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微课程是短时间内的快速学习,不需要导入,所以老师可以让幼儿拿到指读本后直接指读、诵读。
2.在每次学习新课时,先复习上次所学内容,温故而知新。
3.在时间把控上不强求一定是15分钟,从拿到指读本开始复习指读三遍学习过的内容,指读三遍新学内容,就可以了。
4.如果时间充裕,教师可讲解指读本内容,如时间不充足,指读完即可。
优秀的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共同语言的结晶,也是古汉语运用的典范。它们丰富的内涵、优美的意境以及深奥的哲理,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使幼儿受到中国古代文明的熏陶,在它们幼小的心灵留下比较厚实的文化积淀,对幼儿成长具有重要的意识。汉语中包含“形”“音”“义”三个内容,一首古诗也同样包含这三个方面,那么我们在引导幼儿欣赏古诗时,就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结合美术、音乐教育,使幼儿受到全方位的教育,达到整体素质的提高。
首先我们要让幼儿体会古诗中“形”之美,所谓的“形”是文字的写法,具体是指文字的形状;而诗之“形”,是指诗歌的结构。对幼儿来说,抽象的事物对他们来说是不适宜的,我们在选择古诗词时,应尽量选取意象特征比较明显的诗歌。这样的意境可以通过形象的意象展现出来。在实际生活中,幼儿对这些意象有可能接触过。即使没有见过,我们对此的解释也会是轻而易举的。按理说,意境由三个元素组成:意象、空间和人的想象。但要加强幼儿的印象,使之记忆牢固,教师可以把这种诗中的事物作为美术课的题材通过绘画画下来,使那些美好事物形象地展现在幼儿的面前,这样幼儿的兴趣会大增。也可以把这些意象让幼儿学着画下来,实际这样的课已经变成综合性的艺术课了,幼儿不但欣赏了古诗的意境之美,而且还饶有兴趣的学习了绘画,全方位教育的特点便显示了出来。
其次,古诗是文字示范的典范,用词造句确实是精雕细刻,非常典雅。里面的字词不但用意准确,而且讲究平仄,语言铿锵适合于朗读。我们要通过朗读来加强幼儿对古诗的印象。
方法有三:
(1)利用电子课件。古诗配上适当的音乐来朗诵。优美的音乐能够烘托诗歌的意境美,能渲染气氛,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幼儿的朗读兴趣。还能引导幼儿对那种优美的境界产生想象,借此开发幼儿的想象力。
(2)许多古诗本身就是很好的歌词,可以直接谱上乐曲来吟唱,这时这些古诗就变成了优美的儿歌,幼儿的兴趣自然会增加。
(3)配合古诗接龙指读本,画面与文字同时出现,便于理解。
总之,引导幼儿学习古诗,要让幼儿比较好的理解掌握,必须下一番功夫,要开动脑筋,根据不同的故事采用不同的方法。除了以上几个措施以外,有些古诗有非常明显的形体意象,我们可以采取表演的形式向幼儿展示出来,教师表演和幼儿表演相结合,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1.课上可以以游戏的方式来进行讲解,让孩子更快的去理解题目的意思,更快地解决问题。
2.课上可以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孩子之间讨论完成,理解不了的再找老师。
3.多做类似的题目,课后多练习。
首先是情况分析,教学主任要依据上学期全园教研情况与教师专业水平进行分析,找出优势与问题,根据问题才能制定出新的教研计划。
教研计划涵盖:教师培训、教研活动、业务学习三大块内容。具体书写内容如下:
1.全园园本教研计划由三部分组成:
(1)本学期教研工作的总要求。
(2)对不同的教研组提出具体的研究内容及成果方面的要求,并规定解决问题的时间期限。
(3)对教研工作中的组织、制度等方面的改进。
2.教研组计划由三部分组成:
(1)上学期教研组工作的成绩和问题
(2)本学期园领导对教研组工作的要求
(3)本学期教研组的任务及解决策略
3.教研安排:细化每月安排时间与教研内容
1.学会跑起来,我们不妨教会孩子遇到困难时候先奔跑,打消围观的好奇心,迅速逃离危险区域,越远越好,还要扔掉身上的书包、水壶等物品,如果有钱,也可以把钱扔在地上。建议父母一定要多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锻炼身体。
2.要会躲避,如果孩子不能迅速逃离现场,那么就选择安全的地方躲起来,比如商店、宾馆、饭店、民居等等,完全可以在危难之时找到身边的大人保护自己,因为没有人会眼睁睁看着无辜的孩子受伤而坐视不管。所以孩子的基本社交动力也是生活中需要培养的。
3.要冷静,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如果在室内遇到危险,千万不要哭,可以把门迅速反锁,然后找一个别人看不到的狭小的地方躲起来,让自己安静下来,因为你紧张,其实坏人比你还紧张,要保持警惕,注意周边的环境。
4.等待救援,如果你正在逃跑,那么就要迅速跑向警察寻求保护,如果正在躲藏,那么别慌乱,一定要听到警察处置好现场,确认周围都是警察、安全之后,再出来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