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要加盟 > 教育教学
近代儿童音乐教育体系有哪些?

1. 1.达尔克洛兹音乐教育体系
埃米尔·雅科·达尔克洛兹,瑞士教育家。1900年前后,他任日内日瓦音乐学院音乐理论教授期间提出了“体态律动”学说,并在这一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音乐教育体系。达尔克洛兹音乐教育体系的理论核心可以归纳为: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审美情感教育,这种目标是通过儿童在音乐活动中不断获得积极情绪体验的过程来达到的。人对音乐的情绪体验与人对自身情绪的体验的认识,反映都是通过自己的身体和动作来进行的。因此,在音乐训练中,只训练脑子,耳朵或嗓子是不够的,人的整个身体都必须受到训练。鉴于以上观点,他在其音乐教育体系中主要安排了以下三方面的课程内容:合乐动作、即兴表演、视听练耳。
2.柯依达音乐教育体系
佐尔坦·柯依达匈牙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柯依达音乐教育体系创建于20世纪初,这一体系目前在匈牙利音乐教育体系中普遍采用,在世界范围内也得到广泛的承认。可以搭载其音乐教育体系的建设中逐渐形成以下主要特色:一个长活动为主要教学内容;以优秀音乐,特别是民族的优秀音乐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儿童自然发展法”作为课程锦缎派的主要依据;强调乐谱读写能力的培养并为此建立了独特的教学方法体系。
3.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卡尔.奥尔夫,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14年毕业于慕尼黑音乐学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军队服役,战后一直作为专业作曲家在地方歌剧院任职并继续从师深造。1924年和友人君特一起创办了“体操——音乐——舞蹈”学校,以成人为教育对象开始他作为音乐教育家的生涯。1930-1935年,奥尔夫完成了5卷《学校音乐教材》的写作,并开始对儿童音乐教育发生兴趣。二战之后,他和友人开设了一个第49工作室,专门从事设计、改制和制造奥尔夫乐器。19世纪末,欧洲艺术创作领域出现了一股强大的突破传统文化禁锢的回归自然的思潮。基于这种背景,奥尔夫发展了一种独特的音乐创作风格,他把这种新音乐称作“Elementar”,这种音乐的基本原则逐渐发展成奥尔夫音乐体系的基本核心。Elementar一词德文中具有原始的,基础的,初级的,元素性的,自然的,抚育证明力的等多种含义。

奥尔夫体系的课程内容包括嗓音造型、动作造型和声音造型三个方面。嗓音造型又可分为歌唱活动和节奏朗诵活动。动作造型又可分为律动、舞蹈、戏剧表演、指挥和声势活动。声音造型即指乐器演奏活动。
奥尔夫体系的教学组织形式是集体教学和综合教学。集体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儿童创造交流,分享合作的机会。创作、表演、欣赏三位一体;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综合教学是为了给儿童创造获得全面、丰富、综合审美体验的机会。以上这些特点对于个体发展处在原始阶段的儿童来说,不仅十分适宜,而且也是十分必要的。
4.铃木音乐教育体系
铃木,日本小提琴家,音乐教育家。铃木出生在乐器制造家庭。铃木从小就学习小提琴,曾赴德国专门拜师学琴。1946年,通过教幼儿演奏小提琴的时间开始其“天才教育体系”的建设,到50年代已取得显著成绩,60年代中期,在日本受其才能教育的儿童已超过20万。由于这种体系能使许多儿童在较小年龄或较短时间内获得小提琴演奏技巧方面的可观进步,因此很快获得了世界音乐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成为近现代儿童音乐教育领域又一重要体系。铃木音乐教育体系的教育思想是:才能是通过后天的有效教育发展起来的。因此,为儿童提供优良的教育环境时才能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2022-07-29
展开全文 收起
中大班建构区背景墙如何体现年龄段特点?

环境创设一直是幼儿园生活的重要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包含了各个班级在教育教学过程的痕迹,班级的环境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有效手段;是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学习和成长的见证;是为幼儿提供充分表现、观察和学习的机会与空间的平台。建构区幼儿非常喜欢去,钻石班建构区设计的用幼儿的照片做出相框,用树枝挂在上面营造出温馨的感觉。幼儿经常在建构区发生争抢,营造相对温馨的氛围也让幼儿在玩耍时情绪不那么激动。

在班级环境文化的创设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有效地将教育价值引入到环境当中去。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教师的职责在于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让幼儿在互动中学习,并获取知识。这样,幼儿才会在与环境互动的“平台"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2020-05-22
展开全文 收起
幼儿园户外活动器械及玩具如何保管与收藏?

1.幼儿园户外器械一般分为大型器械、中型器械、小型器械。幼儿园后勤人员要对户外器械每天检查、每日擦洗。定期保管,出现问题及时保修。

2.幼儿园日常户外玩具也有很多分类,球类、小车类、沙包飞盘类,高跷、垫子等。

3.各类户外玩具分类放指定的位置及玩具筐中,每月各类玩具清洗一次。每学期添加与更新破损玩具。

4.有些户外自制玩具可由各班自行保管,户外活动时间带出来,活动结束后拿回。

5.全园集中收放户外玩具的地方,各班取放登记,专人保管与发放。


2020-05-21
展开全文 收起
大班(幼小衔接阶段)如何实施一日流程?

