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公共环境包括幼儿园户外以及室内(门厅、回廊、通道、平台)等一切开放的公共区域,这些共同构成了幼儿园的整体大环境。
安全性、适宜性、整体性。要尊重幼儿的审美情趣,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幼儿的审美情趣就是幼儿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自己对美的理解、感受和评价。
1.符合幼儿园特点的同时体现园所文化。
2.符合审美要求的同时体现教育功能性。
3.从幼儿角度出发,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体。
4.从环境内容出发,提供更多真实的物品和材料。
5.活动作品更换要及时,可以偶尔穿插一些创意式的、有变化的作品展示。
6.结合教育活动,营造互动式环境,幼儿园教师设计不应该仅仅为了满足幼儿的审美需要,而是在吻合幼儿审美情趣的前提下,结合适当的教育活动,使幼儿接受一些教育。
7.教师要结合主题和季节,经常更换走廊的吊饰环境,让走廊吊饰成为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窗口。
8.幼儿参与创设,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作用,《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吊饰设计是体现学校文化,展现幼儿风貌,传达幼儿思维的一个重要平台。
1.水的实验
实验一 热水比冷水轻
实验二 温度与温度计
实验三 盐的饱和
2.声音的实验
实验四 音调的高低
3.光的实验
实验五 光的多次反射实验六 平面镜的反射
4.电的实验
实验七 什么能导电实验八 摩擦起电
5.空气的实验
实验九 空气的浮力
实验十 空气阻力(一)
实验十一 空气阻力(二)
6.力的实验
实验十二 感知反冲力
实验十三 感知重心
7.化学实验
实验十四 自制洗手液
实验十五 酚酞遇碱变红
实验十六 自制再造纸
小班:
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根据名称取图形及正确说出图形名称。
中班:
认识长方形、椭圆形、梯形,正确说出名称和基本特征(几条边几个角)能从周围环境中取出相似的物体。
初步理解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一个长方形可以分成2个长方形和4个小长方形)能运用图形按要求或自由拼搭。
幼儿的创意美术活动主要包括欣赏、绘画、手工。
授课流程:
1.介绍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欣赏名画(PPT或直接图片,链接电脑或投影到大屏幕)
3.讲解:观看名画内容,分析作品,强调今天学习的重点。(教师不需要示范画)
4.幼儿创作绘画,教师巡视。
5.幼儿作品展示,教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