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知觉是认识数量的第一个途径,是一种无需社会传递的技术。幼儿数概念发生从“自辩数”开始(整体多与少)再发展到认数能力(元素与数的对应),幼儿掌握10以内数概念需经过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一般认识发展过程。
从亲自摆弄、触摸、看具体事物中获得有关物体数量方面的感性经验。经过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渐进过程,能说出总数标志着最初的数抽象成分。再发展到察觉“数”的多一少一,数的守恒、数的互补、数的互逆等。逐步提高幼儿思维的抽象能力与推理能力。
     
1.营造合作互动的宽松氛围
主动接近教师,关心教师,与每一位教师保持亲密的关系,平等自然地与教师相处。良好的校园文化能让教师们感受轻松与爱。
2.发挥个人优势
教师亦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活泼开朗,有的内向腼腆,有的擅长歌舞,有的精于美工,有的爱好写作,有的善于教学。应根据教师各个方面的不同情况,搭配组建班组,如以老带新,将有工作经验和无经验的搭配组合,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等。
3.给教师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幼儿园给每一名教师机会,分工负责一些工作,让每一名教师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与被尊重感。
托小班:与人交往刚刚开始,具有随机性,处于不稳定期,懵懂的浑浊期。
中班:认知能力逐步发展,与人交往相对增多,也开始稳定,交往对象上有明显的指向性,更加多元化,对消极的社会行为更加敏感,处于鲜明的分化期。
大班:与人交往的已经完全分化,逐步进入稳定器。
     
第一、要以提问引导观察,使幼儿观察有目的、细致、有所发现。
第二、在种植、养殖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比较能力。
第三、在发展幼儿观察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她们的观察力和责任心。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比较持久的感知活动,它要求幼儿运用感觉器官去直接感知物体的外形特征,或对两个以上事物做分析比较,对事物的发展变化做前后的观察对比,而种植养殖的开展恰好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
1.竞争意识,从其实质来说就是主动精神,也就是“我要学,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学,要我做”。这种主动不仅是孩子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表现的内在动力,也是及时抓住机遇获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我的孩子也是独生子女,家里都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宠着、爱着,特别是爷爷奶奶,恨不得什么都包办代替,养成孩子依赖性强的坏习惯。这个时候,我就觉得如果长此以往,孩子没有接受锻炼的机会,而一旦养成了惟我独尊的个性后,就必定会在今后的社会中受挫。所以很多时候我就必须得“硬”起心肠,只要孩子能做的就不帮他做,只要孩子能说的就不代替他说,把孩子推到前面而不是老是扶着、抱着,这样才能使孩子逐渐意识到一切都得依靠自己,只有自己付出努力,才能获得相应的成绩,才能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幸福。
2.竞争既要强调实力,又要讲究时效。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惜时、守时、抓紧时间、提高效率的意识和习惯。有意识地指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比如放学回家,先要完成作业才能玩,晚上再精彩的电视节目也不能多看,到了规定的时间就要上床睡觉。慢慢长大后,就让他自己安排作息时间,并督促他执行。有时他马虎偷懒了,也给一些小小的惩罚,让他感受到“如果不抓紧时间就会带来严重后果”的现实,接受教训,逐渐形成时效观念。
3.竞争总是伴随着成功和失败的,怎样正确对待输赢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竞争行为,因此竞争最终将是意志力的较量。一般来说,一个人经受的考验越多,承受的困难和压力越大,意志就会磨练得越坚强,也越不害怕竞争。只有让孩子正确对待竞争中的胜利和失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以后踏上社会才会禁得起各种考验。有竞争才会有进步、有发展。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不但有利于他的健康成长,更是时代的需要。在科技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让孩子懂得爱拼才会赢的道理,才会在社会这个多姿多彩的大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