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与幼儿园的相互信任,密切配合。老师能否尽快与家长建立起相互信任关系,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
首先要做好本职工作,体现出教师的专业性,关心孩子、热爱孩子,通过实际行动获得家长的信任。
其次,注重和家长的沟通,利用爱幼儿园,谈话、家访、电话或微信等方式,主动积极地和家长沟通,将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进步都能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感受到孩子的成长和教师发自内心对孩子的关爱。
最后,家长委托教师帮助孩子的事情,只要是合理的,已经答应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好做到,并及时回复家长,请家长放心。
坚持做好以上三点,慢慢地家长就越来越信任老师了。
1.幼儿园应定期进行家长课堂,引领家长先进的育儿理念,最好每学期不少于2次;
2.组织家长积极参与家长课堂;
3.可邀请有经验的家长,来给家长们分享好的教子经验;
4.邀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或专业人员,给家长们讲授专业育儿知识;
5.邀请专家来园,给家长们一些专业指导。
1.态度谦和,坦诚相待,以平和平等的心态与家长交谈;
2.实事求是,不夸大其词;
3.心中有数,有目的、有计划、有策略;
4.敢于担当,不推卸责任;
5.一分为二,不以点概面;
6.留有余地,不主观评判。
1.父母正面的价值观让孩子有担当
男子汉需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而想让孩子文明有礼,光靠父母们阐述道理是很难实现的。孩子喜欢模仿最亲近的人的行为,也容易根据他们的行为去判断是非。所以父母的心态和意识,语言和行为对孩子具有深远的影响。父母的价值观,在孩子的成长中,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反之,如果在孩子面前,父母不遵守交通规则,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没有施以援手,那么孩子就会效仿家长的这些行为。
2.阳刚的父爱,让男孩更有男子气概
有心理学专家研究证明,男孩与父亲接触的机会越多,在一起的时间越长,他们就越勇敢、坚强、豁达、乐观。看到这,妈妈有些不服气,难道妈妈的教育还不够好吗?其实父爱与母爱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不可或缺的。但妈妈带孩子,很少和孩子一块玩闹,更偏好静的相处方式,男孩总是与母亲相处,则容易养成女性般乖巧、温顺的性格,缺乏男性的独立与果断。但男孩多跟父亲相处,则容易打闹一片,而且比起母亲,父亲对孩子少了几分纵容,多了几分严格,教育孩子时,会刻意培养孩子性格的独立与坚强。
3.适当放手,给孩子更多独立成长的空间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做的并不是代替孩子成长,而是帮助孩子成长。一定要信任孩子,当他们处理自己的事务,如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与朋友的关系等,父母尽量少插手,让孩子有更多的空间独立成长。反之,如果家长总是觉得孩子做的不好,动手帮忙。那么孩子则可能因为学不到,产生依赖和缺乏自信。比起直接帮孩子解决问题,父母更应该鼓励和引导孩子。
1.班级主教在推荐家委会成员时要根据日常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选择积极主动,意愿度和配合度高的家长。
2.日常与家委会成员多沟通交流班级幼儿发展情况及班级活动方案,主动邀请家委会成员,提出好的建议和想法并将合理的想法进行采纳,让家委会成员感受到班级及园所对家委会的意见的的关注和重视,让家委会感觉到对园所管理的参与感及尊重。
3.最后在班级集体家长活动中及时对家委会成员的付出和对班级各项工作或者活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表示感谢,以此鼓励家委会成员积极参与并配合班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