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告知家长孩子的拖延行为需要重视,并帮助孩子加以改正。
其次和家长分析一下幼儿拖延行为养成的原因有哪些,根据家长提供的信息,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做事情拖延,一方面是手眼协调能力还在发育当中,有些动作牵扯到的小肌肉还不够强壮;比如学习系鞋带,用卷笔刀削铅笔之类的。但是另外一方面的原因有可能是反映了他内心不够自信。关于自信心的问题其实更多是需要家长的改变。有些小朋友在家里几乎不用自己动手整理玩具,基本上都有人代劳。这也意味着这些小朋友在家里也没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管理自己,比如怎样收拾玩具更整齐,怎样摆放绘本更容易找到自己最喜欢的故事等等。因此,改变教养方式,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加幼儿的自信心,就可以改变幼儿的拖延行为。
 
                        1.将班级孩子平均分在一周内,在入园、离园时都能够在这一周与每一位家长进行沟通,沟通时间不宜过长,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这一周的情况。
2.如有需要约谈家长,安排好时间随时进行。
 
                        1.教育孩子钱财来之不易。可以通过将一些老一辈人生活的故事,或者看一些以前的人生活的电影,引导孩子知道从前那么些人是怎么吃苦,也可以带孩子去自己上班的地方去体验,知道父母是怎样辛苦赚钱,让他知道一点酸甜苦辣,才会珍惜现在拥有的东西。许多父母心疼孩子,不舍得让孩子吃苦,更别说让孩子自己去赚钱了。这种对孩子的过分保护,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没有多大益处的。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可以要求他们在家里参加劳动,获得报酬,这种培养方法比较安全,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父母一定不能心疼孩子,必须坚持让他们完成任务才能支付报酬,让孩子体验到赚钱的辛苦。而且父母支付的报酬不能过高,劳动也不应该过于简单,否则,也难以产生教育的效果。
2.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父母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教育上必须要做好榜样的作用。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要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父母的榜样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家长以身作则勤俭节约、勤俭持家,在平日里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做到了勤俭节约,在吃、穿、用等方面不和别人家孩子攀比,给孩子买衣服、玩具等讲究适用,不追求高档,不给孩子赠送昂贵礼品。家长在生活上注意节俭,不铺张浪费,给孩子做榜样。
3.教会孩子学理财。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孩子手中的零花钱越来越多。如果孩子没节制地使用零花钱,给他们再多的钱都是没用的,而且还会养成他们铺张浪费的行为。因此,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让孩子知道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从小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并引导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钱,养成储蓄的好习惯。父母应该从小给孩子灌输正确的理财观念,教育他们正确地认识金钱和财富。不应该一味重视理财技能的培养,更要重视正确理财观念的树立。因此,在培养孩子理财观念时,父母应该先有一个长远的目标,然后围绕这个目标去理财。在理财方式的选择上,压岁钱理财,首先要遵守一个原则,那就是低风险,因此,定期储蓄、基金定投、分红险等产品都是压岁钱理财的首选。孩子应该从小就明白,钱不是万能的,但是钱又是每个人生存于世的基本保障,因此,他们必须学会如何管理钱财,如何让钱“活”起来。
另外,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准备一个自己的记账本,把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详细地列在本上,然后每个月或每周陪孩子一起进行汇总,让他们反思每笔钱是否都花在该花的地方。
 
                        1.日常工作注重细节,工作中不出差错,不让家长找出问题
2.经常和家长沟通班级各方面的情况,做到信息通畅
3.多了解班级每个幼儿情况,知道幼儿发展所需,有效与家长进行交谈,和家长共同研讨做什么、怎样做,可以让幼儿更好发展
4. 多与家长进行沟通,晚上离园告诉家长在园情况,早晨送园了解幼儿在家情况
5. 在与家长交谈时,语气不卑不亢,表现出对孩子的关心和爱
6.教师与家长共情,知道家长所需
7.家长合理的要求,班级教师努力做到
8.用教学成果展示,让家长看到孩子的成长与变化
9.不收礼,不接受任何贿赂,用正直、专业的态度赢得家长的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