大班实施一日流程中适量减少区域活动时间增加幼小衔接课程时间每周2次区域活动时间,三次幼小衔接时间,尤其到了大班下学期,可减少到一周一次区域活动时间,一周四次幼小衔接课程时间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晨间接待7:00~7:30

晨间拉琴练习 7:30~8:00

早餐时间8:00~8:30

区域活动时间8:30~9:15(一五,为幼小衔接课程时间)

座圈时间9:15~9:30

加餐时间9:30~9:45

微课程时间9:45~10:00

户外活动时间10:00~11:00

微课程时间11:00~11:30

午餐时间11:30~12:00

餐后散步时间12:00~12:15

午休时间12:15~13:30

起床加餐时间13:30~14:00

主课程时间14:00~15:00(特色课程幼小衔接课程时间)

户外活动时间15:00~16:00

微课程时间16:00~16:30

晚餐时间16:30~17:00

离园时间17:00~18:00(课外课时间)


2020-05-19
展开全文 收起
什么是柯达伊音乐教学体系?

柯达伊 左尔坦(1882—1967)是20世纪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柯达伊教学法”是当代世界影响深远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

这个体系具有深刻的教育哲学思想,有高标准的艺术、审美要求。特别在音乐教育中如何学习继承民族艺术文化,在实践中如何吸收、借鉴前人的、国外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等等,柯达伊教育体系在理论与实践中都对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柯达伊不但继承了匈牙利民族文化艺术传统,而且吸收并综合运用了欧洲传统优秀的音乐教学手段。

他的基本音乐教育思想主要包括:

一是以民族音乐为基础。柯达伊认为简练、淳朴、富有生活情趣的民间歌曲是引导孩子热爱民族音乐、继承民族传统的必由之路。

二是歌唱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柯达伊认为,儿童只有积极参与艺术实践才可能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唱歌是普及音乐教育的切实可行又有实效的途径。

三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柯达伊倡导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法”,而不是简单地按照学科知识结构的一般规律来进行教学。

柯达伊认为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要简单地按照学科知识结构的一般规律来进行教学,而应该采用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法则”例如,在学习音符时,最先教儿童生活中熟悉的四分音符即走路时节奏,比直接从全音符开始教起更为直观;学习音阶的时候,从儿童最早掌握的词汇“妈妈”的音调Sol-MI入手,再加入La,然后加入Do、Re便形成了完整的五声音阶。同时他还加入运用手势表现音高的方式,使抽象的音高概念更加直观化,便于儿童的理解。这秉承了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原理的同时,也实现了培斯塔洛奇的“顺应自然的教育原理”在音乐教育中的体现。实践证明,音乐教学中运用适合儿童自然发展规律的方法比生搬硬套地按照音乐理论的逻辑顺序进行教学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特别是在新音乐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柯达伊还受到了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必须通过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个阶段来完成”的教育过程组织原理的启发,强调在学生接受新知识之前必须有充分的“准备阶段”,然后才能进入到新知识的“挑明过程”,讲完新知识点后还必须有“强调阶段”和“评估阶段”。这四个步骤是缺一不可的。只有这样,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才能做到真正的理解。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所强调的是以聆听为先导,以歌唱为中心,以创造为目标的理念,是从感性认识手的”即一切教学都应尽量地放到感官跟前,从事物的感性知觉出发展开教学。

柯达伊强调儿童学习音乐的过程应该是快乐的、循序渐进的,而不应该是简单、枯燥的书写或识谱训练,更不应是一个纯粹为了传播音乐专业名词与概念的过程。早在20世纪60年代,柯达伊教法就引起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广泛关注。20世纪80年代中期柯达伊教法进入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柯达伊教法已经在中国音乐教育界产生了一定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把柯达伊教法的思想贯彻进来。他们对从歌唱教学入手、注重结合本民族音乐和运用柯尔文手势等习以为常。特别是近些年各地出版的中小学音乐教材,基本上都借鉴了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从中国的音乐教育实际情况来看,班级人数多、硬件教学设施缺乏是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课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对于一般的学校而言,广泛普及乐器进课堂和倡导音乐课的自由律动可能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柯达伊教法所倡导的“从歌唱教学”,即以歌唱教学为中心,甚至在刚开始时不需要任何乐器伴奏的音乐教学法确实是很适合我们目前国情的。另外,在这么多学生的音乐课堂里,把柯尔文手势和简单的肢体动作当作教学辅助工具一定比自由律动时的场面容易控制得多、效果也好得多。特别是在解决学生音准问题时,用手势提示往往比弹钢琴带唱的效果要好。因为它不但能给学生视觉上的音高感觉的直接提示,而且能让他们学会聆听自己和他人的声音,并随时调整自己的歌唱。


2022-07-29
展开全文 收起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世纪中心A座1233,
京学集团

邮编:100101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世纪中心A座1233,
京学集团

邮编:100101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