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激发幼儿兴趣,保护幼儿天性
幼儿最大的兴趣是对凡事都是好奇的,喜欢多问。好奇心和探究欲是学习的原动力和内驱力,它不仅能提高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使认识活动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二、参与活动体验,体验活动乐趣
有位教育大师说过:“孩子的学习是听过就忘记,看过就记住,做过就理解。”这也阐明了孩子的思维和学习方式。很有必要让学生直接感知、进行亲身体验,并且动手操作,从而帮助他们以最迅速、最便捷的方式获得知识、经验,进而体验到活动的乐趣。在主题活动中,我为幼儿的亲身实践创设了大量的机会,变以往的被动接受为如今的主动操作、探索和学习。
(一)在直接感知中培养兴趣
在主题活动中,幼儿要和周围的事物及其社会现象紧密相连,我们尝试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听、看、摸等)直接感知周围的事物,以现象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在探索中,幼儿能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进一步加深对周围事物的了解,从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愿望。
(二)在亲身体验中学会探究
在主题探索活动中,给予幼儿充足的动手、体会的机会,让幼儿自主获得一些生活经验,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了实际的问题,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三)在动手操作中训练语言
随着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孩子表达和表现越来越呈现出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趋势。
主题活动的开展是幼儿的兴趣所在,活动中他们积极与材料互动,运用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主题活动的探索过程,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三、把握家教资源,引导儿童主动发展
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家庭教育资源在幼儿主动性的培养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怎样开发家庭教育这块宝地,更好地为幼儿探究主题活动服务,是进行幼儿教育的的又一课题。在主题活动中,要发现那些积极参与到主题活动中的家长,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更让孩子容易接受,这一部分幼儿的主题探究的兴趣也明显提高,幼儿的探索能力不断提高,已经积累了一些自己喜欢的探索方法,知识经验也日渐丰富。在开展主题活动前,我们先向家长分发主题活动前的调查表,请家长了解幼儿的兴趣点,然后请家长和我们一起设计主题,并请家长协助收集主题活动中的许多材料。
1.集体教学活动以主课程、知识掌握、讲解讨论等为主,下午2:00~3:30这个时间段为宜。
2.集体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提前备课,准备材料,教具等。
3.集体教学要求教师表情丰富,微笑,语气有变化,以免幼儿坐不住及注意力不集中。
4.集体教学活动坐在地毯上或者小椅子上进行。
5.集体教学要有常规,如:幼儿坐姿要端正、幼儿之间适度距离、小朋友起身走动要从其他小朋友身后绕行、不打断别人说话。
6.集体教学中幼儿讨论及表达时,引导幼儿轻声说话,不要大声说话。
7.导入活动:说儿歌、唱歌或讲故事,提示幼儿不可喊说、喊唱,让幼儿学会轻声说、唱。
8.集体教学需要演示教具或观看视频时,物品及视频不可过小,以免幼儿看不到或看不清楚。
9.集体教学尽量不要被幼儿的其他情况打断,因此,任何一位教师进行集体活动时,其他二位教师要进行辅助教学。
10.辅助教学的教师不要作为旁观者坐一边,而应参与教学活动中,起到辅助及协作的作用。
1.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2.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3.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4.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5.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历年大纲对汉语拼音学习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曾经有过直呼的要求,默写的要求,帮助阅读的要求。这些年来,有越来越降低目标的趋势:指出拼音是识字的工具,是学习普通话的工具。
幼儿园老师要想丰富户外活动内容,首先要知道户外活动有包含了哪些活动:
1.户外活动操类:徒手操、器械操
2.户外活动集体游戏类:
歌谣游戏,一边说儿歌一边做游戏。例如:找朋友,丢手绢,吃毛桃等。
竞技游戏,教师为幼儿布置好场地,全班幼儿分组竞争进行的游戏。例如:快递员、小勇士、小司机等
教具类游戏,教师利用一些教具,带领幼儿一起参与的活动。例如:彩虹伞、体能训练、拓展运动等
1.户外活动分散游戏类:是一些幼儿自选的自制户外玩具。例如:沙包、飞盘、拍球、跳绳、赶小猪、放风筝、风车等
2.户外活动自然环境类:玩沙、玩水、攀爬、游泳、远足等
总之,幼儿园户外活动其实很丰富,教师要多利用幼儿园的户外环境,创设出丰富多彩的适合幼儿玩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