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提高新生入园率:上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从熟悉、自由、宽松的家庭到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伴和老师以及具有约束力的集体生活,这的确会给幼儿带来不少的压力,给家长带来许多的不舍,尤其是给幼儿园带来更大的挑战。
预备生试入园准备。跟家长沟通提前入园的好处,说服家长,孩子入园,丰富幼儿园的社交环境,作息时间也比较规律,科学食谱饮食带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很多家长沟通后会提前入园适应。
校园开放日的活动,每次都要邀请预备生,让孩子对幼儿活动产生兴趣,想上幼儿园。
新生入园后要多加关注,一方面多和孩子交流,产生对老师的亲近感,喜欢幼儿园;另一方面降低生病率,多给孩子喝水。
b. 降低老生退学率。
抓教育质量,孩子的变化是最好的证明,每月、每周、每天学习的内容是否每个家长都了解、都清楚。
抓服务质量。做好孩子的细节服务,比如孩子的裤子是否有尿湿现象、头发每天是梳好回家、孩子是否喜欢班上老师等等。
抓家长沟通工作。教师针对每个孩子在园的表现是否能经常跟家长沟通,沟通中是否体现幼儿教师的专业性,是否能赢得家长的信任。
要想成为优秀示范园,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一、办园条件、规模及形式
(一)办园条件:达到《本市托幼园所分级分类验收标准及细则》(试行)中规定的一级标准。
(二)办园规模:6个班以上,并设有大、中、小三个年龄班。能招收三岁以下幼儿。各年龄班的幼儿人数不超过《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的班额数,即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混合班30人。三岁以下班随年龄递减。
二、行政管理
在达到《市托幼园所分级分类验收标准及细则》(试行)中规定的一级一类标准的基础上做到以下要求:
(一)办园方向
1.办园思想端正,认真贯彻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全体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能为家长提供便利条件,有具体服务措施。
2.有改革意识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在办园模式、内部管理及保教工作等方面勇于探索、改革和创新,并取得较好效果。
3.认真贯彻国家、市颁布的幼教政策、法规、规章,模范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及要求。
(二)领导班子建设
1.领导班子人员结构合理,整体素质较高,能够团结协作,实行民主管理,能够调动保教职工的积极性,并注意后备干部的培养。
2.园长应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较高的专业水平,有敬业精神,公正廉洁,以身作则,勤奋好学,勇于开拓,群众威信较高。园长(含业务园长)应具有学前教育大专以上学历,取得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幼教实践经验丰富。
(三)保教队伍建设
1.重视教职工队伍全面建设,并已形成团结、进取、善学、创新的良好园风。
2.教师队伍整体政治、业务素质好,能模范遵守《市幼儿园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受到幼儿的喜爱和家长的欢迎。全体教师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合格学历,其中50% 以上达到学前教育大专以上学历,有一定数量的教科研骨干和兼职教研员。
3.保育员能积极配合教师开展保教工作,保教意识较强,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全体保育员经过专业培训,并获得培训合格证书,有一定数量的具有高级技术等级的保育员。
三、保教工作
在达到《市托幼园所分级分类验收标准及细则》(试行)中规定的一类标准的基础上做到以下要求:
(一)教育思想
1.重视教育理论学习,认真贯彻执行《幼儿园工作程》和《北京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并体现在教育实践中。
2.保教人员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利,热爱幼儿,能够贯彻积极鼓励、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
(二)师生关系
1.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宽松、接纳、理解、支持的精神环境,使幼儿有安全感、愉悦感和被信任感。
2.教师能够积极鼓励、支持幼儿参与各项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得到主动发展。
(三)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1.教师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兴趣,围绕教育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教育环境,并根据每个阶段幼儿的发展需要和教育内容的要求不断更换或调整,能积极引导幼儿参与环境创设。
2.创设教育环境能够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勤俭节约,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突出自身特点。
(四)一日生活的组织与安排
1.保教人员能正确贯彻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各项原则。
2.能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组织一日生活,内容丰富有趣、和谐有序,适宜幼儿的发展水平。
3.保教人员注意观察幼儿,并能根据幼儿的不同水平给予适宜的指导,能抓住有效时机进行随机教育。
四、与家庭、设区的合作
1.根据家长及社区的实际需要,制定并实施为家长、社区服务的措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家长满意率在90%以上。
2.重视家园合作教育,并将其纳入到整体教育工作中。建立了与家长联系制度,并取得合作教育的实际效果。
3.能够有效地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活动。能够主动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威慑区居民提供科学育儿等方面的指导、咨询服务,能够向社区内散居儿童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五、示范作用的发挥
(一)保教工作示范基地
达到《市托幼园所分级分类验收标准及细则》(试行)中规定的一类标准和本标准第三条要求。能出色地做好各项保教工作,能定期对本区县或全市幼儿园开放。能与1至2所农村园或基础薄弱园开展“手拉手”活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教改科研基地
能够结合本园实际,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教育改革和教科研工作,能够承担市或区县及有关部门教育科研课题或教改试点任务。并能通过教改科研活动有效地促进保教质量和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每两年内有质量较高的教改经验总结、调研报告、研究论文在市、区县级以上会议交流,或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或园内有业务专著公开发行,并产生较好的影响。
(三)社区学前教育基地
有专人负责社区学前教育工作。能定期向社区内散居学前儿童开放,面向社区开展科学育儿家教咨询活动,并能带动其他幼儿园开展社区学前教育活动。
(四)幼教人才培养基地
能接待幼教师资培训部门的实习、见习观摩任务,能承担为其他园所代培师资的任务,能为其他园所或幼教管理及教研部门输送干部或骨干教师。
影响幼儿园收入的因素大致有以下方面:
a. 教育质量和服务质量较低,得不到家长的认可。
b. 生源少
c. 幼儿出勤率低
d. 缺少规划
e. 缺少经营意识
f. 园所口碑没建立起来
g. 安全事故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升级升类后的幼儿园可以提高幼儿园的收费标准。比如区级、市级、省级示范园每月的收费标准都不一样,级别越高,每月收费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