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要加盟 > 教育教学
如何对幼儿进行“同情”教育?

什么是同情

同情是心灵的一种品质。有同情心就是对人充满怜悯和谅解,即使受到伤害也会原谅他,对人同情愿意抹去他人的错误和伤害,给别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同情也意味着你能感受那些正遭受苦难的人的感受,愿意为他们做一些事情。同情是一种祝福,当你同情他人的时候就是在赠予他温情。

为什么要实践同情

没有同情,这个世界将变得残酷和残忍。人人都会犯错,没有同情,我们就会因每一个错误而受到惩罚。即使这个错误只是个意外并不是故意做的。当我们对人充满同情时,也会因此受惠。我们应主动彼此关爱,不要等到别人争取的时候才显出爱心和善意。同情可以给人带来温暖的感觉,这会让我们彼此都感到安全。

指导建议

A.教师语言:

同情让我们关心他人,关心那些身处困境,甚至犯错误的人。同情可以是分享他人的痛苦,但你不是有意去伤害别人时可以这样说:“我们大家都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我很理解你刚才的心情,你向同伴道歉就可以了。”

B.教师行为:

教师表示同情时可以是倾听。当你的孩子或者同事需要倾诉时,我们的倾听让他知道他不是孤单的。做到同情,有时候我们还需要学会宽容地对待周围的人。别人遇到困难时尽我们的所能去帮助别人。


2020-05-21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丰富幼儿日常词汇量?

词汇是词的集合体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的基础。幼儿期是大量积累词汇的时期。词汇量有两个高速发展期一个在3 岁, 一个在6 岁, 也就是说幼儿时期是词汇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相关的调查结果表明2 岁儿童已能初步使用各种词类( 11 种)其中实词( 90%)也能使用少量虚词( 10%) 。2 —6 岁使用名词和动词最多约占70%其余9种词类的使用仅占30%2 —6 岁儿童词汇量的发展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

一般说, 在正确教育下, 3 岁幼儿可掌握800 —1000 个词, 4 岁幼儿可掌握1600 —2000 个词5 岁幼儿可掌握2200 —3000 个词, 6 岁幼儿可掌握3000 —4000 个词。

词汇的多少直接影响语言表达的质量。可以说词汇量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基础因此丰富词汇对幼儿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加强孩子的无意学习。

2.在生活中丰富幼儿经验抓住各种机会让幼儿表达。

3.利用多种工具在各种活动中激发幼儿学习词语的兴趣

4.在丰富词汇的同时还要巩固运用,利用与同伴和成人交流的机会,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5.家园协作,在幼儿园学习的新词汇,让孩子回家与父母交流沟通。


2022-07-29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指导幼儿看图讲述?

在语言活动的多种形式中,看图讲述是其中非常适合幼儿学习的一种形式。顾名思义,它是以图片作为凭借物的讲述活动,漂亮的画面,本身能给予幼儿形象的视觉刺激,激发幼儿讲述的欲望。它能较好的提高幼儿的语言讲述水平。首先它能发展幼儿仔细观察的能力,提高理解和分析水平;其次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促进思考和想象能力看图讲述给予了幼儿运用已知词汇的机会,丰富有关的知识。学会了看图讲述,幼儿就等于学会了自己阅读。因此在语言教学中,看图讲述活动经常使用,是为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方法教师可借鉴使用: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理解大意。

仔细观察是讲述的前提,只有把图片画面看清楚,才能有把握的去讲。不管是单幅,还是多幅,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上的环境人物,细看人物的表情动作,领会大致意思,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分析和合理构想。这是幼儿思考部分。

在这里,教师的引导性提问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分析画面内容。一些描述性的问题,如:“有什么?”“是怎么样的?”“是什么表情?”等等,可以促进幼儿对画面的感性认识而一些判断性的问题,如:“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则需要幼儿对画面进行综合判断。

同时要指出的是,教师的图片出示也要作为教师设计课的重点。一般看图讲述都是依据图片进行的,它是幼儿说话的根据,一些多幅的图,思维有较大的波澜,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逐幅出示。如:“小兔回家”,就要首尾幅出示,通过设问:“小兔在回来的路上遇到了什么事?为什么这么晚才回家呢?”,使幼儿产生悬念,对图片的观察会更仔细,对画面和情节产生更多的想象,开阔思路。而有些情节并无多大曲折的,则一次性就可展出,让幼儿有一个概括的印象,然后逐幅仔细观察,如:“西瓜船”,有利幼儿围绕一个中心“看到西瓜皮——做西瓜船——乘西瓜船”来讲述画面。而单幅的图可以先整体,再局部观察,也可遮住部分,放大部分等等。总之,根据幼儿的观察兴趣,运用各种方式出示图片,充分调动幼儿的讲述兴趣。

