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的应急流程,怎样设定才能做到紧急而不慌乱?
                    
                       1、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2、要有完善的领导小组。
     组长:园长(负责意外事件的整体部署和协调)
     副组长:保健医/后勤(负责制定突发事件的安全预案,明确相关人员的安全责任,组织实施应急方案)
     组员:各班主教及相关行政后勤人员(主动配合,积极协助,完成应急方案的落实)
3、应急工作小组分工细致,落实到位,可设立组织协调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抢险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置组;
4、要有妥善的应急处置程序;(实地勘察现场环境,安全逃生路线,安全出口,提前安排好入场路线,分配好相关工作人员的站位)
5、熟悉突发事件的学校建筑结构应急疏散图、重点部位分布图和各部位负责人员。
6、制定好各类演练方案:演练主题、演练目的、演练时间和地点、参与演练人员、领导小组、演练组织结构及人员职责分工、演练准备工作、疏散路线、演练流程、保障措施、善后处置和信息报告等。演练方案应做到:内容完整、简洁规范、责任明确、路线科学、措施具体、便于操作、分工明确,每月演练。                    
                    
                        
                        
                            展开全文
                            收起
                             
                         
                     
                 
                                
                    幼儿园传染病应急预案?
                    
                       为加强园所安全管理,确保全体教职工及幼儿的健康,特制定本传染病应急预案。
一、 疫情发生前的预备
(一)建立幼儿园传染病领导小组。
组长:园长
副组长:保健医/后勤、教学主任、园长助理
组员:各班主教
联络人:保健医/后勤                
传染病防治晨检工作:
疫情报告人:保健医/后勤              
晨检登记、收集汇总人:保健医/后勤、各班主教
  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好本项工作,制定专项的防控方案;班级、部门及办公室要明确职责,落实任务,齐心协力做好这项工作。
(二)强化思想认识,各班级要正确认识突发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三)办公室和卫生主管部门保持经常的联系,及时了解传染病突发情况,开展业务培训活动,办公室人员要掌握传染病的临床特征、个人防护措施、消毒隔离技术、疫情处置等业务技术,不断提高处理突发性传染病的应急能力。
(四)办公室利用幼儿园宣传栏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宣传预防传染病的科普知识,使全园师生、幼儿了解传染病的特征和正确的预防方法,提高师生的防病意识和能力。
(五)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防止疾病的发生蔓延。要抓好幼儿园卫生工作,消除卫生死角,教育幼儿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后勤部门加强对食堂的卫生管理和检查,定期对教室、食堂、等人群密集地进行消毒。
(六)有一定的传染病物资准备。保健室要准备好必要的医疗和防止物品,以应对突发性的传染病发生情况。
(七)在传染病发生期间,门卫要严格把好园门关,外来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校园,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幼儿教室等人员集中区域。
(八)落实各部门职责,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行政办公室:
  1.教职工考核;   2.教师办公室卫生   3.疫情上报、公告
 保健室/后勤:
  1.保安管理,各项安全保卫措施的落实
  2.落实幼儿园消毒的工作;
  3.食堂饮食卫生管理;
  4.校舍及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维护、消防工作;
  5.检查指导打环境的环境卫生;
  6.采购预防器材、药品。
 幼儿园办公室:
  1、幼儿园正常秩序的维护。
  2、幼儿卫生习惯的养成。
  3、做好晨午检记录。
  4、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5、做好师幼的健康检查工作。
      6、做好家长卫生保健的宣传工作。
二、 疫情的报告与公布
 (一)疫情发生后的报告
  如出现突发性传染病疫情,各班级应按照《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传染病报告时限及程序进行报告,幼儿园在向防控领导小组报告后,以最快捷的通讯方式向疾病控制中心报告,并及时地方向教育部门报告。
 传染病疫情公布经园会议研究后,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方可公布。
 (二)疫情发生后的控制措施
  1、我园幼儿及教职工一旦出现手足口、风疹、流脑、麻疹、流感、水痘、腮腺炎等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不得带病入园、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并出示由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才能入园、上班;
    2、幼儿或教职工在园内出现传染病,在领导小组成员的统一安排下,要求传染病者立即到隔离室休息,立即通知家长带到医院诊治。如果是教职工出现传染病,也要求立即到医院诊治由医生初步检查后,是传染病立即报告疾控中心并回家隔离,病愈后出具由疾控中心开具的证明方可恢复上班。
  3、对传染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幼儿、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4、如传染病烈性感染,请示疾控中心、教育部门或其他政府部门,决定是否实行全园停课。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具体做到:
  ①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级或所在办公室,暂停园内一切活动。停止园内人员相互往来和与外界往来,等待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处理意见。
      ②疫点消毒。对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此项消毒可请疾控中心操作,(简单的操作可由教师、班级助理进行)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③疫情调查。应密切配合疾控中心进行传染病的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5、发现传染病人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幼儿园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6、一旦出现暴发型疫情,要依据上级部门传染病应急预案的要求,根据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指示,采取相关紧急措施,各职能部门落实各自职责。                    
                    
                        
                        
                            展开全文
                            收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