时节教孩子学不同的儿歌,儿歌具有主题明确语言浅显节奏明显容易唱方便记忆等特点。

2.结合动作,一些儿歌是以生活中的现象和事物作为主要内容的,比如《小手帕》,在教孩子学的时候就可以拿块手帕并结合动作表演给孩子看,让孩子边看边学边记忆。

3.有的儿歌故事性强,可以给孩子详细地讲解故事内容,孩子理解了,才有兴趣学。

4.现在有许多好的儿歌被收集成册,可以买这方面的书籍,教孩子的时候,最好能配上些简单的音乐,哼给孩子听,吸引孩子学唱的兴趣。除了配上音乐,还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配有插图的儿歌书籍,看着形象可爱色彩鲜艳的图片,孩子学习的兴趣怎么会不增加呢。另外,一些关于儿歌的音像制品也能起到类似的效果。

5.平时也可在课间等待时,组织已经准备好的幼儿来复习学过的儿歌,合理利用过滤等待时间。

6.在熟悉儿歌的基础上,编排一些简单的民间拍手游戏,在玩中学,复习以往学过的儿歌。

7.随时年龄增长,幼儿发音逐渐清晰,儿歌转向了绕口令,对幼儿语言发音训练有好处,教师带领幼儿多说,多练习,如果幼儿出现说绕口令时发音不正确,或者嘴绕不过来,就需要放慢速度,多次练习,幼儿熟悉后,在加快语速。

 

2022-07-29
展开全文 收起
分类教学在各年龄段中的要求有哪些?

小班:

1.学习从一堆物体中,根据范例或口头指示分出一组物体。

2.学习按照物体的某一外部特征(颜色形状)和量(大小长短高矮)的差异进行分类,每组物体在4个左右。

3.要求理解并掌握有关词语:“一样”“不一样”“放在一起”“都是”

中班:

1.让幼儿按照某一物体的量(宽窄粗细薄厚轻重)的差异分类,每组物体一般不超过5个。

2.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3.理解并掌握相关词汇。“合起来”“分开”“分成”

大班:

1.学习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大小和颜色颜色和形状大小和形状大小和薄厚)

2.让幼儿自由分类,用语言表达“为什么把这些放在一起”

3.理解集与子集之间的关系:例如:苹果多还是红苹果多?

 

2022-07-29
展开全文 收起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五街九号方正大厦一层,
京学集团

邮编:100085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五街九号方正大厦一层,
京学集团

邮编:100085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