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鱼动物性食材清洗流程?
                    
                       1、清洗鱼类,海鲜类一是要洗掉鱼身上的微生物等脏东西,可以用盐水浸泡,要想洗掉腥味,首先是宰杀鱼的时候要清理干净,鱼鳃和鱼腥线都要处理千净,鱼鱗要剔除干净,另外一个操作,那就是找一块干毛巾,将鱼腹腔还有表皮上面的一层粘液一定要擦干净,这一点很重要,这是鱼腥味的来源。
2、肉类中的脏东西,主要存在于肉的血水中,最直接而简单的办法,就是将肉放在冷水中浸泡,肉中的血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融入清水中,只要注意中间换水,多浸泡几次,脏东西会随着血水渗透出来,不要怕肉会变色或者变味,只要是冷水就没事。                    
                    
                        
                        
                            展开全文
                            收起
                            
                         
                     
                 
                                
                    怎样的加工方式更能锁住食材的营养?
                    
                       1、面食的加工与烹饪   面粉常用的加工方法有蒸、煮、炸、烙、烤等,制作方法不同,营养素损失程度也不同。一般蒸馒头、包子、烙饼时营养素损失较少;煮面条、饺子等大量的营养素如vitB1(可损失49%)vitB2(可损失57%)和尼克酸(可损失22%)可随面汤丢弃。所以煮面条、饺子的汤尽量喝了。 
2、米类的烹调 米类加工前的淘洗就可损失较多营养素,根据实验,大米经一般淘洗vitB1的损失率可达40%-60%,vitB2和尼克酸可损失23%-25%,洗的次数越多,水温越高,浸泡时间越长,营养素的损失越多。所以淘米时要根据米的清洁程度适当洗,不要用流水冲洗,不要用热水烫,更不要用力搓。 米类以蒸煮比较好,吃捞饭丢弃米汤的方法营养素损失最多,除vitB1、vitB2和尼克酸可损失50%—67%—76%外还可失掉部分矿物质。
3、肉类和鱼类的烹调 红烧或清炖维生素损失最多,但可使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溶于汤内;蒸或煮对糖类和蛋白质起部分水解作用,也可使水溶性维生素及矿物质溶于水中,因此在食用以上方法烹调的肉类或鱼类食物时要连汁带汤一起吃掉。炒肉及其他动物性食物营养素损失较少。
4、蛋类的烹饪 蒸、煮和炒营养素损失少。 
5、蔬菜的烹调 蔬菜是膳食中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矿物质的主要来源。浸泡可使vitB族可vitC损失,在切菜过程中也可损失部分vitC。所以洗菜时要用流水冲洗,不可在中浸泡,要先洗后切,不要切的太碎,吃菜时要连汤一起吃;做汤或焯菜时要等水开了再把菜放入,且不要过分的挤去水分;蔬菜要现做现吃,切忌反复加热。                    
                    
                        
                        
                            展开全文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