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5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全国托育服务质量提成行动(2025-2027年)的通知》,其中要求:“推进医育结合”。
具体要求一是在儿童健康服务层面,积极联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保健机构,通过订单签约等方式,提供儿童保健、膳食营养、疾病防控、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等服务。
要求二是在应急处理和急救技能方面,要提升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能力,定期开展婴幼儿意外伤害急救操作培训,掌握针对窒息、跌倒伤、烧烫伤、溺水、中毒、异物伤害、道路交通伤害等3岁以下婴幼儿常见伤害类型的预防应对技长。
要求三是在科学育儿指导方面,积极开展优生优育、育儿指导、养护培训等社会公益与志愿服务活动。
要求四是在卫生保健方面,按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要求,做好各项卫生保健工作,并接受妇幼保健机构的业务指导。
“通知”对托育机构践行“医育结合”做出明确的指导,机构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发力,形成完整的医育结合服务闭环。
一、构建医育结合服务体系
根据《关于促进医疗卫生机构支持托育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托育机构可通过 "订单签约" 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社区属地已备案的托育机构作为功能社区签约对象,签订服务协议,采取巡回指导、协议派驻、上门服务、宣传讲座等方式,提供健康管理和服务,指导托育机构建立婴幼儿健康档案。
例如,六安市裕安区建立 "社区照护+医疗保健+教育促进" 模式,由卫生监督、疾控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服务网络,为托育机构提供卫生保障、免疫规划和公共卫生签约服务。这种模式下,医疗机构定期开展健康检查、膳食营养指导,并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托育机构也可与妇幼保健院、各级中医医院、疾控中心和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各尽所能、各施所长,为婴幼儿与家长提供增值服务。
二、强化健康管理与应急能力
医育结合的核心在于将医疗专业能力转化为托育服务的安全防线。京学爱尔福临沂托育中心在与家长签订服务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配备专业医护人员,每日开展健康监测;引入智慧托育管理系统,家长可通过小程序实时查看婴幼儿体温、进食量等数据;定期开展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等应急培训,确保从业人员掌握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置技术。这种 "智能监测+专业护理+应急演练" 的组合,让家长对京学爱尔福的满意度大幅上升。
三、深化人员培训与资源共享
全国托育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要求加强托育从业人员培训,其中保育人员培训总时长不少于120学时。京学爱尔福上东婴幼中心则与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密切合作,定期接受卫生保健督导评估检查,在妇幼保健院的专业指导下总结经验、深入学习、脚踏实地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四、创新中医药特色服务
政策鼓励医疗机构在托育机构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京学爱尔福积极响应这一政策要求。例如,扬州爱尔福托育中心就为扬州市妇女儿童医院中医曹主任、张医师、妇幼保健院孟医师等专家们颁发聘书,定期举办 "中医育儿文化节",定期为托育从业人员开展中医药保健知识培训,并面向家长开放特色育儿服务。
医育结合模式是新时代托育服务路径的有利探索之一,不仅提升了婴幼儿健康水平,更增强了家长信任度,为构建 "幼有善育" 的社会环境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
相关新闻