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走的特点:幼儿能走得自然轻松、有精神、有节奏,摆臂较适度,步幅较均匀,身体姿势基本正确。
2.跑的特点:6岁后,初步显示出个人的动作特点,男孩跑的能力稍高于女孩。
3.攀登的特点:经过成人的指导以及自己的不断练习以后,5—6岁的幼儿在攀登时已能表现出手脚交替的动作,但从攀登设备上下来时,多数幼儿仍然使用并手并脚的方法,不过,这时幼儿已能在攀登设备上较熟练、较灵活地做钻、爬、移位、悬垂等动作,动作较灵敏、协调,这表明幼儿控制身体的能力已有了较好的发展。
4.钻的特点:5—6岁的幼儿,钻的能力发展较好,已能较灵敏、协调、正确地钻过各种障碍物。
5.平衡能力发展特点:随着神经和运动器官的发展,五六岁幼儿平衡能力显著提高,走平衡木时,能保持身体正直,上下肢协调,显得轻松自然,而且能大胆地在平衡木上做一些改变姿势的动作,如,边走边做上肢平举、上举、抬腿、蹲下站起等动作;同时,幼儿在活动中还能及时调节身体、适应活动的需要,保持身体自如、平衡,有些6岁孩子还能掌握像滑冰、骑自行车一类对平衡能力要求较高的运动技能。
1.走的特点:走路基本上消除全身紧张的现象,但由于他们腿部缺乏力量,脚掌缺乏应有的弹性,身体左右摆动大,两臂摆动不自然,控制身体的能力差,很难避开障碍物。
2.跑的特点:跑步时已有明显的腾空,但仍以小碎步跑为主,步幅小且不均匀,动作缺乏节奏感,两手臂仍不能配合脚的动作来摆动,常常是直臂摆动,或是将臂夹在身体的两侧不动。
3.跳的特点:已经能够双脚跳起,但动作的协调性较差,弹跳力小,跳得低,手臂的摆动和脚的蹬伸配合不好,脚落地时沉重,不会屈膝缓冲,而且在做跳跃动作时,几乎全身都处于紧张状态,不会将重心前移。
4.投掷的特点:3—4岁之前,幼儿投掷时爆发力小,不会挥臂,物体出手的角度小、速度慢、距离短,不会转体和移动重心,常常将物体往地上扣。由于目测力和协调性差,物体投处的方向也不准,抛球时两手抓球比较困难,掌握不好挥臂和放手的时机。
5.攀登的特点:从双手双脚的攀登来看,3—4岁的幼儿多半会并手和并脚攀登,但动作不够灵敏,协调性较差,手握横木的姿势有时不正确。
6.钻的特点:3岁左右的幼儿通过学习和练习,基本上能掌握正面钻的动作要领,但在钻的过程中,有时还不能较好的地掌握屈膝、弯腰和紧缩身体的动作。
7.平衡能力发展特点:3岁左右的孩子,一般在走、跑、遇到障碍物躲避时都能保持身体平衡,但在快跑、转弯、突然停止、或者从高处跳下时,往往不能及时调节身体的平衡,容易摔倒。此时,孩子已经能走平衡木或窄路,但常常低头、耸肩,走时身体摇晃、两脚不敢交替向前迈步。
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的概念,源起美国,美国总统体育与竞技委员会于1971年给出的体适能定义被普遍接受。它是指个人能力足以胜任日常工作以外还能有余力享受休闲,及能够应付突如其来的变化及压力的身体适应能力。
幼儿体适能概念由飞跃童年幼儿体适能训练研究中心提出并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实践,旨在通过合理的体能训练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增强环境适应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并为未来的生活、学习、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幼儿体适能主要由身体健康发展和心理健康发展组成。身体健康发展主要包括运动相关体能(Skill-related physical fitness)和健康相关体能(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前者主要由爆发力、弹跳力、体耐力、敏捷性、灵巧性、距离感、平衡感、协调性组成;而健康相关体能主要由身体组成、心肺耐力、肌力、肌耐力和柔软性五部分构成。心理健康发展则由专注力、意志力、团结合作、勇敢自信、不怕困难、理性、果断等意志品质组成。
1.在教室里语言区划分的区域是最大的,老师的办公桌是放置在语言区的。老师带着孩子组织活动,比如坐圈时间、微课程要在这里开展,午睡也在这里。老师还可以在这里办公,处理教学工作内容等。
2.语言区里有两个书柜,其中一个是带画板的,有画板的放里面。两边的在外,在外的书柜放孩子的绘本和孩子借阅的图书,或者在家带来的都放在这里。
3.语言区有一个三层的玩具柜,要求摆放字卡、手偶、面具表演的道具,地毯放正中间。
4.语言区还有沙发和靠垫,当孩子阅读的时候可以在此愉快阅读。
5.语言区的圆桌,孩子拿到书后可以坐着这里阅读。
6.老师的办公文件柜子放置教师使用,挂靠牢以及幼儿的纸质作品收藏。
7.语言区的墙上可挂有触摸屏,可以将绘本图书以PPT形式投放在上面,便于老师教学使用,一目了然。电子课件的教学也可在此区域完成。
8.坐圈时间在语言区。一定不是坐在椅子上跟你交流,可以在地毯上面比较放松。
尤其托、小班孩子刚来园情绪不稳的时候,可以近距离的跟孩子们坐在地毯上讲故事,慢慢让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增进感情。所以语言区是六区中最大的,可以进行很多活动内容。包括指读本的学习,表达中的讨论交流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体育游戏是幼儿园体育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完成体育任务的基本方法。
由于幼儿天性活泼好动,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教学形式,幼儿园通过体育游戏来发展幼儿的走、跑、跳跃、投掷、钻爬、攀登、平衡等基本动作。
幼儿园体育课程,不能枯燥地、单调地进行训练,而是通过游戏,给予幼儿练习的机会,使幼儿易于接受,有的游戏甚至不需要任何玩具或器械,只要幼儿聚在一起,就能够玩起来。
因此,体育游戏是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经常见到的一种活动内容,也是老师便于操作,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教学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