2.指导幼儿有重点地讲述,逻辑清晰。

在幼儿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幼儿开始讲述。但幼儿的讲述往往思路较为混乱,急于把画面内容表达出来,也常常会流水帐式讲述,重点不明确。这时教师的指导就能较好地体现作用。要对在集体面前讲述的孩子逐一点评,在肯定的同时,把存在的问题作纠正引导,对主次作详略说明并示范。即使那会花上较多的时间,但在集体面前教师的示范会使每个孩子都受益,会让孩子在再次讲述和下一次讲述活动中尽量避免同类错误。

在这里,教师的推想性问题,如:“是怎么想的?”“会怎么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等等,能使幼儿对画面外的内容进行有根据的猜想,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  

3.帮助幼儿整理语句,正确用词。

在讲述中,幼儿一般会简单表达,在语句的丰富性方面要经过教师有意识的提示引导,幼儿才会去扩充自己的语言,如:“小鸟是怎么飞的呢?”,就有较多的表达空间,给予幼儿回忆学习词语的机会。同时也是幼儿间互相学习的好机会,一句优美的语言,一个正确的动词,经老师的肯定表扬,会成为幼儿间追逐模仿的对象。

在看图讲述中,设问是主要的指导方法,教师要注意把各类问题有机的结合起来,引导幼儿挖掘画面内涵,大胆展开想象和联想,活跃思维,深入地开展教学,才能有的放矢,使幼儿在讲述方面有较大的提高。不然任之讲述,泛泛而说,也是于事无济。

在看图讲述中有几个注意点:

1.讲述的要素

在一般的故事讲述中都有四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而看图讲述其实就是自编故事,开始时的要素框架也是必要的,增强讲述的完整性。让幼儿了解这四要素,在讲述中自然运用这四要素,把其带进所编的故事中,经常进行练习,才能熟练贯通,运用自如。

2.幼儿间互相讲述

一堂课,一般以集体教学为主,这样有利于指导。而在一堂课中,发言机会有限,能在集体面前发言的幼儿只是少部分,同时,幼儿也很难展开独立的思考。幼儿间的相互交流为每个孩子提供了讲述的机会,尤其是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更是能调动幼儿想和说的积极性。同时,相互讲述为胆小不够自信的幼儿提高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幼儿间的相互交流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有效途径。但也要注意,要提醒幼儿有目的地去讲,事先的要求必不可少,避免幼儿盲目讲述。

3.幼儿主动讲述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强调幼儿主动学习。而看图讲述是一种意愿活动,更是需要幼儿主动的地去观察图片,然后积极地思考,再用语言进行讲述,这时,教师要创造一种平和民主的氛围,尊重幼儿的看法和说法,尽量让幼儿多说,自己站在听与指导的立场,以亲切鼓励的态度激发幼儿想与说的欲望。


2022-07-29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布置主题墙?

主题清晰、材料丰富、方式有效。

第一一面好的主题墙应具有参与性(课程的参与、教师的参与、幼儿的参与、家长的参与)、互动性(与课程的互动、与教学的互动、与幼儿的互动、与家长的互动)、启发性、创造性)

第二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幼儿感兴趣的主题墙饰。

第三要以幼儿作品进行呈现。

第四主题墙避免出现大段文字。


2020-05-22
展开全文 收起
老教师如何带领新教师进行一课三研?

1.一课三研的概念:

一研:选课—理论学习—说课—第一次实践课—第一次研讨反思。

二研:修改课程教案—再次实践课程—再次研讨反思。

三研:再次修改课程教案—三次实验课程—三次研讨反思—确定最佳教育活动方案。

2.先让新教师理解 “一课三研”是一种教研方式,指的是教研组内教师针对同一幼儿活动时,由同一教师或不同教师进行多次实践探究,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方法,讨论所存在的问题。带领新教师多听多观察教研小组的老师是如何得到最终答案的。

3.一课三研活动中,先确定教学内容,确定教研内容后所有的教师都要考虑“如果我来授课,准备怎样做?”“我为什么要这样备课?”在观摩活动时,要思考“活动中有什么好的经验?为什么?”“这样提问有什么不妥之处?为什么?”“如何提问幼儿更容易理解?如何让问题的指向性更明确?”。老师们在活动过程中,时刻关注幼儿的发展,时刻问自己“为什么?”。因此每一个老师都必须牢固地掌握幼教法规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了解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从而激发教师主动地学习新的理论知识的积极性,改变以往理论学习中被动学习的无效局面。

4.一课三研活动,我们要根据培养目标选择恰当的教育活动,在制订教育目标时,会考虑目标的全面性和适切性,做到明确具体。在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教育策略,生动直观,符合幼儿的年龄和身心特点。


2020-05-20
展开全文 收起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五街九号方正大厦一层,
京学集团

邮编:100085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五街九号方正大厦一层,
京学集团

邮编:100085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